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的原则与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8
/ 2

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的原则与技术分析

吴承志胡伟民

湛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湛江524000

摘要:随着国家提出绿色、健康发展理念,农业领域在发展方向和定位上也有了全新面貌。为保证农作物健康、绿色,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栽培技术手段创新,引进无公害的技术手段,促进农业实现长远的发展。基于此,以下对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的原则与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无公害栽培;农作物;原则;技术分析

引言

随着近年来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无公害农作物的需求越来越大,再加上近年来我国少部分生产者为了追求数量而忽略了农作物的质量问题,给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及利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如何增强无公害农作物的市场竞争力,解决当前无公害农作物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对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进行升级,成为当前农业技术人员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1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的原则

1.1系统化原则

无公害农作物生产不仅局限于农作物栽培过程,还应该包括市场流通过程,因此,农作物无公害栽培要遵循系统化原则,即将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农作物生产到市场流通的各个环节中。通过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尽可能地使农作物无公害生产做到生产有章、产品有识和市场有监,例如,我国正在推广二维码在无公害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顾客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掌握农产品的各项信息,如产地、品种、营养价值等。

1.2逐步推荐原则

随着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许多农作物种植已经打破地域的限制,但是,农作物无公害栽培对农作物种类、种植环境都有一定的要求,并不是所有品种的农作物,无论在什么种植环境下都适合无公害栽培。农作物无公害栽培要遵循逐步推进的原则:逐步推进不同种植环境、不同品种农作物的无公害栽培技术;逐步推进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研究,不成熟无公害栽培技术的应用不仅无法保证农产品的无公害性,而且还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

1.3生产环境严格化原则

无公害农作物产品生产仅仅依赖先进的科学栽培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为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种植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2个方面,其中,内部环境指的是农作物栽培过程中所采用的农药、化肥等技术方法是否达到无公害的要求,外部环境是指农作物种植区域是否有废气、废水和固体垃圾,良好的种植环境是保证生产出的农产品满足无公害标准的基本要求。因此,农作物无公害栽培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循生产环境严格化原则,确保生产出的农产品符合无公害、绿色的要求。

2农作物无公害栽培遇到的难题

2.1农药残留过高

在农作物无公害栽培过程中,为了免遭病虫害的侵袭,农药是无法避免使用的,在农药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对使用量进行严格控制,过渡使用农药会使农作物中的有害物质以及农药残留超标,严重破坏农作物的营养价值,不仅不利于无公害农作物的生长而且损害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2.2土地污染程度比较严重

虽然我国农业部门提出利用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但是在应用过程中,没有结合实际的生产需求,没有按照农作物自然的生长状况进行管理,限制了农作物的生长,同时,对生长环境的保护重视不够,在发展过程中,一味追求产量,滥用化肥,且用量过多,导致土地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土地的负荷比较大。个别地块利用未经处理的生活废水进行农作物浇灌,土壤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不利于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农产品的质量也不能保障。

2.3盲目使用肥料

为了保证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在无公害农作物栽培过程中会适当使用肥料。由于栽培者对农业栽培方面知识缺乏,所以往往会滥用肥料,缺乏科学依据性,这样以来不仅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还会降低农作物的病虫抵抗能力,进而农作物的营养价值也会有所降低。

3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分析

3.1无公害农作物的生产环境选择

生产环境虽然不是无公害农作物的决定性条件,但优良的生产环境对无公害农作物的生长有着先决性作用。因此,在进行农作物的无公害培养工作时,必须要对生产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只有通过了相关人员的专业检测考量,才能够确定该生产环境是否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所必须的条件,最后根据实际考察情况去定是否将该生态环境作为无公害农作物的培育场地。在对农作物生产环境进行选择时,首先应当避开周边有工业区企业等重污染存在的地区,避免其排出的废气、废水对农作物产生一定的危害。其次,应当尽可能的避免一些病虫害多发的地区;最后,基础设施较差的地区不能对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基础性的保障,因此,在选择生产环境时也应当尽可能的避免这些区域。

3.2无公害农作物农田维护技术

农作物播种之后,要加强对农田的维护,种子出苗之后要进行保苗水灌溉,灌溉过程中要对水量严格控制,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及时对生长环境中的杂草进行处理,尽量通过物理或机械方式进行除草。当幼苗长成之后,需要对农作物进行保水工作,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以及天气情况来决定浇水的水量。另外要根据农作物的长势来控制施肥量,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环境。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首先要为其提供标准的生长空间,严格控制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有害因素,科学运用栽培技术,重视无公害栽培的各个环节,将科学的管理手段进行合理运用,减少生产环节的污染与危害,确保农作物产量的同时要保证农产品质量与营养价值,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农作物产品,彻底实现绿色农业。

3.3无公害农作物的播种过程

当为无公害农作物选择好生产环境时,就可以开始进行播种工作。首先要选定播种的具体时间,对土地进行了选择之后,也应当对农作物的品种进行选择,选择抗旱抗涝的种植场地,以及产量高、并且抗虫、抗病能力较高的农作物种子进行培育。在播种过程中,培育人员使用专业的机械设备进行机械播种,首先要对机械设备进行调试,确保播种间距均匀。对于种子的播种深度、播种数量以及范围内的种子量,需要针对不同的农作物品种有针对性的安排。培育人员也可以采取人工播种和机械播种相结合的播种方式,在播种完成之后的种子上盖上1.5CM左右的细土,在进行土壤踩实,整个农作物播种过程就完成了。

3.4科学防除病虫危害

病虫危害是不可避免的,如何除害是无公害栽培管理的重点内容。在除害的过程中,要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推广使用生物、物理等防治措施,以提高无公害农作物的质量。例如,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进行捕杀,能有效避免使用农药杀虫,如蔬菜生产中使用太阳能智能诱虫灯可以有效诱杀小菜蛾、斜纹夜蛾等害虫。为了达到节能目的,可对害虫的生活规律进行研究,在具体的时间段开启灯光诱杀装置,如隐翅虫在凌晨扑灯较多也更为活跃,在午夜扑灯较少,诸如此类研究害虫生活规律,科学有效地开展害虫除害工作。

结束语

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的使用过程中,要注重分析植物的生长特征,合理使用栽培技术。同时,还要结合农作物的生长需求进行科学的养护管理,体现真正的无公害,为人们培养无公害作物,保证人们食用安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也应该与时俱进,在新的时代下,采取正当的管理手段。

参考文献:

[1]迟秀芹.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9(14):33.

[2]王植义.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4):166+172.

[3]杨春.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8,38(09):108-109.

[4]李庆贵.探讨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的管理技术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7,37(04):38+41.

[5]罗江慧.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的原则与技术分析[J].农业工程技术,2016,36(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