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石油工程信息化的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浅析石油工程信息化的建设

郝娜

郝娜

新疆克拉玛依新科澳石油天然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834000

摘要:石油工程信息化建设主要是构建石油工程的数据库,满足石油勘探与开采的需要,完善石油工程运行过程中对各项参数的需求,满足石油工程对勘探、开采业务的需求。本文通过对石油工程的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探讨信息化建设对石油工程的作用。

关键词:石油工程;信息化

引言:目前,信息化建设已经逐渐深入到各行各业,石油工程也不例外。将信息化建设引入到石油工程中,一方面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石油工程的勘探、开采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保障石油工程跟上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速度。通过对石油工程进行信息化建设,着重展示我国在石油工程方面取得的效益,体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石油工程信息化的现状

从世界的范围内来看,先进石油公司都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方向以及战略。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已经不再是单一领域的发展了,而早已发展到了集成应用阶段,有效的实现信息化技术与企业发展的有机融合。虽然目前我国的石油工程某方面的技术达到了世界水平,但其他方面与世界相比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可见我国的石油工程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的诸多不足,所以要把信息集成技术作为石油工程以后的发展方向,当前我国石油行业在开发和后期生产中投入了大量的数字化应用,但是和其他产业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体现在信息化应用不完善、现场应用中劳动力不减的矛盾,各种现状急需要我们进行思考,改革我国石油行业的信息化应用步伐。

二、石油工程信息化需求内容

1.数据库建设

石油公司为了满足石油勘探技术的研究以及生产管理的需要,建设了一个统一的石油勘探源头数据采集的系统,该系统能有效的集任务管理、数据采集、审核、质量控制多方面于一体,且该系统的使用有效的支持了石油勘探业务的持续发展。但因为该系统只是为了满足石油勘探业务的发展,并没有考虑石油工程领域的需求,并未完全的做到工程信息的建设,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对石油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满足生产管理的需要。

2.生产管理

由于各企业自行建设了生产管理系统,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个企业内部信息的共享,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由于石油工程抑制都是分业务管理,使得各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的不同专业都是相互独立的,建议在在加强企业管理系统方面的信息集成。打破闭门造车,停留在内部信息共享的局面,石油工程业务的管理方面仍然有着较为严重的问题。

3.基础设施

目前,进行了主干网以及重点井位星网的建设,且石油企业层面也进行了内部的主干网的建设,但由于各企业的管理体系以及经营策略有着较大的差距,且各地所处地域条件也有着较大的差别,使得单位越往下,网络差距越大,尤其是地处偏远的地区,较大程度上减缓了信息化的推进。

4.管理保障

石油工程信息化经过改革后,在信息系统以及信息队伍方面的建设都有了较大的加强,也逐步健全了信息管理以及应用体系。在总体发展的目标前提下,随着勘探开发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就必须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解除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且在进行技术研发的同时要加紧发展信心技术,丰富系统中的数据,提高石油工程管理的水平。

三、采油系统信息化的核心技术

科学技术是推动石油资源生产模式转变的最佳方式,借助高科技才能实现地下石油资源的持续开采。信息科技是石油工程技术改革的主要方向,需利用计算机、传感器、通信网等建立的多方向采油体系。采油信息化是行业的主流趋势,其包括:

3.1信号处理技术

数据库是各类数据信息的集中存储仓库,数字化是数据库改造的必然趋势。采油生产中会遇到各种数据信息,系统需在短时间内快速地接收到数字信号,才能做出最佳的指令调度方案,提高数据信息的流通性。数据库借助计算机平台,按照数据结构特点实施有效地划分,帮助矿区采掘信息自动化调控。未来数据库的数字化程度更高及,无论是数据内容或形式,都会以数字信号的方式呈现出来。

3.2人机控制技术

人机工程自动化是工业科技的先进成果,将人与机器之间用内控元件组合起来,形成多功能式的生产控制平台,降低了人工手动作业的难度。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石油工程开采作业使用的机械设备越来越多,如何控制好设备运行是企业需重点解决的问题。人机控制技术将主要采油设备进行多样式连接,对钻井机、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等执行智能化控制,加快了采油生产效率的提升。

3.3数据传输技术

基于计算机石油开采系统添加了多功能软硬件装置,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操作选项,提高了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双向型数据库改变了单一性的操作模式,使用户、设备之间形成稳定的数据模块,减小了人工处理数据资源的难度。例如,新型数据库并非简单地收录数据,二是将各类字符、语音、视频等信号全面整合起来,存储于专用数据仓库作为备用数据,这样就方便了数据库向石油系统提供参考数据。

3.4虚拟网络技术

无线网络传输系统在矿井方面的应用范围变广,为采油自动化控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促进了新型石油开采控制流程的规范运行。虚拟网络无线传输采用了智能传感器,对采油信号主动执行深层次地挖掘处理,这是采油数据库应用的一种先进趋势。主控计算机数据库与应用设备数据库相互对接,利用无线网传输实现了无线网络连接,使数据库资源实现了共享式传输,对采油区作业提供了多方面的指导。

四、信息化采油技术的具体应用

对于传统石油开采的缺陷,企业必须要及时调整原有的生产方案,选定最佳工艺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并且控制好原油开发是的耗损率。选定采油信息科技之后,企业要以信息化采油为指导重新调整石油物资开发系统。笔者认为,信息化采油应从现场作业的流程进行控制,其涉及到了勘探、开采、集输、炼制等四个环节。具体应用如下:

4.1勘探

石油勘探是为了寻找和查明油气资源,而利用各种勘探手段了解地下的地质状况,认识生油、储油、油气运移、聚集、保存等条件。地质勘探系统能够收集与油井、油田相关的数据信息,为后期采油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提高采油点设置的准确性。例如,GPS技术应用于油田勘测,能够全面综合评价含油气远景,确定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找到储油气的圈闭

4.2开采

在认识和掌握油田地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在油藏上合理的分布油井和投产顺序,以及通过调整采油井的工作制度和其它技术措施,把地下石油资源尽可能多的采到地面的全过程。采油系统信息化配备的专用的调控设备,由计算机中心作为主控系统,加快了石油开采的操作进程。例如,常用方法有自喷井采油、机械采油、热力采油,均可借助计算机系统对采油工艺实施调度。

4.3集输

建立信息控制系统辅助原油的集输作业,严格控制“三脱”、“三回收”等工艺流程。“三脱”是指油气收集和输送过程中的原油脱水、原油脱天然气和天然气脱轻质油;“三回收”是指污水回收、天然气回收和轻质油回收。最后,将石油通过蒸馏的方法分离生产符合内燃机使用的煤油、汽油、柴油等燃料油,并通过采油模拟模型合理地选择常压蒸馏、减压蒸馏、裂化法等方式加工成品。

五、结语

综上,信息化建设是石油工程改革的先进趋势,其将信息科技作为生产控制的支撑体系,帮助企业解决现实石油工程建设的种种问题。

参考文献:

[1]丁浩,张婷.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2(02).

[2]戎凯旋.关于石油工程信息化需求及其建设的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05).

[3]杨传书,费海涛,王玉娟.关于石油工程信息化需求与建设策略的思考[J].石油钻探技术,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