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思考

/ 1

关于《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思考

韩佳瑞孙新宇左振魁

韩佳瑞孙新宇左振魁(河南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7-0301-01

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学科为基础,并对其进行综合运用的临床学科,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临床思维特色,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在中医专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就需要我们不断思考、总结、改进,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一门临床学科,其教学必须基于学生对上述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合理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能理解的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效果。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具有文、图、声、像并茂的特点,能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医学教学内容,创造立体性的教学空间,使深奥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中医内科临证思维方式、临证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可以将中医内科典型病案进行拍照、摄影、计算机制作,通过多媒体形象、生动、直观地启发式教学。使其内容更为直观、形象、生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掌握新知识。同时在讲授时,可以从已经学过的基础知识入手,引出新的内容,使学生在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下,迅速、准确地接受和掌握新的内容。为了避免对基础内容讲述的枯燥乏味,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开平铺直叙的方式,可采用提问的方式,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快速思维、综合分析能力,使新旧知识充分融合。

从教学内容上要注重知识系统、深入化,提高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于每一个病证的讲解均从概念开始,因此是学生病证认识的起始及高度概括。因此对于病证概念的讲解,不易过分简单,应给予一个全面而准确的概念,以便同学对所学疾病的概括性认识。可从病证的字面义及引申义、病因病机、主要临床表现及病证发生的部位及脏腑等方面逐渐深入讲解,为之后的讲解起到提纲携领的作用。病因病机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原因和机理,它是临床辨证论治的依据,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南,只有对病因病机有了清晰的把握,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得心应手,将理论运用到实践指导中去,因此病因病机是中医内科学的重要教学点,故结合中医基础理论等基础知识,深入充分的讲解,以掌握病证的发病本质,为下一步辨证论治的学习打好基础。而对于辨证论治方面,要以教材为主体,结合个人临床体会,并可穿插中医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新进展和前沿成果、以及与该病证相关的西医知识,使中医理论与科研、临床紧密结合起来,并增加一些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实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并可适当引入病例讨论教学,让学生充分发言讨论,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为进一步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我们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思考方法,不断总结经验,从而使教学内容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