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例单纯热惊厥患儿的急救护理

/ 2

206例单纯热惊厥患儿的急救护理

王亚琴(通讯作者)蔡海燕陆欣志杨夏詹晓瞿

王亚琴(通讯作者)蔡海燕陆欣志杨夏詹晓瞿

(江苏如东县人民医院儿科江苏如东226400)

【摘要】目的:总结单纯热惊厥患儿的急救护理体会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单纯热惊厥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206例患儿在2~15d全部治愈出院。结论:通过及时控制惊厥、迅速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纠正缺氧状态等全面妥当的急救护理措施,能明显提高单纯热惊厥患儿的救治效果。

【关键词】热性惊厥;儿科护理;急救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814-02

热性惊厥(Febrileseizures,FS)指的是颅外感染性疾病初期的发热过程中出现的惊厥发作,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约占小儿惊厥的半数,其起病急,发病率高,多发于6个月~5岁小儿,患病率约为4%~10%[1]。又分单纯热惊厥(Simplefebrileseizures,SFS)和复杂热惊厥(Complexfebrileseizure,CFS)[2]。如惊厥时间过长或多次反复发作可使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惊厥发作时,及时恰当的救治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SFS患儿206例,现将其急救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206例均符合SFS诊断标准[2],其中男127例(61.7%),女79例(38.3%);年龄6个月~12岁,平均2.7岁,其中6个月~1岁58例(28.2%),1~2岁53例(25.7%),2~3岁44例(21.4%),3~4岁24例(11.7%),4~5岁16例(7.8%),>5岁11例(5.3%)。初次发作152例,再次发作54例。病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共171例(83.0%),其他包括肺炎18例(8.7%)、急性支气管炎11例(5.3%)、急性扁桃体炎6例(2.9%)。住院天数2~15天,平均4.8天。

1.2急救护理

1.2.1保持呼吸道通畅一边测量体温,一边立即解开衣领和裤带,新生儿打开襁褓,取侧卧位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将纱布包裹的压舌板或开口器置于上下臼齿之间,以防唇、舌咬伤及舌根后坠阻塞呼吸,切勿强行撬开。及时清除口鼻、咽喉内分泌物及呕吐物,以免误吸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注意吸痰动作轻稳,防止损伤呼吸道黏膜,吸痰时间≤15s,痰液黏稠不易吸出时应配合超声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

1.2.2控制惊厥惊厥持续时间与脑损伤成正比,因此采用有效的方法迅速控制惊厥是急救的关键,重中之重。立即按压或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给予强刺激,如不能止惊应迅速使用镇静止惊剂,根据医嘱给予地西泮0.3mg/kg~0.5mg/kg缓慢静注(1mg/min)或10%水合氯醛0.5mL/kg保留灌肠,使患儿在短时间内停止抽搐或减轻抽搐。同时观察药物作用与不良反应。尽量减少各种刺激,将患儿安置在环境安静、光线柔和、舒适整洁的病房内,保持清新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各种治疗、护理尽量在镇静剂发挥最大疗效时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敏捷,限制探视人员,尽量减少搬动患儿,避免不必要的刺激,防止再次惊厥。

1.2.3改善缺氧状态惊厥时需氧量增加。缺氧程度及其持续时间长短,对于脑细胞的损伤及预后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无论有无发绀,有惊厥先兆必须及时给氧,惊厥发作时提高氧浓度,以提高患儿血氧浓度,改善脑细胞的缺氧状况。通过血气分析和无创血氧饱和度监测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85%~95%,根据不同的血氧饱和度选择氧流量和给氧方式,使给氧达到理想效果。为避免鼻导管刺激加重惊厥,常用面罩给氧。开始应给以高流量氧气吸入,迅速改善缺氧,待患儿面色由青灰或紫色转为红润、呼吸规律后,可调节小流量,以防氧中毒或晶体后纤维增生症。若有窒息,立即人工呼吸和口对口呼吸。

