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机的选择及中转开腹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机的选择及中转开腹影响因素分析

郑志国

黑龙江省绥化市人民医院普外科152000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机的选择及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我院普外科进行胃肠检查的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人数各半,研究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对照组为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采用LC气管插管方法,将6个以上剖腹探查术的危险因素在研究组与对照组中的发生情况做以比较,探讨LC转换为开腹手术的危险因素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急性胆囊炎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偏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与胆囊息肉所占比例研究组比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偏低,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C开腹手术的风险明显高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是一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的技术方法。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在人体内成功完成[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由于创伤小、疼痛小、恢复快、瘢痕小,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对于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和患者,LC已经成为良性胆囊疾病的标准之一,如胆结石、胆囊息肉和其他金标准[2]。然而,仍有需要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病例。然而,目前关于LC转移到开腹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的报道甚多,但对LC转开腹手术的危险因素研究甚少。本文将我院普外科近两年收治的胃肠外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指征与危险因素作统计学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普外科进行胃肠检查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35.7±14.5)岁,将一般因素做统计学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所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均符合下列标准[3]①右上腹痛、压痛或回弹痛、肌张力、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增多;②超声表现为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③物理检查发现胆囊息肉、胆囊结石,但无明显临床症状。排除标准:病情危重或突发性疾病,患者主观意识不能接受本研究。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允许,并在其监督和管理下进行研究。

1.2方法

1.2.1分组方法

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普外科进行胃肠检查的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人数各半。研究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对照组为开腹手术。

1.2.2治疗方法

我院LC的方法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二氧化碳,人工气腹,维持压力12.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0.132KPa),常规四孔入腹腔法,术前通知患者空腔,通过解剖胆囊的前后三角,分离胆囊。胆囊切除术完全切除并送入病理,如根据情况进行手术,右侧肋骨切口应选择开腹手术。

1.2.3调查方法

根据王少勇[4]等研究,本研究选择了6个可能影响剖腹手术的因素:年龄、上腹部手术史、右上腹部疼痛史(胰腺炎病史)、肥胖症(BMI)、糖尿病、高血压。另外,结石嵌顿、最高体温、白细胞计数和血清总胆红素也可作为后期研究中参考指标。本研究将6个以上剖腹探查术的危险因素在研究组与对照组中的发生情况做以比较,探讨LC转换为开腹手术的危险因素发生率。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定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急性胆囊炎病因学比较

研究组急性胆囊炎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与胆囊息肉所占比例研究组比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所示。

表1两组急性胆囊炎病因学比较

2.2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单因素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年龄65岁以上、右上腹部手术经历、急性胆囊炎或经常发作、糖尿病、结石嵌顿、胆囊壁过厚、白细胞计数与血清总胆红素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变化,且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LC损伤小,恢复快容易被普通患者和外科医生所接受。胆囊良性疾病如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这是外科医生的首选。LC手术的现阶段是由于其安全性、完整性已在全国推广,有丰富的相关研究资料可做参考。LC相关并发症如出血、胆管损伤、胆漏高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与其他研究相似。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关于腹痛的原因有很多文献[5],对剖腹手术的危险因素进行了研究,转开腹手术危险因素的术前综合分析LC前必须对患者进行筛查,减少或避免。转开放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助于调节,避免腹腔镜手术引起的并发症。

综上所述,LC开腹手术的风险明显高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因此,术前应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综合分析并准确判断患者危险因素,及时打开腹部。也可以建立相关的定量指标,例如腹部电位计分系统,也可根据具体情况。不同病例的选择和来源转换为开腹剖腹手术。风险因素不尽相同,但在实际的临床实践中,应该是适合的。另外,临床医生的临床经验也不容忽视,临床医生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为患者的生命质量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董明杰,谈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类型研究进展[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9):1256-1259.

[2]周霞,周智华,何兰凤,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7,27(8):1372-1374.

[3]周艳.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心理医生,2016,22(22):124-125.

[4]王少勇,张忠民,黄进堂,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胃癌根治术患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3):481-483.

[5]冯一浮.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相关风险因素的分析[D].温州医科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