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与“翻转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信息技术教学与“翻转课堂”

张丽娟

关键词:信息技术;翻转课堂;实例

现在的信息技术课一周安排一节,时间40分钟。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实践课。课堂时间的不足,大大影响了学生的练习,不得不把练习放到课后。信息技术课的跨度达到一周,有时碰到“五一”“十一”等节假甚至有半个月的间隔,在教学下一课时,学生把前一节课的内容早就忘的一干二净。这样的现状困扰了信息技术课的开展。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尝试在信息技术课中引入“翻转课堂”新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的平时“先学”,在课堂上“后教”,促进学生的学习。

翻转课堂近年来在网络上传播速度极快,不少教育工作者尝试把翻转课堂引入教学活动中,对翻转实践研究表明,学生在翻转课堂环境中比传统课堂环境中的学习效果更好,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断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反馈也非常肯定。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完成,教师提供视频及负责在线辅导;“吸收内化”在课堂上完成,教师能够与学生有更多的沟通时间,并提前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困难。

一、国内外翻转课堂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翻转课堂”最早的探索者应为美国人萨尔曼·罕。他在给侄女、侄儿辅导数学功课时,想到了制作教学视频,并将其分享给其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2006年,他把教学视频上传到YouTube网站上,引起了很大关注,随后有很多学生通过网络参与了他的课程学习。?

关于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国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早期的翻转课堂的实践和研究,主要是在高校进行的。早在20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埃里克·马祖尔就通过研究发现同侪互助教学能促进学习的吸收内化,使学习更具活力,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帮助解决知识传递;莫林拉赫等在迈哈密大学开设“经济学入门”课程时采用了翻转教学的模式,并在2000年发表了论文《颠倒课堂:建立一个包容性学习环境途径》,他主要是使用翻转教学激活差异化教学,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韦斯利·贝克在11届大学教学国际会议上发表了论文《课堂翻转:使用网络课程管理工具(让教师)成为身边的指导》,提出了自己的翻转课堂模型,但是并未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彻底改变;杰里米·斯特雷耶在2007年对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使用智能辅导系统开展学习活动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翻转课堂在学习环境中的效果: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使用智能辅导系统开展学习活动的比较研究》。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具有翻转课堂意义的教学模式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创造了一种今天叫做“问题导向”的自主学习教改模式,此模式具有“翻转课堂”的意义。木渎中学的“问题导向”自主学习模式与今天发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在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教学环境、教学理念等都有着相同之处。?

随着翻转课堂在世界范围的流行,国内教育工作者对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也开始了大胆尝试。结合国内教育的实际情况,山西省运城市新绛中学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大胆实验每天上午是展示课、下午全是自习的教学模型,最后,高考录取率不降反升,取得国内教育界的关注和好评。金陵把这一模式称作“中国式的翻转课堂”。重庆江津聚奎中学随机选取两个实验班,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等8门学科开展“翻转课堂”实验,问卷调查显示该模式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以上国内对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大多具有各自特征,不同学校都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探索了适合自己的翻转课堂模式,并且取得明显的成绩,大大推动翻转课堂在我国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教学模式的变革。?

二、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例研究?

信息技术能力已成为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一门理论与技能并重的课程,如何开展教学才能提升学习者的计算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已经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课程因其趣味性、项目性和实用性,而深受学习者的喜爱,对于学习者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不少学者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国外对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最早在2000年,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在计算机课程中使用eTeach软件的流媒体视频进行演示,以取代教师的现场讲座。这是最早的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此后没有人再对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中做系统研究。国内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的变革探索,已经成为很多研究者关注的课题。近年来随着翻转课堂的兴起,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者也做了一些尝试。马秀麟等2010年对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公共课中实施的潜在优势及面临的问题。?

三、结束语?

总之,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与学的模式,它的精髓在于改变教学模式。但它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愿意改变,是否愿意放弃传统的教学思维与习惯,这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子弟小学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