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1-21
/ 2

急性脑血管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体会

何有才

何有才(广西梧州市藤县人民医院广西梧州543300)

【摘要】目的:探讨测定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的相关情况。方法:对5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及20例正常体检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急性脑血管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比正常对比组高出一些,P值小于0.001,而脑梗死和脑出血组别之间却不存在显著统计学性质的差异,P值大于0.05。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同病变部位中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却没有差异。结论:在脑梗死和脑出血组别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存在正相关联系,也就是说患者脑血管疾病的情况越危急,那么存在其体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也就越高,临床的预后性越差。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患者;C-反应蛋白测定;临床体会;探讨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844-02

1一般资料

对满足我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探讨会议确定诊断标准的50例患者施行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所有患者都排除了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感染、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创伤、恶性肿瘤、或者在2周之内进行手术的因素。把50例患者分成两个小组,脑出血组:在36例患者中,男性有27例,女性9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33至72岁之间,年龄的平均值是61岁。病程在3h至之间6d,计算出的平均值为3.1d。6例患者的脑干部位发生病变,9例脑叶发生病变,21例基底节发生病变。其中7例患者的神经功能发生较轻微的缺损,13例患者的神经功能稍重,剩余16例属于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组:11例男性患者,及3例女性患者构成脑梗死小组,本组患者年龄范围在32至73岁之间,年龄的平均值为60岁。病程在2h至5d之间,统计得出平均值为2.9d。9例患者的脑干部位发生病变,2例脑叶发生病变,3例基底节发生病变。按照我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确定的标准,3例患者属于轻型神经功能缺损,6例属于中型,剩余5属于重型神经功能缺损。正常对比组:这个小组由20例正常的体检者来构成,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体检者的年龄范围在37至68岁之间,年龄的平均值为46岁。

2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方式

第二天早上在禁食的基础上,从每例患者或体检者的静脉抽取2ml的血液,采用胶乳增加透射比浊的方法来测定血液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的。运用日本奥林帕斯AU640生化分析仪进行分析,选用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科技中心的试剂盒。

3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1.0这种属于统计学的软件包,采用三个组别之间的两样本均数t来施行检验,所有的测定结果都用来表示。选择Pearson分析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情况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之间存在的相关性。

4结果

4.1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患病严重程度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存在的联系

在脑梗死组别中,重型、中型、轻型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分别为28.78±1.36、20.31±1.23和11.57±0.78;在脑出血组别中这三个数值分别为24.61±1.27、16.42±1.05和9.24±1.1。在脑出血与脑梗死组别中,把三种情况下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比较,发现这三组数据中都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中P值小于0.05。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情况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的联系,其中P值小于0.05,从这个结果也可以看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与预后之间也存在正相关的联系。

4.2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患者不同发生病变部位之间的对比分析

测定得出的数据显示脑出血与脑梗死各个病变部位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没有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P值大于0.05。脑出血组别已经发生病变的脑干含有14.58±1.39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基底节病变部位含有1521±1.26,脑叶则含有14.67±1.84。在脑梗死组中相应的三个数据分别为16.97±0.95、16.55±1.07与17.23±1.32、

4.3正常对比组与脑血管疾病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结果的对比分析

测定数据显示,正常对比组中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为2.47±0.86,脑出血组为15.52±1.95,脑梗死组则为17.23±1.66。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知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之间不存在无统计性质的差异,其中P值大于0.05;而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与脑梗死)中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都比正常对比组要高,其中P值小于0.001。

5讨论

超敏C-反应蛋白对脑血管疾病患者产生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内容:处于患者主动脉里的内皮细胞被超敏C-反应蛋白所影响,引发具有较高含量的纤溶酶原抑制剂,这一系列病变会在患者体内形成血栓或斑块,对其动脉产生很大的伤害。超敏C-反应蛋白自身能够推动组织因子从单核细胞中释放出来,破坏患者机体凝血-纤溶机制的和谐,增大发生脑血管缺血症状的机率。超敏C-反应蛋白可以通过结合脂蛋白,对补体系统进行激活,产生终末攻击复合物,大量的终末攻击复合物对血管内膜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消极影响。④血浆铁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的联系,铁蛋白过量会推动LDL-胆固醇加速氧化,最终增加患上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机率。⑤超敏C-反应蛋白受体存在粒细胞与单核细胞之中,如果超敏C-反应蛋白的数量过多,其可以通过受体活化,再进行聚集、直接浸润或间接产生细胞因子对细胞造成危害。从测定的数据结果中可以看出,在脑梗死和脑出血组别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都比正常对比组要高出一些,其中P值小于0.001,而脑梗死和脑出血组别之间却不存在显著统计学性质的差异,其中P值大于0.05。从这些整合的数据可以得知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可以折射脑血管疾病患者病理的炎症情况。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同病变部位中血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没有差别。对脑血管病神经功能受损不同情况中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得出在脑梗死和脑出血组别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存在正相关联系的结论,也就是说患者脑血管疾病的情况越危机,那么存在其体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也就越高,临床的预后性越差。

参考文献

[1]林辉煌.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分析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04).

[2]吴晓燕.C-反应蛋白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在急性脑血管病中变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01).

[3]王学敏,林晓东,赵丽.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9,(04).

[4]王路.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01).

[5]郭爱芹,马秋生,张慧,刘玮.血清hs-CRP测定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