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科疾病临床治疗方法研究及其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口腔内科疾病临床治疗方法研究及其效果分析

陈晓春

陈晓春

(江苏省启东市第四人民医院226200)

【摘要】目的:阐述口腔内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3例牙周炎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为3组,A组单独采用牙周刮治术治疗,B组采用牙周给药方法治疗,C组采用两种方法联合治疗,观察三组治疗后的牙周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A组治疗后GI(2.05±0.01)、BI(2.56±0.05)、PD(4.29±0.01)mm、GCF(0.91±0.02)μL、有效率80.65%。B组治疗后GI(2.06±0.01)、BI(2.57±0.02)、PD(4.24±0.03)mm、GCF(0.95±0.01)μL、有效率77.42%。C组治疗后GI(1.32±0.03)、BI(1.89±0.10)、PD(3.50±0.12)mm、GCF(0.81±0.08)μL、有效率96.77%。A组与B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C组与A组及B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牙周刮治术联合奥硝唑牙周条治疗牙周炎,可有效改善牙周各项指标,治疗有效率较高。

【关键词】口腔内科疾病;牙周炎;牙周刮治术;奥硝唑牙周条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1-0004-01

口腔内科常见病以牙周炎、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病等为主,疾病种类多,且治疗方法不一。确诊后,及时给予针对性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口腔功能。本文于本院口腔内科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牙周炎患者中,随机选取93例作为样本,阐述了疾病的治疗方法,并对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口腔内科收治的93例牙周炎患者作为样本,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3组,A组资料如下:性别:男/女=15/16,年龄(58.47±32.20)岁。B组资料如下:性别:男/女=15/16,年龄(58.58±32.94)岁。C组资料如下:性别:男/女=16/15,年龄(58.90±30.52)岁。所有患者疾病均已确诊,且自愿参与研究,三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A组单独采用牙周刮治术治疗,B组采用牙周给药方法治疗,C组采用两种方法联合治疗。

1.2.1牙周刮治术

(1)将口腔分为四个区域,给予局部麻醉,行超声龈下刮治法治疗。(2)超声输出功率为中档。(3)刮治后,采用0.9%氯化钠+3%过氧化氢交替冲洗,每星期治疗1次。

1.2.2牙周给药方法

给予患者奥硝唑牙周条治疗,将牙周条置于患者牙周袋底部即可,隔5d治疗1次。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处理数据,计数及资料分别采用χ2及t检验,分别以(%)及(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牙周指标对比

C组治疗后GI(1.32±0.03)、BI(1.89±0.10)、PD(3.50±0.12)mm、GCF(0.81±0.08)μL,与A组及B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讨论

牙周炎为口腔内科常见病,为牙周慢性炎症,多由菌斑、牙石、创伤性咬合所导致。因牙周炎初期症状具有隐匿性,患者来院时病情多已较为严重,需及时给予治疗,方可提高口腔健康水平[1]。牙周刮治术、牙周给药方法为临床用于治疗牙周炎的两种常用方法,采用牙周刮治术治疗,能够有效去除牙石、菌斑等致病因素,且可有效去除内毒素,使患者的各项症状得以缓解。本文研究发现,单独采用牙周刮治术治疗牙周炎,患者治疗后GI(2.05±0.01)、BI(2.56±0.05)、PD(4.29±0.01)mm、GCF(0.91±0.02)μL。与治疗前相比,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探针深度以及龈沟液指标均有所改善,提示疾病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采用牙周给药的方法治疗牙周炎,所用药物一般以奥硝唑为主。将奥硝唑牙周条置于患者牙周袋底部后,药物可有效杀除致病菌,减轻炎性反应,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

单独采用牙周刮治术治疗,因缺乏抗菌药物的参与,致病菌的杀除效果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水平,极容易导致患者的疾病治疗有效率下降[2]。单独采用奥硝唑牙周条治疗,药物中所含有的硝基可在无氧环境下形成氨基,从而达到促使微生物死亡的目的。但采用该方法治疗,虽可将致病菌杀除,却难以消除菌斑、牙石等治病因素,因此,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往往较高,且有效率欠佳。将两者联合应用到疾病的治疗中,于牙周刮治术后,采用0.9%氯化钠+3%过氧化氢交替冲洗,并将奥硝唑牙周条置于患者牙周袋底部,能够使两种治疗方法的功效共同发挥,达到进一步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的目的。本文研究发现,采用常规两种方法联合治疗疾病后,本组患者GI(1.32±0.03)、BI(1.89±0.10)、PD(3.50±0.12)mm、GCF(0.81±0.08)μL。与单独采用牙周刮治术或奥硝唑牙周条治疗相比,患者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探针深度等各项牙周指标改善幅度更大。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77%,与单独采用牙周刮治术或奥硝唑牙周条治疗相比,有效率更高,优势显著(p<0.0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牙周刮治术联合奥硝唑牙周条治疗牙周炎,可有效改善牙周各项指标,有效率较高。除牙周炎外,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病同样为口腔内科的常见病,不同疾病均具有多种治疗方法,且疗效不一。受样本量的限制,本课题仅对牙周炎进行了研究,有关其余疾病的治疗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综上所述,口腔内科应将牙周刮治术与奥硝唑牙周条联合应用到牙周炎的治疗中,去除菌斑、牙石,杀除致病菌,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口腔环境。

参考文献:

[1]汪国威.手术治疗和常规治疗在口腔内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5):94-95

[2]温永媛.氢氧化钙在社区口腔内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5):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