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速碧林注射技术减少注射并发症的发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1

规范速碧林注射技术减少注射并发症的发生

韩秋花

韩秋花(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心内科浙江台州318000)

【摘要】目的探索降低皮下注射速碧林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方法。方法将166例皮下注射速碧林患者按单双速数分为两组,单数83例为试验组,不排气,捏起腹壁皮肤垂直注射并保留针头和褶皱皮肤时间的方法:双数83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绷紧腹壁皮肤45度角注射后立即拔出针头按压的方法。观察两组腹壁出现的瘀斑、硬结、血肿等主要并发症。结果两组瘀斑、硬结和血肿形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传统排气,绷紧腹壁皮肤45度角注射后立即拔出针头按压的方法相比,采用不排气,捏起腹壁皮肤垂直进针并保留针头和褶皱皮肤时间的方法能明显降低皮下注射速碧林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速碧林注射技术并发症

速碧林是低分子肝素钙的一种,它具有抗血栓形成和抗凝作用的普通肝素解聚而成,具有很高的抗凝因子Xa(97IU/ml)活性和较低的抗凝血因子Ⅱa或抗凝血酶活性(30IU/ml).这二种活性比是3.2:3。与肝素相比它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出血不良反应少的优点。所以广泛应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其不良反应主要有:①偶有血小板减少症和血栓形成。②皮下注射发生皮下瘀斑和血肿较为常见。③偶见注射部位发生皮肤坏死。因此如何规范皮下注射速碧林,既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又能减少病人的痛楚,提高满意度。

1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入住我科的皮下注射速碧林患者66例,按单双数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3例。实验组男53例,女30例,平均年龄(61.2±2.3)岁,注射天数(4.2±1.3)d;对照组男51例,女32例,平均年龄(59.6±3.4)岁,注射天数(3.9±1.7)d.两组在年龄、性别、注射时间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试验组①速碧林针注射前不要排气,针筒内有0.5ml的空气,注射时针头向下,空气弹至药液上方。②皮下注射选择腹壁皮下部位,脐周旁开5cm范围外注射,以脐旁两侧和脐部下侧为首选,左右或下侧交替注射。③皮下注射前常规消毒后,左手食指及拇指捏起患者注射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形成褶皱,右手以握笔式持针,注射前避免针头附着药液,在褶皱峰部垂直快速进针,根据患者皮下脂肪厚度选择刺入深度,一般为1cm注射深度(针头长约1.5cm)。④以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固定注射器,拇指和食指回抽针栓,无回血后用拇指推动针栓将药液慢慢注入。⑤药液完全注入皮下后,针头在皮下停留3-5秒后垂直拔针,保留褶皱30秒-1分钟。⑥注射完毕后用创可贴按压3-5分钟,深度为皮肤下陷1cm为准。

对照组①速碧林注射前先排气,药液至针头②常规消毒后,以左手拇指和食指绷紧腹部注射部位皮肤,45度角进针,深度同试验组。③药液注入皮下后立即松开左手,拔出针头用棉签按压3-5分钟。

3结果

3.1两种皮下注射方法所致皮下瘀斑形成比较(表1)。

3.2两种皮下注射方法所致皮下硬结和血肿形成比较(表2)。

表1两组注射方法所致皮下瘀斑结果比较

表2两组注射方法所致硬结与血肿结果比较

4讨论

4.1根据速碧林针的药理特点,皮下注射时针头朝下,将针筒内0.05ml的空气弹至药液上方,注射时连这少许空气一起注入,可避免针头部残留药液,导致皮下出血,瘀斑的产生。

4.2速碧林注射时左手捏起腹壁脐周5cm以外的皮肤形成褶皱,然后垂直进针,既可使药液充分吸收,又可避免引起皮下腹壁出血,特别是消瘦患者。

4.3药液完全注入皮下后,针头在皮下停留3-5秒后垂直拔针,保留褶皱30秒-1分钟。目的是使残留在针头上的药液在皮下组织充分吸收,而不致拔针时药液残留在针头上附着于皮肤表皮,形成瘀斑或血肿。

4.4注射完毕后利用创可贴或敷贴按压,较用棉签而言,可减少对注射部位毛细血管的压力,从而降低皮下瘀斑的发生率。

5小结

速碧林针剂在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特别是预防外科手术后血栓栓塞性疾病;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如严重的冠心病心绞痛;在血液透析中预防血凝块形成等领域应用相当广泛,使用方法为皮下注射,且以腹部为主要注射部位,使用传统的注射方法所致的并发症较大,预后时间较长。所以如何规范速碧林的皮下注射方法,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