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运用

张俊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张俊638500

【摘要】目的:对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展开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7年5月来我院接受急诊就诊的患者4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分诊方法,而实验组则实施早期预警评分(MEWS),对比两组患者分诊精确度、患者去向和转归实况等结果。结果:分诊后,了解到实验组患者在分诊精确度上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评分方面,使用MEWS系统进行评分,处在5~8分的患者极易发生病情变化,也是潜在危重患者。结论:MEWS评分的应用,能让患者在短时间得到救治,从而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关键词:早期预警评分(MEWS);急诊;预检分诊

预检分诊是整个急诊工作的重要前提,且分诊质量高低会对医院救治水平产生很大的影响。然而,在我国,还没有统一而规范性的预检分诊系统,使得普通分诊候诊的患者,未能及时对等级进行科学区分,且患者病情的轻重程度不一,会使得高危患者常常被忽视。面对此类问题,将早期预警评分(MEWS)应用到急诊预检分诊中,能达到理想的分诊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7年5月来我院接受急诊就诊的患者400例,将MEWS评分应用到分诊之中,对分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回顾结果展示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7年5月来我院接受急诊就诊的患者4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00例。对照组200例患者中,男性110例,女性90例,年龄区间为2岁-89岁,平均年龄为(52.10±5.22)岁,从患者入院到病情评估结果所耗费的时间为4.6~6.0min,平均耗时为(4.3±0.7)min;实验组200例患者中,男性108例,女性92例,年龄区间为3岁-92岁,平均年龄为(51.40±5.16)岁,从患者入院到病情评估结果所耗费的时间为4.3~5.9min,平均耗时为(4.2±0.5)min。通过对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与病情评估时间等基本资料的分析,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急诊分诊方式,分诊护士应立刻对就诊的患者实施生命体征评估[1],结合患者病情状况、紧急度等来对患者实施科学性的分诊,急重症患者可通过绿色通道来进入到抢救室;而普通类重症患者强可分诊到黄色区域,即清创治疗室;一般就诊患者可分诊到绿区,即诊室。

而实验组则是让分诊护士对患者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处在0~4分的患者为非重症患者,结合患者属性分诊到相应的诊室之中,由急诊医生与专科医生实施快速的诊治。患者必须依照急诊的实际顺序进行就诊,且每半小时都要对患者实施一次评分,根据评分段,将急诊患者分诊到一定区域。评分处在5~8分则为普通重症患者,可将患者分诊到清创治疗室,等到评分≥9分处,则为危重患者,将患者分诊到抢救室。分诊完毕后,应对评分处在0~4分的患者保持每2h就需要评分一次,5~8分者则要每个小时评分一次[2],≥9分患者,则要保持每20~30min评分一次。结合实际的评分值来提出合理的治疗与护理措施。

1.3统计与评价指标

及时对患者分诊去向、转归与因为分诊不精准而发生的二次分诊问题等进行全面统计。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实验数据,采用“±s”(均数±标准差)表示正态计量资料,2组采用t检验来进行组间比较;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来进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P<0.05表示的意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就两组患者分诊情况的全面分析,对照组患者所出现的由于前期分诊不精准而引发的二次分诊患者有20例,而实验组有2例,二次分诊率分别为10.0%与1.0%,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组中,不同评分患者的转归与病情变化实况,评分≤4分者为100例,采取治疗与护理后,患者基本好转出院或接收专业科室进行住院治疗,其中,仅有10例(5.0%)发生动态病情变化,2例(1%)死亡;观察组患者评分处在5~8分者55例,其中有60例(30%)发生病情变化,死亡例数为21例(10.5%)。

3讨论

一般来讲,对于医院而言,急诊分诊的工作量很大,传统的分诊工作主要是让分诊护士结合一定的经验与生命体征等实施分诊处理,分诊标准相对缺乏[3]。尽管是针对同一患者,不同的患者、医生也会得出不一致的判断结果。在分诊上,部分刚刚入职的护士,其在分诊上的经验严重不足,极易发生严重的分诊错误,从而会增加分诊护士的工作压力。对此,本文将早期预警评分(MEWS)应用到急诊预检分诊之中,借助该系统来对急诊患者采取一定的分流处理,能大大提高分诊质量,能降低分诊风险,能防止二次分诊行为的产生。此外,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的应用,该系统操作简便,执行标准也相对简单,结合分值区间来对患者实施科学性的分流,从而让患者到正确的区域来接受治疗,可适度缩短救治的时间,从而能大大提升救治的成功率。

在本文中,将早期预警评分(MEWS)应用到急诊预检分诊之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分诊方法,而实验组则采取早期预警评分(MEWS)进行急诊预检分诊,了解到实验组患者在分诊精确度上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评分方面,使用MEWS系统进行评分,处于0~4分的患者康复与治愈率高;处在5~8分的患者极易发生病情变化,是潜在危重患者;评分≥9分范围,患者死亡率高。实践表明,MEWS评分的应用,能让患者在短时间得到救治,从而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袁晓敏.改良预警评分系统(MEWS)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预检分诊中的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2015,45(10):51-52.

[2]杨俊.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2):280-281.

[3]高帆,宗慧敏,尹梅英.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0):13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