后3G时代多载波频点部署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后3G时代多载波频点部署策略研究

许志宏

广东省电信工程有限公司五分公司

摘要:随着3G用户的迅猛增长,移动互联网的规模发展,带来的是3G网络负荷的升高,给网络带来更大的考验。为了承载日益严峻的网络负荷,3G网络由单载波迅速发展为多载波。而多载波普遍存在一个共同点,都是采用邻频配置,结合理论和实际验证,发现CDMA系统存在邻频干扰。显而易见,在不影响2G网络质量的前提下,多载波连片区域3G频点配置的焦点问题在于找到更优的3G频点部署策略,消除邻频干扰。本文通过3G邻频部署与隔频部署的优劣对比得出:3G多载波连片区域+2G单载波连片区域,3G多载波连片频点部署最佳方案为“37+160”;3G多载波连片区域+2G多载波连片区域,3G多载波连片频点部署最佳方案为“37+119”。对多载波连片区域3G频点的部署提供了指导意义。

关键词:多载波连片3G频点部署邻频干扰隔频配置

1背景

1.1后3G时代的挑战

随着中国3G和三网融合的推进,智能手机正在加速普及,带动互联网产业走向从桌面互连到移动互连的变革;国内3G的发展推动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逐渐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消费习惯,智能手机用户持续增长,网络质量不断提升,推动国内移动互联网产业市场规模急剧膨胀。QQ、微信、微博等小流量长在线业务充斥在移动互联网市场,消耗3G网络大量的信令资源,使得3G网络负荷越来越高,瓶颈越来越严重。为了应对3G用户和移动互联网的规模发展,3G网络载波配置由单载波普遍发展为多载波配置。多载波配置都是采用邻频配置,频点配置直接影响到3G网络的质量,这种配置策略是否存在弊端,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1.2隔频部署研究目标

本文通过陈江多载波连片区域,分析硬件性能和现网多载波连片区域的指标,得出CDMA系统存在邻频干扰的结论。通过多角度对比分析优劣性,得出如下结论:

3G多载波连片区域+2G单载波连片区域:3G多载波连片频点部署最佳方案为“37+160”;3G多载波连片区域+2G多载波连片区域:3G多载波连片频点部署最佳方案为“37+119”。

23G隔频部署优越性分析

2.13G邻频部署弊端分析

2.1.1硬件性能剖析

CDMA20001xEVDO中,理想的频点带宽为1.2288MHz,根据CDMA下行频点公式:(870+0.03*N)MHz(N为频点号),相邻频点间隔1.23MHz,保护带宽仅为1.2KHz。理想状态下,相邻频点不会相互干扰。但实际上,由于硬件的不理想,如功放、滤波等,频点带宽可达到1.25M。通过使用SpectrumMaster功率计对现场基站的输出功率进行测试:在机顶加入一个30dBm的衰减器,再接入SpectrumMaster进行测试。从下图可以看到,37频点带宽(左图)和78频点带宽(右图)无法达到1.2288MHz的标准,基本都在1.25MHz,且两个波形没有任何间隔,说明相邻频点存在干扰。

2.23G隔频部署优越性分析

2.2.1网络层面优越性

网络层面,主要从网络质量、网络容量、网络负荷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网络质量主要包括C/I优良比、ECIO优良比、3G掉线率、3G连接成功率等;网络容量主要从系统的前反向RLP层吞吐率进行对比分析;网络负荷包括信令负荷和业务负荷,信令负荷主要是前向控制信道占用率和反向接入信道占用率,业务负荷主要是时隙占用率。通过网络指标的对比分析,得到最优的3G频点部署策略。

2.2.2用户层面优越性

用户感知是网络的根本,一切的网络调整应立足于用户。用户层面的对比分析,主要从用户的通话记录着手,分析用户使用时的ECIO平均值,得到用户使用业务时的网络质量,进而对比分析三种频点策略的优劣性。

2.2.3经济效益层面优越性

经济效益是运营商发展之本,一个网络既要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体验,也要尽可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3G多载波连片区域是人流密集区域,同时也是高价值区域,这个区域优化的重要性和性价比很高。从这个层面出发,评估对比三种3G频点部署的优劣性,具有相当大的意义。

33G隔频部署策略研究思路

通过以上分析验证,可以发现CDMA存在邻频干扰。现网DO多载波连片组网主要通过由低段往高段的相邻频点扩容形成,这样的组网方式存在邻频干扰,损失了3G的系统容量。本文研究3G多载波连片区域频点部署方案,主要有37+78、37+119、37+160三种组网方案。通过关键指标、客户感知、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对比三种组网方式的优劣性,得到多载波连片区域3G频点部署最佳方案。实验思路如下:

4.3经济效益优越性评估

按照100元/1GB来计算,一年可以增加[(339857MB-317690MB)/1024]*365=790132.3元的收入。因试验区域的话务量只占全网双载波区域的35%,如果全网双载波区域都采用隔频策略,一年预计可以增加790132.3/35%=2257521元的收入。

4.4隔频部署评估小结

在2G双载连片区域:3G连片区域的隔频部署策略优于邻频部署策略,“37+119”组合最优;在2G非连片区域:由于160频点对201频点造成的干扰较少,3G连片区域的隔频部署策略“37+160”最优。

5结束语

本文通过陈江区域3G频点部署策略实验,从网络层面、用户层面、经济效益层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隔频部署策略比邻频部署策略具有相当大的优越性。在2G多载波连片区域中,采用了201作为叠加载波,160对其产生了干扰,为了保证2G网络不受影响,建议:3G多载波连片区域+2G单载波连片区域的3G多载波连片频点部署采用“37+160”;3G多载波连片区域+2G多载波连片区域的3G多载波连片频点部署采用“37+119”。

作者简介

1.许志宏:本科,北京邮电大学,现任职于广东省电信工程有限公司五分公司,从事无线网络优化工作。(电话:18928316608,邮箱:18928316608@189.cn,通信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江北三新南路30号,单位:广东省电信工程有限公司五分公司,邮编516003)

参考文献

[1]CDMA系统间干扰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