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例胆道“T”管引流的临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1

216例胆道“T”管引流的临床护理体会

王晓敏

王晓敏

(甘肃省武威市中医医院甘肃武威733000)

【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通过对“T”管引流术后的护理,总结经验,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胆道“T”管引流护理体会

我院外科自2003~2013年对216例行胆道“T”管引流术,其术后并发症与临床护理有密切的关系,现就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16例,男性98例,女性118例,年龄在20~68岁,平均年龄44岁。216例患者中,胆道结石175例(81.0%),胆道肿瘤26例(12.1%),胆道损伤11例(5.1%),胆道先天性囊肿4例(1.8%)。其中“T”管误拔2例,“T”管滑脱2例,“T”管阻塞5例,胆总管漏3例,胆道逆行感染4例,胆道出血3例,均经手术与保守治疗痊愈出院。

2护理体会

2.1心理护理:

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讲清胆道“T”管引流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解除心理负担,积极配合做好“T”管引流的护理。

2.2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

在肝胆外科疾病中,患者全身状况直接影响肝脏功能,从“T”管引流物中可以了解术后肝功能状态及患者恢复情况。提出护理方面的问题,订出护理计划并予以落实。

2.3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3.1检查“T”管固定是否牢靠,如皮肤缝线将“T”管固定不紧是早期滑脱因素之一。本组2例早期滑脱系固定不牢所致,预防措施是对固定不牢固者及时处理,时间长而“T”管未能拔出,但皮肤缝线处感染糜烂者应拆线,再缝合固定或胶布固定“T”管,患者下床活动时应将引流袋固定稳妥,并告知患者勿将引流管脱出和污染,避免提举重物及过度活动以免“T”管脱出,不可抬高引流管和引流袋的水平位,以防胆汁逆流。

2.3.2严格交接班制度是防止并发症的重要环节,值得强调的是书面、口头、及床头交接班同时进行。本组2例术后将“T”管误拔,其中1例系进修医生将“T”管误认为腹腔引流管所致,1例系术后患者烦燥,自行拔出。预防必须做到清楚辨认引流管的位置和作用,不让进修医生单独操作,对烦燥患者应束缚手足并对症处理。

2.3.3保持“T”管通畅并注意无菌操作,“T”管阻塞常见原因是残石、蛔虫及血块,尤其泥沙样结石术后常规作“T”管冲洗,以防沉积阻塞,同时注意“T”管有否扭曲和受压。

2.3.4严密观察腹部体征:此类患者一般术后多有右上腹或肝区不同程度的疼痛,如有剧烈持续性右上腹疼痛,并伴有腹膜刺激症状,应警惕胆管漏所致的胆汁性腹膜炎,要及时报告医生进一步诊治,本组3例,其中2例经“T”管负压吸引成功,1例急诊手术修补。“T”管引流口皮肤因胆漏或感染应注意保护,清洁后涂锌氧油,并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引流袋应每天更换。

2.3.5密切观察引流物的性质和量:胆道术后从“T”管引出的胆汁量及性质是反应肝功能情况和胆道病变的信号。正常成人24h胆汁分泌约600~800ml,呈深黑色或淡黄色的沾稠液体,术后第一天引出量不超过400~600ml,1周内有所增加(oddis括约肌水肿),1w后胆汁逐渐减少并维持在300~400ml左右。如从“T”管流出大量稀薄胆汁意味着肝功能不良,此时保肝、消炎及引流减压极为关键。胆汁成脓液性质,无疑是肝内感染并发肝脓肿,提示病情严重,本组胆道感染4例,其中1例并发肝脓肿自“T”管流出大量脓液,经反复用抗生素盐水冲洗和全身抗感染治疗痊愈,余3例经全身支持、保肝、消炎等治愈。血性胆汁提示肝内感染严重及上皮溃烂,甚至发生肝内动静脉瘘从“T”管大量涌血,此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可用稀释的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冲洗“T”管,并加强全身抗感染可望治愈,少数需剖腹作肝动脉结扎才能止血,本组3例均保守治疗成功。

2.4“T”管拔出特征:

除姑息性引流和胆道损伤狭窄所致入“T”管外,一般“T”管在术后10~15天即可拔出,其指征是:(1)患者黄胆消退,血清胆红素正常。(2)感染控制,大便转黄。(3)“T”管通造影无残石、无狭窄及其它病变。(4)夹“T”管24~48h无畏寒发热及上腹部胀痛者方可拔管。

3根据上述胆道“T”管引流在临床护理上的重要性,则不难理解护理不当而导致并发症的严重性,不至于临床医生的手术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