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近代城市制度演变——从“市制”确立到“以人为本”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浅谈日本近代城市制度演变——从“市制”确立到“以人为本”

王珏玮梁紫苏(通讯作者)

(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5)

经费来源为“江汉大学2018年度学生科研项目”《日本城市化研究》2018yb335

摘要:日本在近代以来的城市化具有起步早、水平高等特点。因此,研究日本近代城市化,对中国现代城市化来说,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本文着重以日本的“市制”确立为中心,初步探讨本近代城市制度演变,探究日本的城市制度是如何发展为“以人为本”。

关键词:日本;近代;城市化;市制

1引言

在中国和日本,“市制”这一城市行政制度出现得都是相对较晚的。例如,日本市制的确立是在明治二十二年(1899年)。然而,“市”这一名称出现得倒是并不算晚。中国古代之“市”即为“集市”,是商品交易的场所;而日本时至今日仍然保留了诸如“四日市”“五日市”“十日市”之类的地名,很明显是旧时在四日、五日和十日这几日开放交易的市场。另外,和西方城市“凭借市民自身的热情造就”有所不同,日本城市从江户时代开始就是“靠上力建造而成的”,至明治时期,日本才正式开始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化,走的是“政府引导”的模式。本文旨在以日本的“市制”确立为中心,初步探讨本近代城市制度演变,并探究日本的城市制度是如何发展为到“以人为本”的高度。

2从“町”到“市”——日本近代城市制度滥觞

日本自古虽无“市”的概念,但并不代表没有“城市”。早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就已形成了一批城市——“町”。“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围绕日本封建主(大名、藩主)的城堡形成的“城下町”、因佛教或神道教的宗教活动而发展形成的“门前町”以及由港口发展而来的“港町”。

“城下町”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德川幕府政治中心的所在——江户町。据估计,江户町在德川幕府统治末期已发展成为占地五十多万平方千米,拥有一百多万居民的,堪称世界首屈一指的大城市。江户町的繁荣始于德川幕府的建立。德川幕府建立后,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幕府设置了所谓“参勤交代”制度。所谓“参勤交代”是将地方封建藩主纳入了幕府中央的直接监视之下。在交通不便的江户时代,这些大名干脆在江户购置宅邸,每年前呼后拥离开藩国,长期住在江户。大量封建贵族的迁入毫无疑问地带来了大量的消费需求。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各藩藩主在进入江户时都是前呼后拥,携带大量武士、家臣以及家眷。大量迁入的人口产生了大量消费需求,吸引了全日本的商人以及手工业者前往江户,逐渐形成了商住混杂的“下町”。

这一时期以江户町为首的一批“城下町”的繁荣,实际上是一种畸形繁荣。仅仅占十万平方千米——也就是江户町总面积两成的下町,却居住着六成的居民(约六十万人口)。

此外,“港町”的代表是横滨与神户。这些城市的繁荣与发展主要得益于江户末年的“开国”,即“锁国令”的解除。“黑船来航”后不久,日本即进行了一系列“开港”。而当时还是小渔村的横滨与神户也被列入了“开港”港口之列。不得不承认,对外开放是“港町”以及作为今后的港口城市迅速发展繁荣的一大原因。例如横滨,在1889年被设立为市时人口约12万,到了1910年时已经增长到了42万。而神户,在1868年“开港”时的人口只有1000左右,1873年时却已经增长到了4万,1893年业已成长为一个坐拥61万人口的较大规模的港口城市了。

3明治维新后市制的初步确立

明治维新后,新政府在政治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例如“废藩置县”、改“江户”为“东京”、将皇居迁入东京等。在经济上,明治政府则推行了“殖产兴业”等鼓励工业发展的政策,力求“富国强兵”。而原先在江户时期繁荣的“城下町”与“港町”,却并没有因德川幕府的落幕而衰落,反而因为日本帝国建立后的资本主义发展而更加繁荣。例如原先的“江户町”即后来的“东京”,由于天皇迁入正式成为了日本帝国的首都,直至今天依然保持着强势的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甚至还有所加强。

