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1

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分析

柴阳

(沭阳协和康复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无极法早期活动护理法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试验组实施五级法早期活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五级法早期活动的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的低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实施五级法早期活动的试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结论:五级法早起活动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具有非常好的护理效果,可以有效地降低住院时间,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可以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心肌梗塞,五级法,心脏康复,并发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试验组实施五级法早期活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50例对照组患者中,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50例试验组患者中,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上无差异,具有可比性。50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分布在47——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45岁;50例试验组患者的年龄分布在46——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8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上无差异具有可比性。。100例患者均为一壁或多壁的心肌梗塞患者,且治疗措施和所服用的药物完全一致。所以在实施措施和药物上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第一周采取安静环境下卧床消息,禁止下床。第二周,增加床上活动量。第三周,根据病情进行适当的床下活动。

50例试验组患者实施五级法早期活动护理方法。将患者的早期活动分为A、B、C、D、E这五个等级。A级:在发生心肌梗塞后的1~2天,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B级:在发生心肌梗塞后的3~4天,可将床头摇高30°~45°。C级:在发生心肌梗塞后的5~6天,可将床头摇高60°左右,患者可以自行进餐。D级:在发生心肌梗塞后的7~8天,患者可以下床,并且指导其在床边大小便。E级:在发生心肌梗死后的9~10天,患者可以在床边进行适当的活动。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对比

通过前期有效地护理可以有效的缩短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住院时间,以此来降低住院费用。采取五级法早期活动心脏康复护理的试验组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对比如下:

通过以上表格可以明显的看出,对照组的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有3例出现心绞痛并发症,3例出现心力衰竭并发症,2例出现心律失常并发症,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而试验组的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有1例出现心绞痛并发症,1例出现心力衰竭并发症,没有出现心律失常并发症,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由此可见,采取五级法早期活动康复护理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

3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早期的活动康复护理是非常关键的,五级法早期活动康复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通过早期的活动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肌肉萎缩情况,同时还可以调节患者的情绪,避免出现抑郁等症状。

另外,在护理中,需要合理使用心电监护系统,观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活动前后的临床症状。患者由于担忧早期活动会产生较多不适症状,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医护人员需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此外,保证大便通畅也是极为重要的,早期活动有利于肠道蠕动和排便,可有效增强患者的食欲。

总之,通过以上的讨论可以明显的看出,采取五级法早期活动心脏康复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临床上可以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高剑萍.辽宁医学院学报.2012(05)

[2]预防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便秘的健康教育[J].于献勇.中国美容医学.2012(08)

[3]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J].晋娟娟.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4)

[4]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护理[J].王秀梅.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1)

[5]120例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理障碍分析及护理[J].陈嘉妍,陈仙秀.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05)

[6]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心脏康复治疗探究[J].吴海云,黄茜雯.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3)

作者简介:

柴阳、女、1984年2月生、本科学历、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人,工作单位:沭阳协和康复医院,职称: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