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浅谈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

路亚红张慧杰

路亚红张慧杰(江苏阜宁县吴滩中心卫生院224434)

【摘要】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静滴生脉注射液,对照组给予静滴复方丹参酮注射液。心绞痛发作时均给予含服硝苯地平缓释片等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97.78%,对照组有效率84.4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脉注射液可以作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

【关键词】生脉注射液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0-0240-01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90例患者为本院住院或门诊留观病例。治疗组45例,其中,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56.7岁。对照组45例,其中,男32例,女13例,平均年龄60.2岁。所有病例有明显临床症状,经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

1.2诊断标准

90例患者均依据1979年国际心脏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中心绞痛的诊断标准,确诊为心绞痛。诊断标准:①病程持续1个月以上,日常生活或运动后的心绞痛发作每周至少5次;②静息时心电图正常、心绞痛发作时出现缺血性ST-T改变或静息时呈现缺血性心电图异常者;③1~3个月疼痛性质无变化,无心肌梗死的可能性。排除标准:①严重心律失常和脑、肝、肾并发症者;②更年期女性不作为受试对象;③未按规定用药或资料不全者。

1.3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生脉注射液(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1021941)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酮注射液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均1次/d,10d为1个疗程。

1.4临床观察指标

记录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胸闷程度以及血压、心率、心律等变化。查心电图1次/d,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查血糖、血脂、肝功能(胆红素、转氨酶等)、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尿酸)、血常规、尿常规等。

2结果

2.1疗效标准

显效:症状消失,即胸闷、心悸、气短及相关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

有效:症状改善,即胸闷、心悸、气短及相关症状减轻,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心电图ST-T改善。

无效:症状及心电图均无改善,即心绞痛、胸闷、心悸、气短等相关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加重:症状及心电图均加重,即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加,胸闷、心悸、气短等相关症状以及心电图均表现为加重。

2.2治疗结果

治疗组45例,显效40例(89.89%),有效4例(8.89%),无效1例(2.22%),总有效率97.78%。对照组45例,显效24例(53.33%),有效14例(31.11%),无效7例(15.56%),总有效率84.44%。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不良反应

用药期间,肝、肾功能无变化,偶见瘙痒不良反应。

3讨论

生脉注射液由红参、麦冬、五味子组方,以上药物相互作用,相互协调而共同体现出来。经研究表明:红参有效化学成份为人参皂甙,具有增加心肌收缩力、调整血压、改善循环、增加蛋白质合成、减慢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和冠脉血流量;红参还可降低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向组织释放更多的氧。20S人参皂苷Rg3和20R人参皂苷Rh1是红参特有成分,具有抗凝血作用,抗血小板聚集和纤溶活性,使其具有抑制血栓形成作用;能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也是其抗血栓形成机制之一。麦冬有效化学成分麦冬皂甙,具有改善心肌收缩力及心脏泵功能、抗心律失常,增加心肌耐缺氧能力从而保护心肌,以及降低血糖和抗菌等功效,降低总外周阻力,从而降低心脏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可改善心绞痛症状,使部分病人心电图有好转。五味子有效成份为五味子素,能增强肝脏解毒功能,促进肝脏蛋白质和糖原的生物合成等。因此,生脉注射液就具有了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等功效。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生脉注射液静滴,起到了治疗心绞痛的作用,延缓再次发作,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或猝死,延长患者存活年限,同时避免了硝酸酯类药物静滴产生的副作用,又起到了较好的疗效。因此生脉注射液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较为安全有效的临床药物。

参考文献

[1]卢建梅.生脉注射液治疗115例冠心病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9,17.

[2]杨建华.生脉注射液治疗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1.

[3]刘学桂,高云.生脉注射液治疗心律失常20例[J].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5,2:56.

[4]叶任高,陆在英.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