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中国艺术歌曲的步骤--以《送别》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07
/ 2

浅谈学习中国艺术歌曲的步骤--以《送别》为例

任婷婷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成都610100)

摘要:声乐艺术的美往往不仅仅凭借声乐表演者的声音技巧来表现,更多的是演唱者声音当中所传达的感情和对于声乐作品的理解。声乐学习者要想演唱好一首中国作品,应该仔细分析作品的歌词、旋律、表情符号等等,从作品的各个方面去规划自己的声音。中国声乐作品常常因为语言的问题而被中国学习者在作品分析这一方面所忽略,导致无法被完整地演绎,表现出其中的美感。本文以中国艺术歌曲《送别》为例,总结了中国声乐作品学习的几个步骤。

关键词:声乐学习者;外国声乐作品;步骤

一、学习中国声乐作品的常见问题和应该遵循的步骤

很多人认为中国的作品要比外国的作品好唱,其实不然,只能说从母语的角度来说理解歌词上会方便一些,但是想要真正地演唱好一首中文歌时是非常不易的,中文歌的咬字讲究归韵,有字头,字腹,字尾。一定要强调元音部分:如:“hua”最后听到的音一定是“a”组合型的如“tian”最后听到的音一定是“an”这样才能听清字,这是歌唱中咬字吐字的一个问题。其次,既然想要让听众听到作品的内涵,那自己就要对整首作品进行全面的解刨,了解作品的歌词、旋律和创作背景等等。

(一)学习外国声乐作品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声乐学习者拿到一首新的中国作品常常会用这样的方法和步骤:1、拿到谱子直接视唱,旋律熟悉以后就立马下载音乐跟唱模仿;2、直接在网络上下载音乐模仿旋律、节奏和歌词;3、跟唱过这首作品的同学去学习等等。这样学习作品的方法是我们身边很常见的,然而这样的学习方法我们仅仅是将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学了下来,并没有将作品完整地解读,实际上和普通的练声曲没有什么区别。而且这样去学习旋律也是不对的,很多歌唱家唱的和谱面不一样,很多学生一味地模仿歌唱家唱的节奏以及音符,不顾及谱面标记,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如果我们不去了解作曲家的创作背景,不仔细分析作品的歌词、旋律、风格等问题,演唱者是无法投入到演唱中去,导致的结果是歌声不感人,与观众不能拉近距离。

(二)学习中国声乐作品应遵循的几个步骤:

1、了解作曲家,分析声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及风格;2、有感情的朗诵歌词,然后将歌词套入作品的节奏当中朗读直至熟练;3、分析作品的调式调性及作品结构等要素;4、注意作品给的速度,及表情符号,并跟着节拍器按规定速度弹奏歌曲的旋律单音直至熟悉旋律,熟悉旋律后将歌词带入开始演唱;5、通过音频或者视频参考多个歌唱家的版本,学习自己喜欢和适合自己的处理,也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6、与钢琴伴奏进行多次的配合。

二、结合作品《送别》进行学习步骤的讨论

歌曲《送别》是被誉为“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先驱者”的音乐家李叔同作于1915年的学堂乐歌作品。这首歌经过了近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发展,形成了特殊的流变过程,歌曲经久不衰。《送别》这首经典歌曲取调于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这首歌在19世纪后期盛行于美国。然后日本词作家犬童球溪根据其旋律填词了《旅愁》。而后于1914年,李叔同就取调于《旅愁》写了这首家喻户晓的《送别》,学堂乐歌当时盛行选曲填词,这就是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当时李叔同在写下《送别》的歌词还有这样一个典故:回国后,“天涯五友”,这段时期的生活显然给李叔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生活的那个时期经历了二次革命的失败,袁世凯称帝、这些层出不穷的社会变换,导致许幻园家中的百万资产荡然无存,许幻园要赶京找袁世凯讨回公道,离别时,李叔同在倍感交集中写了此作品送别许幻园,同时也成了李叔同优秀的代表作之一,被传唱了一百多年。了解了词曲作家及歌曲创作背景,我们就要开始对音乐本体进行分析。歌曲为单三部曲式结构,每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三乐段完全相同,音乐气度平缓,A乐段由两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可以分为4个小节,歌词对应,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了寂静凄凉的气氛,情绪较为舒缓。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作者复杂的情绪,知己本就难求,现在又要面临离别,也不知何时能聚,这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其实音乐中保护起承转合的音乐元素很多,音乐旋律抑扬顿挫,表现了音乐的丰富性。分析完作品后,开始带着这些背景的思考,句子的分析,开始在钢琴上弹出主旋律,先完整多听几遍,同时注意谱面上的表情术语,完整弹一遍之后,开始一句一句学习,弹一句,学唱一句。通学下来后,开始用一个元音“wu”或者“a”来演唱,这样的目的是,统一位置,中文字变化的比较多,不太好咬字。一个元音比较好发音,等稳定了系统,再加入歌词练唱。

三、结语

作为学习声乐的学生,学习中国作品是十分重要的。目前中国音乐院校的声乐教学都在大量的选用本民族的歌曲。特别是艺术歌曲,其元音十分纯正,艺术价值很高,非常适合声乐演唱,所以学习好本民族的歌曲是声乐学习者的必经之路。笔者认为,声乐艺术的美不仅仅是通过声音技术来体现,还包括声乐作品中的内涵与情感的美。学习者只有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学习,才能将外国声乐作品唱出情感,唱出层次。有些学习者可能认为这样的学习步骤过于繁琐,可是我们只有对自己的要求更高,才能满足听众挑剔的耳朵,才能将自己的声音变成真正的艺术。

参考文献

[1]罗宪君,孙滨荪,徐朗.声乐曲选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2]秦北涛.刍谈声乐作品学习的几个步骤——以《我爱你中国》为例[J].音乐时空,2014

[3]刘聪.对我国艺术歌曲创作现状及相关问题的思考.载《人民音乐》2001年第9期.

作者简介:任婷婷(1993年-),女,汉族,河南洛阳人,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声乐演唱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