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提升安全生产预控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论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提升安全生产预控能力

阮征

武汉港航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430000

摘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当前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道路水路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形势进行分析,对相关工作思路和做法进行梳理,对道路交通、水上运输、港口运输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做法和经验进行阐述,重点说明全面推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通过采取相关措施,以有效防控各类安全风险;明确了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完善隐患闭环管理工作。因此,本文对企业如何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对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提高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推动企业全面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

1.引言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后,国家层面开始重新思考和定位当前安全监管模式和企业事故预防水平问题。2016年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血的教训警示我们,公共安全绝非小事,必须坚持安全发展,扎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堵塞各类安全漏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迫在眉睫,准确把握新时代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新要求,始终坚持抓重点、补短板,把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作为新时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防范各类事故的治本措施,推动安全生产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等制度机制更加完备。

2.道路水路行业推出双重预防机制的背景

为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实现风险超前预知、超前控制和事故隐患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及时管住风险转化为隐患、事故的源头,2016年4月28日,国务院安委办印发了《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安委办〔2016〕3号),同年10月9日,又印发了《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2017年4月27日,为推进建立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交通运输部制定了《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暂行办法》《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暂行办法》(交安监〔2017〕60号),对企业构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提出了具体要求,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系统建设”的总要求,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隐患治理作为当前和今以后一段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持续推动交通运输事业安全发展,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强基础。2017年7月武汉市安委会办公室下发《关于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通知》(武安办〔2017〕45号)要求,对全市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构建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3.公路水路行业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现状

目前,在公路水路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重点还是要树立安全风险辨识管控意识。现行的行业安全生产标准要求,对公路水路安全分级管控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对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于公路水路行业和相关企业已经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并取得了不少好的经验,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和制度相对比较成熟,现阶段则是在固化好的做法、提高工作水平,不断规范工作流程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工作实际和现有工作基础,并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不断建立完善相关工作制度、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逐步形成完善的工作体系。重点从风险辨识管控清单与隐患排查内容对应关系、管控措施有效性检查与隐患排查对应关系等方面人手,建立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紧密关联的内在逻辑关系,真正形成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在前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在后的两道防线和统一有机整体。

4.构建双重预防机制遵循的原则

作为传统的高危行业,在公路水路领域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具有现实意义。对多数企业来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个新概念,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更是一项新任务。因此,在公路水路企业域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要稳步推进,并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明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是密不可分的整体。通俗说,双重预防机制就是构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防火墙。第一道是管风险,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努力把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杜绝和减少事故隐患;第二道是治隐患,以隐患排查和治理为手段,认真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坚决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安全风险管控失效或弱化就会导致事故隐患的产生,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就会杜绝隐患事故发生。双重预防机制中,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构建企业安全管理两道防线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二,定期开展系统性安全风险辨识,定期更新安全风险清单等,使之符合本单位实际,满足工作需要。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应紧紧围绕现阶段企业有效防范遏制各类事故作为中心任务,抓住易引发群死群伤的重大安全风险的辨识和管控。因此,现阶段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首先应结合交公路水路行业实际系统性展开,人、设施设备、环境、管理四类致险因素相互影响、不可分隔,共同触发风险事件的发生,其次根据风险事件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社会影响、经济损失等的严重程度和交通运输系统中的人、设施设备、环境、管理四类致险因素动态管理原则等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系统性危险因素开展危险源辨识。在公路水路企业现有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上,强调关口前移、风险预控,通过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建立可能引发较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以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三,注重与现有安全管理体制相结合。构建双重预防机制不应过多增加企业的工作负担,不增加生产一线员工工作量。重点是要将安全风险辨识管控与当前安全管理和生产作业紧密结合,形成一体化流程。机制建设成果要应用于企业日常生产,要让一线员工在执行现有管理要求基础上,清楚本岗位区域的安全风险和管控措施,规范现场作业行为。

5.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主要工作

构建预防事故发生的双重预防机制,需要认清所属企业自身的情况,安全管理处在什么水平。要在充分遵循构建原则的前提下,结合公路水路生产实际,积极探索有效途径。

第一,加强组织保障,完善制度标准,层级落实责任。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领导小组、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企业规范和标准。要率先在企业领导班子里树立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意识,抓住企业领导层的工作责任落实。要对企业各层级人员开展双重预防机制方面的专项培训并加强宣传工作,让全体员工都接受并自觉践行风险预控理念;要学习风险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的基本方法;还要加强对参与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人员、一线生产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知识技能培训,将职责分解落实到各级管理人员、岗位人员在双重预防机制中的职责中。建立适用于本单位实际的风险管理制度(或程序)、隐患排查管理制度,并在日常生产活动中严格执行,确保在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工作中领导有职责、管理有机构、工作有制度、落实有监督。

第二,推进本质安全型员工“四个能力”建设。“风险自辨”,即员工掌握所参与作业任务、所在区域、所负责设备的危险源辨识技巧,能充分全面地辨识出危害因素;“风险自控”,即员工能理解风险控制措施,并很好落实执行;“隐患自查”,即员工能及时、全面地发现所参与作业、所在区域、所负责设备的隐患;“隐患自改”,即员工能完成或参与与自身有关的隐患整改。

