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高校突发事件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新时期我国高校突发事件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王宏

王宏/文山学院

【摘要】高校突发事件研究是当前高校理论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题,专门针对新时期高校突发事件开展对策研究具有很强的研究意义。本文从国际社会大环境、我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党和政府的广泛关注等方面探讨新时期我国高校突发事件研究的背景,从理论意义、社会意义、现实意义探讨新时期我国高校突发事件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背景;意义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不以事件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在一定范围内突然发生并危及公共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甚至影响到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需要各级政府和组织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加以处理的公共危害事件。高校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织,已经成为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场所之一,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高校突发事件不仅对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秩序产生负面影响,损害涉事高校的形象和声誉,严重的还会危及到社会的稳定。如何增强突发事件预警能力,构建高校突发事件处置机制,高效地应对高校突发事件,是当前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突发事件研究的背景

(一)国际社会大环境

突发事件的出现,是通过偶然的、不可预测的契机而诱发产生,它是事物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进入到21世纪以来,各种突发事件和危机事件不断发生,例如经济危机、自然灾害、群体暴乱、恐怖袭击、种族战争、邪教活动、游行罢工、病菌瘟疫、工程机械技术事故等。各种各样突发性的天灾人祸,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是当代迄今为止最为震撼的公共突发事件。它说明即使是在当今世界上科技水平最发达的美国,也无法准确预测并规避此类事件突如其来的恐怖袭击。突发事件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在现代社会的不同领域中,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危害和深刻影响。

(二)我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在取得举世瞩目的非凡成就同时,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自然资源被过度的开发和利用。生活和工作环境日益恶劣,时刻面临着资源枯竭、水体污染、沙尘风暴、地震台风等灾害的威胁。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社会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观念的剧烈转型期。当前我国正处在政治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转型、思想观念转变的关键时期,表现为“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行为容易失范”。各种思想、心理、现象、观念的交杂出现和影响,都会对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产生冲击而出现较大波动。在新的社会管理体制没有健全和完善的前提下,社会不安定因素随之增加,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断增高。这些来自自然和社会中形形色色的风险,使当代中国人的不安全感愈来愈明显,高校的师生当然也不例外。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价值多元化、利益功利化、社会复杂化等趋势,必然也将影响到高校的建设和发展。

(三)党和政府的广泛关注

新时期党和政府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广泛的关注,源自2003年春季在我国爆发的SARS非典事件。2003年5月,针对SARS非典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公布实施。2003年7月,国务院提出了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重大课题,为此国务院办公厅专门成立了“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工作小组”。200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专门文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报国务院办公厅备案。2005年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汇报,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25件专项预案、80件部门预案。2005年7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专题会议,应急管理被正式纳入到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的工作轨道,这标志着中国应急管理机制的初步形成。2006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编制了国家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均已编制完成。《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和预案框架体系,规定了国务院和相关部委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功能工作机制等内容,成为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针对学校突发事件,2001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意见》,2002年2月下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实施《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2003年7月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自2006年1月起施行《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四)新时期高校突发事件日益突出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过渡,对比建国初期高校大学生仅有12万人的状况,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在校生规模日益增长。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达到2536.5647万人。高校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织,已经成为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场所之一。伴随现代社会的急剧变迁,社会的各种因素也正逐步侵染校园。高校作为象牙塔的时代早已时过境迁,大学校园受到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俗的影响,使得大学校园难于再继续保持一方净土。同时,大学时光是一个人容易冲动和偏激的年龄阶段,部分大学生容易受到不良影响而做出不明智的行为。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难以预见的不确定因素,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有上升的趋势。高校发生突发事件,不仅对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秩序产生负面影响,严重损害涉事高校的形象和声誉,严重的还会引发米诺骨牌效应,甚至演变成社会危机,危及到社会的稳定。

二、高校突发事件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突发事件最显著的特点是不可预见性,但突发事件不可预知并不代表不可预防。当个案不断在发生,当悲剧不断在重演,当偶然演变成为必然,高校的管理者应该警醒,突发事件不仅发生在政府、军队、社会和企业,同样也存在于高校中,它是高校管理者必须要正视的一个严峻挑战。自2003年的SARS非典事件以后,我国从健全公共突发事件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学术界针对地方高校这一特殊公共领域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管理研究起步较晚,将应急管理理论引入地方高校行政管理的研究相对较少。地方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是当前理论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题,专门针对新时期地方高校突发事件的对策研究迫在眉睫。如何借鉴公共突发事件处置积累的经验教训,同时学习西方发达地区高校的先进经验并融入中国地方高校的实际,构建高校突发事件理论指导体系,将是此项研究际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内容。

(二)现实意义

伴随着校园突发事件的频发,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把应急管理运用到学校管理中,例如美国几乎每个州都有专门的学校应急研究管理机构。同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在学校应急管理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在我国,传统的应急管理的研究和运用还是主要集中在军事、企业和政府公共事业管理三个方面,对学校突发事件的管理和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高校要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前列,妥善处理学生突发危机事件,把应急管理纳入到构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的整体发展战略中。对于地方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的研究,不仅只是理论研究的范畴,更是迫在眉睫的现实需要。高校的安全与稳定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基本保障,如何预防和减少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如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是摆在高校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考验,也是当前高校管理工作中函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社会意义

实现社会的和谐平安,共同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我国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2004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思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这是党中央根据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团结稳定的外部环境,对各级政府和部门提出的政治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是传播知识、培育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阵地,更应该在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中大有作为。当今高校的发展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之中,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危机,高校管理者必须主动去适应环境的变化,预防和应对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突发事件。高校管理者任重而道远,必须制定恰当的应急应对措施,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以维护高校及社会的稳定。高校的稳定不仅关系到高校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如何预防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防止高校突发事件向社会的波及,演变成为社会危机,对于保证国家的安全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卫平.和谐文化视域中的高校危机治理模式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09.

[2]周禹.论高校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的构建[D].武汉科技大学.2010.

[3]孙晓霞,赵玉蓉.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总体介绍[J].电子政务,2006[06]:26-30

[4]韦庆辛.试论新时期维护高校稳定的重大意义[J].社科纵横,2008[03]: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