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 2

探析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张锟鹏

黑龙江永拓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一、工程项目成本的定义和管理的目的

建筑工程成本是成本的一种具体形式,其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定义,狭义的定义指在项目施工现场耗费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现场其它直接费及项目经理为组织工程施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之和,广义的定义是指建筑企业生产经营中,为获取和完成工程所支付的一切代价。建筑项目的成本管理是在规定时间内,为保证实现项目的既定目标,对项目实际发生的费用支出所采用的各种措施。通过对项目的成本管理可以对整个项目实施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是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成本控制原则

1.节约原则

经济效益提升的核心内容就是人力、物力与财力的节约,也属于成本控制的重要原则。因此,应该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严格遵循一定的财务制度与标准,如对执行成本的开支,费用开支标准等,积极限制与监督各项成本费用;其次,加强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施工方案的优化,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最后,借助预防成本失控的技术形式,将即将发生的浪费进行制止,使之做到真正的管理效益的提升,技术效率的提高,使成本的目标得到积极实现。作为降低成本的基本方式,节约就是应该能够灵活运用成本,实现良好的效果,能够促进工程项目的健康发展。

2.全面控制原则

所谓全面控制,就是要对项目成本进行全员控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涉及有效部门与项目参与人,这些都是形成项目小组的成员。在控制项目成本过程中,需要所有人的关心,而且相关部门还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落实成本目标到每个人与部门身上,培养全员的控制观念。然而大部分的单位在控制成本上还停留在表面现象,体会不到自身与利益的相关性,可以借助奖励措施的实施,以此保证顺利实行。

3.成本控制目标确定原则

大部分的管理工作所运用的基本方式与手段就是目标管理,而成本控制也要积极遵守这样的方式原则。设定与分解目标,目标的执行与责任到位,对目标的执行情况进行检验,对目标进行修正与评价,以此能够得到目标管理的计划。另外,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应该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保证目标的考核性与明确性,评价还要公正与合理。仅仅把成本控制在良性循环中,才能实现成本目标。项目成本的控制还需要借助成本预测结果,从而使成本控制目标建立起来。

三、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过程研究

1.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前的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前,首先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合理的施工工艺,对施工的工序进行合理的安排。同时,采取优化施工方案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手段,对施工方案在工程项目成本最大化的降低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提高上,进行科学而又合理的优化。例如,在同一个工程项目中,受施工方案的不同,其所投入的工期和质量保证措施也是不同的,此时,施工方案中资源配置的不科学,就无法提高施工材料、设备和人员的利用率,施工的成本也难以控制。因此,工程施工前,对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施工方案的优化是首要的问题。

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前,项目的投标报价和中标后开工前的成本控制也是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在招标报价阶段,建设项目的项目经理和造价人员需要积极的参与到整个招标文件的审核中,并对业主招标文件中存在的问题查找出来,为建设项目的工程标价技巧提供可靠的依据。

2.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成本控制

建设项目在中标之后,其需要对标后的预算进行编制,并和投标预算及时的进行对比,从中找出赢利点和潜亏点。同时,编制项目成本预控措施,制定项目总成本计划,并逐月分解实施。施工中,针对项目的计划成本、完成产值和实际成本,每月由专门的核算人员,对当前当月完成的产值和成本支出的情况进行分析,在出现差入的情况时,及时进行调整,以保证项目实施中月度成本的准确性得到保证。同时,还需对当月成本控制中盈亏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补亏的措施和下月成本预控的措施。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其设备、材料、人工和技术的成本控制是关键。在机械设备费用的控制上,建设单位需要对机械设备的施工生产进行合理的安排,以减少施工安排不当所造成的设备闲置情况的发生,并对机械设备的调度工作加强,减少窝工现象的发生,以提高施工现场设备的利用效率,同时注重对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减少设备停置现象的发生,促进设备生产效益的提高和维修成本的降低。在材料费用的成本控制上,根据项目的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对材料进行合理的使用,并有效控制材料的消耗量。材料使用中,针对小型和零星性的材料,从定额消耗量出发,折成费用。采取限额领料制度,对于施工完成后的剩余材料及时的办理退库手续,或者将其合理的利用到其他环节中,严禁项目施工中浪费材料现象的发生。在人工费的成本控制上,日常工作中需注重对劳务信息资源的储备,选择高素质而价格又合理的队伍,施工现场管理中,严禁非生产用工和人情工的发生,对施工的工序进行合理安排,以减少返工、窝工现象的发生。在技术费用的成本控制中,积极的采取先的技术,以工程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工艺施工技术的方式,来实现降低工程项目成本的目的。

3.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后的成本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完成后,根据施工项目成本目标责任制中的相关规定,需要对成本控制中实际完成的指标和计划、定额、预算中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以对建设项目目标成本的完成情况和相关责任者的业绩进行评定[3]。建设工程施工项目完成后,成本分析的实施对建筑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项目成本分析的进行可以通过采用图表的方式进行,对项目实施全过程中的总成本和工序成本进行分析,同时,以工序分析为主,对工序成本升高与降低的因素进行总结。分析过程中,首先,根据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材料价格变动、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施工方案变动等引起的工序单价变动情况分析出,与此同时,对工序成本中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资料进行收集;其次,对比主观确定成本部分的工序单价,从对比分析中得出不同制定方法在不合理情况下,所导致工序单价出现偏高和偏低的问题进行总结,为了便于日后相同类别建设工程项目在成本计划中的使用,需要以书面的形式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在汇总后编辑成责任成本数据,经过详细的分析和筛选,以供建筑企业在投标标价时进行参考。

结语

对于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与施工项目的管理来说,具有相互影响的作用。作为项目工程成本的管理与控制,能够对施工项目的成绩做出客观的评价,从而能够使项目目标得到积极的实现,以此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能够使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获得优势。而作为相关部门来说,应该做好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能够为我国的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与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火元,刘景矿.基于合约规划的房地产项目成本控制研究[J].工程经济,2015(12):89-90.

[2]鞠炼,王红红.浅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住宅产业,2016(01):59-60.

[3]钱海宁.阐述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的管理策略探讨[J].信息化建设,2016(0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