由于“富国强兵”政策,日本以及东京的工业的起点是官办工业和军事工业。后来由于平民居住区的需要,也出现了东京纺织等等民用工业。而原本就较为繁荣的商业城市大阪,则在明治时代成为了日本的纺织工业中心。比较有名的就有1882年开设的大阪纺织厂。

由于日本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不同于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是通过官僚、财阀以及旧的封建藩主的妥协而形成的。那么要发展资本主义,自然是选择这些群体聚集的“城下町”作为发展原点了。

此外,明治维新后还出现了诸多新兴城市。例如明治政府因“富国强兵”政策以及对外扩张的需要,一批军事工业基地与军队驻扎地——吴、横须贺等地逐步发展起来,成为新兴城市。

4从“以政为本”到“以人为本”

如今,“以人为本”是日本城市的一块“金字招牌”,日本城市各个角落的人性化设计,处处彰显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实际上,日本城市也并非一开始就“以人为本”,而是经历了一个由“以政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过程。

“城市过密,农村过疏;大城市过密,小城市过疏。”这句话表明了日本城市化过程中的“传统”。由于日本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特色是既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也没有任何工业基础,只是单纯地模仿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因此,日本的资本主义工业化一经开展便吸引了大量廉价劳动力迁入城市。虽在客观上促进了日本城市化,但相对的,也出现了严重的城市病,尤其是贫民窟现象。

千川沟已经完全丧失旧日的姿态,被无数好像粘在地面上的阴暗的工人住宅挤得歪歪扭扭,它穿过厨房下面,绕过厕所,被尘埃、煤渣、空瓶、破布片和纸屑等等塞满,只在洪水泛滥的时候才显示出它的存在。

这是日本作家德永直描绘的大正末期东京小石川区的工人生活区(实际上是贫民区)情景,德永直接说这是“没有太阳的街”。

这种情况在日本的战后时期也相当严重。据东京都《东京都地区环境不良调查》报告,在经济高速成长期的开端——1957年,东京都的“环境不良地区”共有273所,住在这些“环境不良地区”的居民合计18786户。加上“没有太阳的街”这种战前就有的贫民窟以及战后废墟上建立起的大量简易木造房屋,相当多的日本人在60年代就居住在这些恶劣的住房环境中。

日本城市政治真正向“以人为本”转变还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的“市民运动”后。如今,日本的地方行政单位“自治体”充分采用了公开行政、透明行政的城市管理理念,这些单位不再像战前那样形同虚设,而是真正成为市民自己管理自己的机构了。城市自治,本质上就是市民自己管理自己。由于市民权利意识的增长,日本城市正逐渐趋于“自治化”,行政也逐渐趋于“市民化”。

日本城市目前的自治程度有大有小,但总的来说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权利:一、自治组织权:市长和市议员并不是由都府道县任命、认可,而是由市民直接选举产生;并且,可以根据市民的实际需求设立“减少垃圾科”这种“非常规”科室。二、自治行政权:除司法、刑罚、邮政等种种国立项目,其余市内项目国家和都府道县不予干涉。三、自治财政权:收取少量地方税(这个占比很小)。四、自治立法权:制定地方条例等规则。

5小结

本文仅对日本城市制度的起源与演变做了一个大致讨论,可以看出,“以人为本”的日本城市制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长期发展的过程。这其中有成功也有曲折。了解日本城市制度的演变历史,对于中国城市今后的规划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毕竟,“重政轻人”早已落后于时代,今天的城市应该是为市民服务的“以人为本”的城市。

参考文献

[1]杜建人.日本城市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

[2]江波、史晓婷.日本城市与城市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

[3]俞慰刚.日本城市问题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第1版

[4]德永直.太陽のない街.岩波書店.昭和二十五年8月5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