1.2.4开放静脉通道及时开放静脉,有利于急救药物的快速滴入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措施的实施,是惊厥急救的有力保证。要求护士静脉穿刺快而准一次成功,宜选粗直且易固定的静脉,尽量使用留置针减少反复穿刺[3]。但在维持静脉通畅的同时,应控制液体入量,避免出现脑水肿。按治疗计划要求,保证液体按时、按量、准确输入。

1.2.5降温发热是惊厥发生的前提条件,体温高度及其上升速度对惊厥的发生都有影响。高热可以引起机体代谢障碍和各系统功能紊乱,包括缺氧致脑细胞水肿,因此迅速将患儿体温控制到惊厥阈38℃以下是减轻和减少一次热病中患儿再次出现惊厥和不出现惊厥、减轻和减少惊厥造成脑损害[1]的重要措施。及时松解患儿的衣被,降低环境温度,但避免直接吹对流风,立即使用退热剂,同时给予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是一种可反复使用、安全有效的措施,如冰帽、冰枕、冰袋、35~40℃温水擦浴、30%~50%酒精擦浴(小婴儿禁用)等。应用冰袋时注意包裹薄巾防止局部冻伤。酒精擦浴时,注意颈部、胸部、腹部禁止擦浴,以免引起心律失常或腹泻。肛温低于38℃时停止降温。

1.2.6安全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详细记录抽搐时间、间隔时间、发作类型、程度、伴随症状,密切注意降温情况,每30分钟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随时观察患儿意识、面色、瞳孔大小,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惊厥发作时禁忌任何饮食,包括饮水,等待病情稳定后加强营养,及时补充热量和水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病床要安置护栏,并在护栏放置棉垫,清理好周围物品,防止坠床、碰伤及皮肤摩擦受损。注意卫生,口腔护理1天2次,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平整、无碎屑,及时更换污染的衣被,婴幼儿大小便后及时清洗并更换尿布。

1.2.7心理护理FS往往引发家长的极度惊慌,发作时切不可搂抱、按压、摇晃或大声呼唤患儿。应及时向家长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解除其紧张、焦虑和自卑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救治。同时,满足患儿的心理需求,关心体贴患儿,保持患儿安静。

1.2.8健康指导30%~40%的FS可有复发,初次发作后1年内复发者占75%,2年内占90%。惊厥的反复发作和持续发作可造成永久性的脑损伤。因此,应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使其全面系统地掌握疾病知识、用药知识、防护知识,指导家长在家中备好必要的急救物品和药品,掌握去除诱因及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3],及时控制惊厥和有效预防发作尤为重要。本组病例中上呼吸道感染占总数的4/5之多,因此做好春秋季防病治病是防止呼吸道感染的关键,及时处理感冒早期症状可以减少FS的发生。FS多见于6个月~5岁小儿,本组约占95%,对这一年龄组的小儿应特别注意平时加强营养和锻炼,提高抗病能力,及时增减衣服,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2结果

本组206例SFS患儿均能及时有效控制抽搐,呼吸道通畅,全部治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4.8天,无护患纠纷发生。

3讨论

FS的定义仍有争论,较为公认的定义和诊断标准是,首发年龄在3个月?6岁,热病初期当体温在38°C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既往无热惊厥病史,即可诊断为FS[2]。

小儿FS的急救与护理至关重要,是疾病治疗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SFS急救护理的主要措施是就地进行抢救,及时控制惊厥、迅速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纠正缺氧状态等。另外做好健康教育,使患儿家长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有关疾病知识,对预防FS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FS是儿科常见的惊厥发作,可因发作严重、频繁或惊厥持续状态造成脑损伤甚或死亡,严重威胁小儿的身心健康。本组206例SFS患儿,经过全面妥当的急救护理措施,防止或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明显提高了救治效果,结果全部治愈出院。

参考文献:

[1]何彩英.热性惊厥患儿降温温度的探讨[J].临床护理杂志,2010,9(3):45-47.

[2]赵颖.儿童热性惊厥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10,31(14):205-206.

[3]申巧玲,吴瑞红.小儿热性惊厥的护理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4):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