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1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分析

王云燕

王云燕(河南省镇平县人民医院河南镇平474250)

【中图分类号】R71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156-01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发生于腹膜表面的异位内膜病灶。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增加,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逐渐引起重视。我院2008年12月至2012年06月收治15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妇科2008年12月至2012年06月收治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年龄22-47岁,平均29.2±6.42岁。13例发生在剖宫产术后,均为首次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7个月至4年发病;2例发生在子宫肌瘤剥除术后8年。

1.2临床表现15例患者均有切口部位疼痛,并可触及包块,包块于经后略缩小,经期稍有增大,触痛加重,且病情渐进性加重。本组15例均行腹壁彩色B超检查,提示腹壁内低回声肿块12例,不均回声2例,实性回声1例。

1.3治疗结果15例患者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治疗,术中发现4例病灶位于皮下脂肪层,6例病灶位于腹直肌与前鞘之间,3例病灶位于腹直肌与腹膜之间,2例病灶位于脂肪层及肌肉与腹膜之间。12例单发,3例有2个病灶,病灶直径1-5cm。手术切除病灶周边组织0.5-1cm。手术顺利,术中出血少,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15例病理诊断均为子宫内膜异位症。随访3月至1年,无一例复发。

2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目前主要有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淋巴血管播散学说和体腔上皮化生学说等理论。Samqson首先提出子宫内膜种植学说,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经期返流的内膜细胞从输卵管逃逸后在盆腔周围种植后形成。种植理论同时被用来解释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手术中将微小的子宫内膜碎片遗留种植于腹壁切口,继续生长而发生。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继发于剖宫产术后,潜伏期多在子宫切开后半年至2年,少数可达21年[1]。因此,剖宫产术6个月后腹壁切口瘢痕处出现与月经有密切相关的疼痛结节、肿块,应考虑此病。文献报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2],必要时可行CT及MRI检查,了解病灶大小及范围。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虽然临床应用较少,却是一种有效的术前诊断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诊断有以下特点:镜下可见内膜样腺体、内膜间质和(或)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本组13例患者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异位症发病最短6个月,最长4年,子宫肌瘤剥除术后8年发病。本组的病例均符合上述症状和体征,术前诊断与手术后病理诊断相吻合。

由于腹壁切口愈合过程中形成坚硬的瘢痕,病灶处于大量结缔组织包围中,药物难以达到有效浓度,郎景和认为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彻底切除病灶方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资料显示:防止复发至少需要切除周边0.5cm以上正常组织。有时病灶与腹直肌筋膜甚至腹膜有紧密和广泛粘连,需切除部分筋膜及腹膜,防止遗留微小病灶日后复发。如果手术后缺损组织面积大,切口对合困难,应采用皮瓣移植或补片。有报道补片与传统筋膜移植相比,简化了手术过程,可以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本组病例均为手术治疗,手术范围超过病灶0.5-1cm,术后效果好,无复发。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内膜种植有密切关系,因此预防本病的发生就要尽量减少内膜的种植。首先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其次要提高手术技巧,术中注意保护切口,不重复使用清理宫腔的纱布,胎盘取出后手套要及时更换,缝合子宫切口时缝线不要穿过子宫内膜,关闭腹腔后用0.9%氯化钠液冲洗切口,进行子宫肌瘤剥除时尽量避免进入子宫黏膜层,术中如果进入黏膜层应当按剖宫产一样的方法处理切口,避免子宫内膜组织和间质成分遗落于切口,以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

参考文献

[1]向阳,连利娟,吴葆桢,等.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报告[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26(5):303-304.

[2]夏冰,韩力群,李玉芳,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0,12(4):285-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