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

吴文艳(黑龙江省嘉荫县医院153200)

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

吴文艳(黑龙江省嘉荫县医院1532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1-0246-02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总结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情况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护理。结论护理干预配合药物治疗是改善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及临床症状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骨质疏松患者护理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单位体积骨质总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改变和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病变,它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常见于绝经后的妇女和老年人,继发性见于内分泌疾病、血液病、妊娠哺乳期妇女、长期卧床者等,各年龄时期均有。临床常见的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一、临床特点

(一)临床表现

1.疼痛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渐进性会出现全身弥漫性疼痛或腰背疼痛。腰痛最常见,常在劳累后或久坐后出现,还可出现夜间自发痛、关节疼痛麻木、肌肉痉挛等。

2.骨折常因轻微活动诱发骨折,如弯硬、负重、摔倒,以椎体压缩性骨折、股骨颈骨折较常见,前者有明显腰痛,后者局部疼痛明显,活动受限。

3.身高缩短或驼背常因椎体压缩性骨折或椎体楔形压缩性骨折造成,可单发或多发,有时无明显诱因。

4.早期伴有乏力、四肢麻木、腰背酸痛和(或)不适。

(二)辅助检查

1.血清钙、磷及碱性磷酸酶多正常。尿钙、磷多正常或偏高。

2.放射学检查常用X线检查部位包括脊柱、骨盆、股骨颈及腕部等,最初表现为骨小梁减少、变细及骨皮质变薄,因而骨密度减低。单纯X线检查对诊断早期骨质疏松意义不大,因X线片看出疏松时,骨量丢失至少达30%~50%。但骨质疏松发展到一定程度,根据骨质密度,骨皮质厚薄,骨小梁粗细,椎体变形情况对诊断仍有一定参考价值。当发展到老年人有两处以上椎体压缩骨折或多次发生骨折,都可以诊断为骨质疏松。脊柱X线观察项目有:①脊椎射线透明度;②纵向小梁排列面,横向小梁先消失;③看到双凹鱼尾状、楔形椎、椎体压缩。

3.标准X线照片及测量测量右手第二掌骨中点髓腔与全横径,测算皮质面积/总面积,正常青年人为0.72%~0.92%。

4.骨密度测量骨量和密度是影响骨强度的重要因素。因此,骨量和密度的测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常用的几种测定骨密度的方法的原理基本一致。通过一束已知的放射性线光束穿过被测定区域,在射线发射源对侧放置闪烁计数探测仪,根据探测仪所接受的射线量与测定区域所吸收的射线量呈反比的原理就不难确定该区域的骨矿含量。

二、护理措施

(一)疼痛护理

1.腰酸背痛或全身骨痛严重者可遵医嘱给予镇痛剂,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或采用按摩、理疗、推拿等方法减轻疼痛。

2.教会患者学会缓解疼痛的放松技术,如缓慢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转移注意力等方法。

3症状缓解时须保持适量、适度的运动,以防骨量进一步丢失,加重骨质疏松,从而疼痛症状加重。

4.遵医嘱给予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降钙素应用,或采用激素替代疗法。

(二)生活护理

1.对椎体骨折者,须绝对卧床休息,睡硬板床,协助患者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将常用物品放在患者易于取放的地方,协助患者翻身,翻身时注意脊柱轴线一致。

2.对肢体骨折者,除骨折处的上下关节不能活动外,身体其他部位均应进行正常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利于骨折恢复。协助满足患者部分的生活需要。

(三)牵引或石膏固定的护理

1.石膏固定者,保持石膏清洁、干燥,避免扭曲、变形。经常观察肢端血液循环,如有剧烈疼痛、发绀、肢端冰冷或麻木,应立即告知医生处理。

2.牵引的患者应每日评估患肢血液循环及感觉,各种牵引应保持一定的位置和重量,指导患者家属不可私自增减牵引砣重量,勿将被子等物的重量压在牵引绳上,牵引绳与肢体要在一条轴线上,搬动患者时应有一人拉住牵引绳。

(四)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如坚持适当的运动,多从事户外活动,适量的日光照射,获取足量的维生素D,同时对骨骼肌保持足够的机械性刺激。戒除烟酒、少饮咖啡,避免过食较咸的食物,饮食中应多补充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鱼类、肉类、豆制品、骨头汤等,均可防止骨质疏松加重。避免菠菜与豆腐、牛奶同食,以免影响钙的吸收。

2.指导患者早期预防骨质疏松。让其了解正常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到40岁以后都有不同程度的骨量丢失,绝经后的妇女更是明显,可预先采取预防性措施,如保证充足的钙剂摄入,及早补充雌激素等。

3.让患者及家属了解骨质疏松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及药物不良反应。如注意激素替代疗法的毒副反应,观察子宫内膜增殖变化,有无阴道出血、乳腺增生等,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或出现突然剧烈的疼痛,需立即就医。

参考文献

[1]王晶,王金平,邵萍.骨质疏松与骨折的关系.颈腰痛杂志,2002,24(2):119-121.

[2]张伏亢,邓展生,伍峰.原发性骨质疏松患病率调查.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31(4):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