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绞痛的辅助镇痛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肾绞痛的辅助镇痛处理

张彤1肖石2孙虎1郑军1潘荣珠3袁桂芳3

(1泾县医院泌尿外科;242500;2泾县医院中医针灸科;242500;3泾县医院疼痛科;242500;4泾县医院急诊科;242500)

【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资料分析,对156例诊断为肾绞痛的急腹症病人采用针刺元窒穴止痛,使用10分制疼痛评分法来评估疼痛镇痛治疗前、后的程度,探讨针刺元窒穴止痛的方法可作为肾绞痛的辅助镇痛措施之一。方法:在检查或实施其他治疗前行针刺元窒穴止痛,待疼痛缓解后让患者根据图片提示进行评分。结果:针刺元窒止痛处理前、后疼痛症状缓解明显(P<0.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针刺元窒止痛可作为肾绞痛辅助镇痛的方法之一,其操作简单,易于掌握,重复性好,副作用小,值得在基层医疗机构或一级科室等部门推广。

【关键词】肾绞痛针灸元窒穴疼痛管理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0-0364-01

肾绞痛主要是由于梗阻或炎症引起的肾和输尿管的急性痉挛性疼痛,是临床最常见泌尿科急症之一[1]。临床上常以药物进行解痉止痛药,由于其见效慢、效果不完全和用药副作用等缺点。我们运用针刺元窒穴止痛辅助治疗156例急性腹痛病人,其中16例经相关检查诊断为其它疾患,140例急性肾绞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在治疗前拟诊肾绞痛的156例当中,通过进一步检查排除泌尿系疾患的有阑尾炎6例、宫外孕3例、黄体破裂1例、胆囊炎2例、肠痉挛3例、附件炎1例,诊断为肾绞痛的140例。其中,男性87例,女性53例;年龄:44.7±14.48(岁);病程:4.43±2.70(小时);发作次数:1.65±1.05(次);治疗前疼痛评分:7.96±0.55(分);治疗后疼痛评分:3.02±1.67(分)。(见表1)

表1.一般情况描述一览表

二、方法

1、取穴:元窒(患者取俯卧位,腰3水平,距正中旁开三指)。

2、治法:穴位常规消毒后,快速直刺3.5~4.0cm,行中强刺激捻转泻法,捻转频率约120转/min,捻转1min,间歇2min;提插频率约100~150次/min,提掁幅度约1cm,提插1min,间歇2min)反复操作约15min后结束本次处理(见附图1)。如果5~10min肾绞痛症状未缓解说明该针灸镇痛治疗方法可能无效,应立即更换其他处理措施。

3、镇痛效果评价10分制评分法(见附图2),治疗前、后让患者图表直观表述疼痛程度,通过转换得出疼痛(静息痛或活动痛)评分。5min内疼痛缓解的为有效,大于10min疼痛未缓解的、或拔针后30分钟内再度出现就诊时症状的为无效。

非肾绞痛类的其他疾病经针刺处理后疼痛未减轻,小部分出现轻度一过性缓解或疼痛的症状加重,但样本量过小,相应资料不具可比性。

4、统计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三、结果

通过对肾绞痛患者行针刺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的比较,P<0.001,差异有显著性,说明针刺镇痛能够达到缓解肾绞痛的效果。见表2

表2.治疗前疼痛评分-治疗前疼痛评分t检验

四、讨论

肾绞痛一般发病急,昼夜无常,多无定律,常在无意间突然发作。可能部分病人的发病与其活动程度、天气变化等因素有关,但泌尿系结石是肾绞痛最主要诱发原因。肾绞痛多呈间歇性,持续时间从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常伴坐立不安,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小便不利。治疗肾绞痛,袪除病因的治疗至关重要,但在明确诊断之前,采取必要的措施适度镇痛是很有必要的[2]。其中方法之一是通过对穴位针刺刺激,促进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以及其他药物的使用,使之产生镇痛作用,达到治疗效果[3]。

大多数病人在就诊时的疼痛非常剧烈,有的医生首先不是解决疼痛问题,而是让病人长时间忍着剧痛去接受多种复杂的检查,这样做的结果势必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麻烦[4]。因此,应予要足够重视接诊时作合适的辅助镇痛处理,针刺元窒止痛可作肾绞痛辅助检查前的镇痛措施之一。

缓解临床症状,通常的治疗方法较多,各种单一的方法均有一定的疗效,尤其是药物疗法的效果是肯定的,但其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少数病人效果仍不满意。针灸治疗的止痛效果肯定,且方便快捷,但近年来很多学者采用联合处理,疗效更加明显[5]。针刺元窒止痛作为肾绞痛的应急辅助处理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本组资料显示镇痛效果确切(P<0.001)。其原理可能是针刺穴位刺激,促进经络疏通外,也不排除穴位的强刺激而出现的疼痛转移或注意力的分散,但因其不能从根本上袪除病因,解决原发病灶的问题,只是方便病人在无明显痛苦的前提下去完成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因而不建议单独用于临床治疗。在本研究对象中,针刺元窒穴镇痛对EWSL术后疼痛的效果最佳(尤其是伴恶心、呕吐的),能够促进碎石后细小颗粒性结石的排出。其副作用小,可重复操作,不随针刺治疗次数的增加而出现效果的下降。对效果不满意的可很方便地施行其他的处理方法,如注射曲马多、吗啡、杜冷丁等。

肾绞痛病人因发病急,疼痛较重,常迫使病人在就近医院临时急诊处理,有时因缺乏有经验的专科医师或受医疗条件限制,常常会使病人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6]。针刺元窒穴镇痛处理操作简单,乡村医生、基层卫生院医师经适当培训后均可能掌握,较为适合作为像急诊科等一线部门的应急处理。另外,其费用很低,成本极小,符合新医改的精神和要求,对改善医患关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由于该处理对非肾绞痛类疼疾病镇痛效果不好,其仅对肾绞痛患者有快速有效止痛,因此我们认为这又可起到鉴别性诊断治疗的作用。医师可根据不同情况,将疼痛管理的方法较好地应用临床实际工作中,灵活选用相应的有效止痛治疗方法,通过多科的合作,互相配合、综合使用、以期达到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锴,龚晓浪,杨峻厚.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6,12(5):316-317.

2、王巍,邵晓丹,邵宝盛.“三才刺"对肾绞痛患者血浆、尿液中P物质、5一羟色胺水平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3,38(2):152-157.

3、徐劲松,何明丰,潘永.不同方法治疗肾绞痛75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3,35(7):46-47.

4、张美丽,金喜宏.电耳针加耳压治疗肾绞痛30例[J].中国针灸,2001,21(5):293.

5、李怀宝,罗惠,杨志光等.肾绞痛254例急诊处理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4,33(4):329-330.

6、单秀华,张润民.针刺委中穴治疗肾绞痛34例[J].中国针灸,2004,24(8):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