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陈卫华

四川省武胜县沿口镇小学校陈卫华

【中图分类号】G220.46【文章标识码】D【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9-0017-01

约二十几天前,我在《参考文摘》上看到一则小故事很发人深省,有一个外国科学家携带Google高科技眼镜装备游历了世界上的很多大国,他发现欧洲国家的年轻人和儿童对此很是好奇,总是围在他身边问这问那,可是他在中国只遇到零星几个小伙肤浅地问了几句,大多数国人对此高科技持无所谓的态度。他个人认为“中国人普遍缺乏一种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联系这个故事,我觉得做小学数学教育的我能不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能力呢?

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重要核心。在很多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节约时间和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量,教师往往是不断地抛出一个个问题,再让学生依次解决一个个问题,当教师手中的问题解决完了,这节课也就“顺利”完成了。这种单纯以解决数学问题为目的的教学形式,更多地强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他们的主体作用则很难得到真正地体现。要切实转变这种少数学生表演,多数学生旁观的现象,真正落实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教师必须把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大力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敢问,善问,乐问,是我们应着力研究的问题。下面谈谈本人在这一方面的一些认识。

一、转变教育效果观、质量观,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自主合作

传统教育的学习观认为学生唯唯诺诺、听话、不乱说乱动就是好学生。现代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敢想敢干,勇于创新。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启发式教学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但是,现实教学中却有许多老师对“启发式”教学存在不同的理解,高密度提问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其实,昔日的课堂灌变成密集的“满堂问”,未必是真正的进步。关键还得看问什么、怎么问、谁来问,对于长期在这种缺少提问质疑机会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培育出来的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肯定会受到压抑。相反,如果我们能营造一种积极的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也有机会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一个“信息源”,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

二、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大胆创设学生易于生成问题和探究策略的数学情境

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树立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要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的教学问题。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例如在解应用题: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边长度分别为12厘米和4厘米,请你根据条件补充一个问题再求出来?先不用直接提问,主动的、积极的探索,有的学生补充了“长边比短边多多少厘米?”、有的学生补充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有的学生补充了“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多少?”……在这些问题中有些问题是能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的,有的知识暂且不能解决,但经过学生自己提问和探究,所展现出的这些不同水平学生表现的不同思维过程,正是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不同特点的体现,是学生对一个问题最自然、最真实的感受。

三、主动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创设条件,让学生从“乐问”到“会问”

1、联系儿童生活实际,让学生“会问”。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在课堂分学段目标“发展性领域”中要求“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可见,学生学习数学,就应当从小培养从生活、生产实际中提出数学问题。例如,在数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之前,可组织学生对企业进行调查,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的有关百分数统计数据,使学生感到在生产及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百分数,激发学生学好百分数的欲望。在学习中,学生就能根据实际事例争先质疑问难,纷纷提出:“统计资料根据为什么要用百分数,而不用分数或小数?百分数的分子为什么可以是小数或可以比100大?百分数的分子、分母可以约分吗?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百分数为什么都不带单位名称?”等问题,课堂教学呈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动学习场面。这样,不仅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而且培养了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的能力。

2、积极拓展思维空间,让学生“会问”。

积极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们的培养与问题意识紧密相连。一味模仿因循守旧,就不可能有什么创新精神。教师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各样,标新立异的问题,使学生形成“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的心理趋向。如在“圆的面积”教学中,通常是把圆转换成近似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有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在上课时,注意留有一定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考。有学生就提出:“能不能利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呢?”这一提问,同学们的思维一下子放开了,也很快找到答案:把圆平均分成十六块,每四块拼一个三角形,可拼成四个这样的三角形,再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有的提出了“能不能把圆拼成一个近似的梯形,再利用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拓展思维空间,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疑,从而让学生在质疑、解疑过程中自主探索发现,培养了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正如科学巨人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注重养成重视学生个性问题的表现,给予及时肯定,使“乐问”者在班上有市场所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有根有据、有策略的探究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创新意识潜意识地正面引导孩子,使我们的教育培养的不是“中国式解题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