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措施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措施浅析

朱青海

温州浙南地质工程有限公司浙江325000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当前建筑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展开分析,结合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现状为根据,积极从钻孔灌注桩的质量问题、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措施两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主要研究目的在于更好的提升钻孔灌注桩质量。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万丈高楼平地起,桩基础是整个建筑工程中最主要的施工技术,更是整体工程质量得以保障的基础。而钻孔灌注桩技术是桩基础中采用最多的技术,一直在施工中得以广泛应用。要想充分发挥好钻孔灌注桩技术效果,需要全面做好质量控制和监督落实,在这样一个大的原则下,进一步对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研究和分析就具有极为重要现实意义和操作价值。

1.钻孔灌注桩的质量通病及技术措施

1.1桩位偏差

在开工前用测量仪器对甲方提供的大样点进行认真复核,经确认无误后引出控制点,在场地周围建立控制网,其中永久性控制点不得受到施工干扰,对临时性控制点必须经常校核,桩孔定位必须严格遵照下列程序:计算→复核→测量,每道工序由专人负责复核检查,实行签字通过制度,测量护筒偏差必须小于10mm。

钻机就位必须稳固、周正、水平,确保“天车、转盘中心、桩位中心”三点成一线,钻机的转盘中心与桩位中心误差不大于10mm。

1.2偏孔事故

事故原因:场地不坚实、不水平,地表循环不科学,钻机安装不水平(或在施工时出现歪斜)、天车与孔口中心不在一直线上,钻机运转中振动过大,主杆没有导正,摆动过大,钻具刚性小,加之钻进中转速过快,钻压大且不均匀,人为造成孔径不规则,换层、换径或遇到较大坚硬障碍物。

根据以上各种原因,应该在施工中加以预防,一旦出现偏孔现象(钻具上下提动遇阻),应该利用翼片较多的扫孔钻头慢转,从偏斜处上方往下反复多次扫孔,或者直接使用筒状钻头加以修正,向孔内回填粘土,捣实后重新缓慢钻进。

1.3堵管事故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造成堵管原因可能会有如下几种:

①导管原因:导管内壁不干净,造成混凝土在下降过程中局部受阻,或由于导管接头处于不完全密封,造成管内进水而使混凝土局部离析,或者导管因变形导致垂直度无法保证。

②初灌量原因:初灌量过大或过小,过大则可能造成导管底节爆开,过小则造成导管脱离混凝土面,使泥浆反压管内。

③泥浆原因:泥浆比重过大,增加导管底部反压力,使管内砼无法正常压出。

④混凝土质量原因:砼制作时搅拌时间不够,造成砼和易性降低,导致砼在管内离析,或在运输中振动离析。

1.4浮笼或掉笼事故

浮笼原因:钢筋笼为通长配置,在初灌时提升导管必密切注意,避免导管挂笼,若发生挂笼应顺时针旋转导管,让钢筋笼自动脱离法兰。

钢筋笼为半笼配置时,在砼灌注过程中,混凝土面上升与钢筋笼底部接触时,由于成孔时泥块没有充分搅碎悬浮孔内或导管埋深过长,造成摩擦力大,钢筋笼没能及时进入混凝土,被顶上去;因此灌注前要计算好到达钢筋笼底部时,混凝土用量及埋管深度,根据经验埋管长度为2~4米为宜。

掉笼原因:一种原因是孔口吊筋固定不牢固;另一种原因是在浇捣混凝土过程中,由于下插导管时碰到笼壁,使钢筋笼下掉,再有一种是由于地坪标高或吊筋长度计算错误而造成掉笼,掉笼是可以预防的。

1.5桩顶标高

由于现今建筑物一般设计都带地下室,若超灌则造成经济上浪费并给地下开挖带来麻烦;若欠灌则导致桩顶混凝土强度不够,而要求接桩,所以应控制好桩顶标高,做到既不浪费又能满足质量要求。其具体控制方法:

根据理论计算及实际灌注混凝土数量,可以推断混凝土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然后将混凝土探测取样器插入孔内,可以准确地测量混凝土面,该装置由长度可以调节的铝合金水管加硬质钢丝探头制成。

1.6断桩、夹泥、夹心事故

该事故在施工过程中须严格禁止,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预防:

①控制成孔质量,确保孔内没有大量悬浮泥块,做好一清工作,控制50cm以内为宜。

②二次清孔时孔内沉渣须清理干净,同时泥浆比重应调到1.25以下,粘度在25S以内。

③控制进场混凝土质量,及时资料核对及坍落度检测。

④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必须保证混凝土供应及时,浇筑连续,避免等料时间过长造成堵管、离析等现象。

⑤在浇注结束后,应注意假灌现象,严禁距砼面4~6m处混凝土与浮浆混合,有条件应尽量使用振动器或利用导管自身反复捣插。

2.钻孔灌注桩的质量管理措施

施工质量是工程施工的根本,是施工企业的生命,也是企业拓展市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先决条件。确保工程质量不仅是对业主的负责,也是对企业本身的自重,通过建立质检人员职责和完善检测手段,使每道工序,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质量负责人和具体质量管理目标,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2.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计划

严格制定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和项目质量保证大纲及质量计划,认真落实各级质量责任制,使质量观念深入人心,强化“三工序”管理,严格执行质量法规,抓好质量控制程序,层层监督、检查、整改。具体做法如下:

①是强化质量体系的运行,严格按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来开展各项质量活动。

②是强化工序管理。工序管理是施工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要点,只有各道工序符合质量要求,施工质量才能得到可靠的保证。因此,在该工程的施工中,要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工序质量管理上。按照不同专业的质量特性的要求,确定关键工序和关键部位,设立质量管理点。对关键工序和关键部位,确定管理点的负责人和具体管理办法,使工序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对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且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工序,开展质量分析,事先制定预防措施,通过保证本工序,监督上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的“三工序”管理活动,使工程在全过程、全方位、全工序上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2制定质量管理责任制

制定质量管理责任制,认真按照设计要求和现行施工规范组织施工,施工全过程严格按有关质量标准进行,落实质量责任制,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书。实行质量目标管理,并逐级分解质量目标,明确各级人员的质量责、权、利,管理层质量责任制建立后,将其纳入年度考核内容,作业层“定人员、定任务、定工期、定质量、定安全(包括文明施工)、定报酬、定奖罚”的“七定”质量承包责任制,且与各级人员的经济收入挂钩,奖优罚劣。真正做到从项目管理班子到作业工人均有质量目标和实施计划,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2.3质量管理制度

1)技术、质量交底制度

技术、质量的交底工作是施工过程基础管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交底必须采用书面签字确认形式,具体如下几个方面:①项目经理必须组织项目部全体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学习并督促建设及监理单位组织设计交底会;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送审确认后,由项目经理牵头,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全体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列出监控部位及监控重点;③本着谁施工谁负责质量工作的原则,各分管工种负责人在安排施工任务的同时,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质量交底,做到交底不明确不上岗,不签证不上岗;④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施工员及其他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交底要细致齐全,如质量要求、操作要点等。施工员向班组进行交底,除口头文字外,必要时用图表、样板,示范操作交底。

2)技术复核制度

钻孔桩技术复核内容主要包括:钻孔孔位、钻孔孔深、孔底沉渣和混凝土浇注等,技术复核应有相应的记录,由施工员及复核者签字后做为本工程的施工技术资料存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来讲,需要施工人员应当对于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措施有着清晰的了解,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通过施工实践的进行来促进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罗森尧.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的探讨[J].科技通报,2013,07:98-102+115.

[3]雍智.房屋建筑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及其质量控制措施[J].中外建筑,2016,08: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