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县2006-201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平阳县2006-201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分析

张定应孔寅

(平阳县疾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温州325401)

【摘要】目的:分析平阳县2006-201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规律,为科学防制出血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出血热疫情资料。结果:2006-2015年平阳县累计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3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42/10万,无死亡病例。病例主要集中在中部丘陵地区,每年11月至翌年2月为流行高峰。年龄以30~50岁人群为主,占61.76%;男女之比为3.85:1;职业分布以工人为主,占47.06%,其次为农民,占29.41%。结论:平阳县出血热病例数近几年有上升趋势,应加强发病发生集中地区的监测和灭鼠工作,加强出血热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提升医疗机构的诊断水平。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分析

【中图分类号】R51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6-0346-02

肾合征综出血热(HFRS,以下简称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为其自然宿主和主要传染源[1]。平阳县从2006-2015年累计报告出血热病例3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42/10万,无死亡病例。本研究对平阳县近10年来的出血热疫情进行分析,以了解出血热的流行规律,提出更为科学的防制策略,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出血热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资料由平阳县统计局提供。

1.2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用Excel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从流行季节、地区分布、人群分布等方面分析平阳县2006-2015年出血热的流行特点和趋势。

2.结果

2.1流行概况

2006-2015年全县累计报告出血热病例3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42/10万,见表l。

2.2流行特征

2.2.1地区分布2005-2016年全县30个乡镇中有10个乡镇有出血热疫情发生。其中,7个乡镇集中位于县中部丘陵地区,病例数占所有病例的85.29%(29/34)。发病率最高的乡镇为麻步镇,为1.52/10万,最低的乡镇为昆阳镇,为0.07/10万,见表2。

2.2.3人群分布患者年龄最小23岁,最大73岁,以30~50岁高发,占61.76%(21/34);职业分布以工人最多,占47.06%(16/34),其次为农民,占29.41%(10/34),然后是其他人员占17.65%(6/34),最后是商业服务占5.88%(2/34);男性27例,占79.41%,女性7例,占21.59%,男女性别比为3.85:1。

3.病例分类

报告的34例出血热病例中,临床诊断病例22例,占64.71%;确诊病例12例,占35.29%。

4.讨论

平阳县2006-2015年一共报告出血热病例3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42/10万,与浙江省2010年的出血热发病率0.88/10万比相对较低[2]。虽然总体来看病例数不多,但是近几年病例数有上升的趋势,这与温州市近些年出血热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不符合[3],可能是因为我县居民对出血热知晓率不高,预防知识不够有关。另外,有报道出血热的诊断符合率只有62.02%[4],而我县34例出血热病例中临床诊断有22例,占64.71%,也可能存在诊断符合率不高的问题导致近年病例数增加。以后应提升确诊病例比例,以使病例数可以真实反映出血热的发病数。

病例数各乡镇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中部丘陵地区。可能是当地的生境适合老鼠生存,也可能跟当地居民的卫生意识有关[5]。时间分布方面,只有11月至翌年2月一个发病高峰,与姬鼠型疫区发病呈双峰型不同,与家鼠型发病高峰为春季也不同[6],提示平阳县不是姬鼠型出血热疫区,也不是家鼠型出血热疫区,这个有待今后通过进一步的深入调查研究进行确定。病例分布主要是工人和农民为主的青壮年,男性所占比例较大,这个与其他地方的报道基本一致[7],原因是男性青壮年作为主要劳动力,生活和工作中更容易暴露在鼠类等危险因素从而导致感染发病。

我县出血热总体发病率虽然低,但是近几年病例数有上升趋势,所以应引起高度重视。下一步,我们首先要着手准备做好鼠带毒率的监测,尤其是发病数相对较多的中部丘陵地区,以了解当地鼠的带毒情况;做好重点区域健康人群血清抗体状况,结合疾控中心的病媒生物监测中的鼠密度资料,更加全面分析全县的出血热疫情形式。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做好下面重点防控工作:

1、开展健康教育,让居民了解出血热的基础知识,做好不直接接触老鼠及其粪便等预防措施;

2、结合爱国卫生部门的灭鼠工作,在春秋季节分别开展灭鼠工作,尤其是病例数多的乡镇和老鼠多的区域,以降低鼠密度;

3、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升确诊病例比重,提高医疗机构的诊断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兰娟.传染病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4-73.

[2]施旭光,孙继民,徐芳等.2010年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J].疾病监测,2011,26(6):439-441.

[3]余向华,倪朝荣,潘琼娇等.温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相关鼠型动物季节消长监测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4,25(4):367-369.

[4]汪垂章,方春福,余樟有.衢州市1990-1999年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2,29(1):113-114.

[5]王芹,周航,李德新等.2009年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J].疾病监测,2010,25(12):938-943.

[6]周航,牟笛,李昱等.2011-2013年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地方病杂志,2015,30(3):166-167.

[7]宋干,陈化新.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手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69-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