第三,全方位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全面进行隐患排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范围应覆盖本单位的所有活动、人员、设备和场所,隐患排查要全员参与。要确立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管理与实施职责、方法,持续加强隐患排查规范性操作和闭环管理。取得的成果要应用在安全风险清单、制定管控措施、指导生产计划、年度安全工作重点和规程措施编制、修订辨识漏洞等方面。要善于总结公路水路企业在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工作中形成的好的经验做法,固化有效方法,形成长效机制。

第四,依托信息技术,努力创建可视化平台,应用双重预防机制成果,提升动态管控质量。要解决纸面化可能带来的形式化和静态化问题,利用信息化手段保障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公路水路企业要建立安全风险管控数据库,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安全风险动态管控质量,收到可视化管控的效果。

第五,建立常态化运行机制。公路水路企业的生产过程是日新月异的,安全风险和现场隐患也是不断变化的,这就需要企业关注运营期间变化的风险点,不断对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程序进行回顾、检查或分析,及时完善辨识、分级、评估、控制、治理等步骤,定期开展风险辨识评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风险和隐患处于受控状态,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闭环体系。要对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偏差,修订完善制度规定,保障双重预防机制的持续改进,确保双重预防机制常态化运行。

6.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相关实践

制定相关制度,保障工作顺利开展。按照公路水路安全生产标准要求,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法,明确组织机构、各层级人员职责、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管理与实施职责、流程、范围与方法、风险管控措施、风险分级管控及控制效果评价的要求,从制度层面保障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一,全面风险辨识,应用于生产现场。目前,大部分企业主要运用工作任务分析法进行安全风险辨识,组织全体员工全方位、全过程对岗位标准作业流程中的每一道作业工序,都从“人员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因素、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的缺陷”四个方面分析风险点,对应进行危险源辨识,确保所有工作任务风险可控。对危险源进行辨识时,要考虑“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各基层企业(车队、船舶、班组)在班前会或作业前组织员工进行岗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将辨识出的风险应用于编制作业规程、确定施工工艺、配置作业人员等各个方面,并将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列入领导带班工单巡查任务中,切实将风险分级管控应用到实际生产工作中,做到提前防范、风险预控。

第二,评定风险等级,分级管控到位。安全风险等级评价主要运用风险矩阵分析法,结合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后的严重程度,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较小风险四个等级。为适应评价和管理的要求,将风险最高的两级统一定为重大风险,以建立级别对应关系,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重大风险和较大风险定为红色(IV级)风险,由上级公司、主要负责人组织实施风险管控,分管负责人现场协调;较大风险定为橙色(III级)风险,由企业各部门、生产企业负责落实风险管控;一般风险定为黄色(II级)风险,由各班组负责落实风险管控;低风险定为蓝色(I级)风险,由员工个人管控。采取制度管理、技术手段、设备更新、个体防护、监测监控、应急管理等综合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可控、在控。

第三,安全风险公示,提醒警示员工。实施安全风险警示告知,在企业醒目位置设置安全风险公告牌,公布本企业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并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让每名员工都了解各个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给员工印制配发岗位危险源辨识卡、现场应急处置卡等,标明主要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应急避灾路线等内容。对可能引发事故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和报警装置,配置现场应急设备设施和撤离通道等。

第四,深化隐患治理,完善闭环管理体系。持续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坚持开展定期巡检、分专业专项检查、承包区域检查、步行检查、动态巡查等多种方式的检查,从企业领导、业务科室到安管员和企业员工,人人头上有指标,确保隐患排查到位。补充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明确排查范围和要求,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台账,并将安全风险管控情况作为隐患排查清单的项目,及时进行检查分析。按照“排查、分析、通报、整改、反馈、复查验收、销号”7个步骤,完善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工作机制。

第五,信息系统建设。为确保各级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查阅现场存在的各类隐患、人员不安全行为发生情况、生产系统可靠程度等信息,及时应用湖北省安全监管信息平台中的隐患排查管理系统等,这样可以使管理人员掌控动态安全信息更加全面准确,从而使管理者的决策更具系统性和针对性。同时,依托道路GPS监控4G通信网络、AIS定位系统、现场视频监控等技术,清楚明了地掌握作业步骤、作业内容、作业标准、作业人员、作业表单、相关制度、安全提示等内容。从而便于员工学习掌握、运用标准作业流程,安全操作。

第六,监督到位、持续改进,助推动态达标。将两个体系充分融合在一起。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形成自查互检体系,按照《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基本规范(试行)》,逐条逐项对内业资料、现场达标情况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上会通报,并严格按照“五定”原则落实整改,及时弥补不足,纠偏矫正。同时将评审结果分专业对应进行考核,通过不断自查、互查、专家评审以及年度审核,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有效落地,持续改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工作。

7.小结

公路水路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构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领导重视是前提,责任落实是核心,教育培训是基础,综合治理是途径,长效机制是方向。企业在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时,应与现场生产实际相结合,并与目前执行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相互补充、融合建设。此外,还应坚持采用“PDCA”动态循环管理模式,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建立持续改进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Z].2016-4-28

[2]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Z].2016-10-9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暂行办法[Z].2017-4-27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暂行办法[Z].2017-4-27

[5]武汉市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通知[Z].2017-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