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布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3-13
/ 4

广州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布局

周春山冯莉莉

关键词:广州?创意产业?发展

“创意(creativity)即全新地思考问题,是一种实验,一种原创力,一种重写规则的能力。创意产业(CreativeIndustry)作为一种活动的分类的标签最早见于1994年9月。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于1998年发表官方文件,将创意产业界定为“源于个体创造力、技巧及才能,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与利用,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并认为创意产业具备创意才能的人才、创意人才与管理者和技术专家结合、生产可销售的产品、经济价值存在于知识产权之中四个特点。上海市把创意产业分为研发设计创意、建筑设计创意、文化艺术创意、时尚消费创意、咨询策划创意五大类。

本文认为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以满足公众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和其他行业提升产品附加值为目的,将无形的创意商品化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其产品或服务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创意产业是灵感、技术和商业的结合体。

一、广州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广州创意产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一是建国后到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市场孕育期。建国以后,由于推行高度集中的产品经济,文化只是单纯为政治运动服务,文化市场尚未形成,更谈不上增强文化创意的自我发展能力;二是20世纪70、80年代的文化机构从业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市场的组织结构以国家集体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文化创意消费具有层次性、多样性,文化创意产品成为商品;三是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产业发展期。这个时期,广州创意产业从政府引导转向市场主导,广州市已初步形成了文化娱乐市场、书报刊市场、音像制品市场和文物字画、工艺美术品市场等具有相当规模、品种较为齐全的文化市场,形成了以国家办文化为主导、社会办文化为基础的局面;四是21世纪以来创意产业发展期。

总体来看,广州的创意产业具有以下的特点。

1.总体发展水平在中国居于第二个层次。中国的创意指数在全世界排36位,处于下游水平。根据相关研究,我国15个创意产业发展较快的城市中,北京、上海位居第一集团,广州位居第二集团。

2.咨询策划类为创意产业主体,影视文化和科研教育所占比例最小。据统计,从1999年初至2006年3月期间,在广东工商企业名录上新注册的企业共有72984家。其中,创意企业14702家,占同期新注册企业总数的20.14%,创意型企业在广州企业中已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从创意产业大类层面来看,其中以咨询策划类的创意企业数量最多,高达6585个,占全部创意企业数的44.8%;以影视文化类和科研教育类的创意企业数量最少,分别为156个和520个,所占比例均不到全部创意企业的4%。

广州展演出版类单位数占所有创意企业数的4.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6%,反映了广州在一年两届广交会、高交会带动下会展业和出版业较大的市场规模。而广州休闲娱乐类创意企业刚好相反,只占4.1%,仅达到全国平均水平7.29%的一半,反映了该类创意企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企业平均职工人数较少。广州创意企业平均拥有的职工人数为11.99人,而年中国的平均水平是24.75人。从创意产业的大类层面来看,设计服务类、电信软件类和咨询策划类三大门类的职工人数总和占了所有创意企业职工人数的83.5%;就业人数最少的两个创意产业行业大类是工艺时尚类和展演出版类,所占比例都不到全部创意企业就业人数的1%。

4.经济类型以内资企业为主。从1999年至2006年3月新注册的广州创意企业数共有14702个,但只有9619个企业登记了其经济类型。这其中内资企业为9414个,占比为97.87%;外资企业和其他经济类型的企业占比分别为0.04%和2.09%。创意企业中内资企业占绝大多数,这其中又以有限责任公司最多,达到7626个,其次为私营企业,为1411个,分别占所有内资型创意企业的81.01%和14.99%。

二、广州创意产业的空间分布

(一)八大类创意企业空间分布特征

我们对广州市区(不包番禺、增城、从化、花都)1999年至2006年3月底期间所有在广东省工商企业名录注册的创意企业的空间分布作了分析。方法是用SPSS13.0分别统计广州八大类创意企业所在地址邮政编码的频数,然后在Arcgis的邮政编码图上某邮编对应的区域赋予该类创意企业数目的属性,然后再根据这个属性生成八张空间分布分级图。

1.影视文化类创意企业空间分布。影视文化类创意产业最集中分布的地区是天河体育中心附近(510620);其次是中山三路、省人大、省委一带(510080)和广园中路、白云大道一带(510405),拥有该类创意企业分别为8个和9个。总体来讲主要分布在东山、天河、荔湾和越秀,而海珠区和芳村区较少影视文化类创意企业。

2.电信软件类创意企业空间分布。电信软件类创意企业的分布总体上呈现中心-边缘的圈层模式,大致遵循着距离递减规律,即距离这个中心越远,电信软件类创意企业的分布越少。中心位于天河体育中心附近(510620)和石牌、中山大道一带(510630),该类创意企业分别达到524个和590个。这些地区的电信软件类创意企业多为计算机、通信、软件开发和网络科技公司。这与天河软件园以及天河区石牌周边业已形成的全国三大电脑市场之一的电子信息产品集散地具有密切关系。

3.工艺时尚类创意企业空间分布。工艺时尚类创意企业的分布则呈现多中心的分布模式。该类创意企业较集中分布的区域有五个,按该类创意企业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天河体育中心附近(510620)、石牌中山大道一带(510630)、江南西路南田路(510240)、长寿西路第十甫路(510140)和中山三路、省人大、省委一带(510080),创意企业数量介乎33~52个。这跟广州市区广泛分布着众多的专业特色商业街有关,也与工艺时尚类创意企业与居民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有关。

4.设计服务类创意企业空间分布。设计服务类创意企业在广州最集中分布的区域同样是天河体育中心附近(510620)、石牌中山大道一带(510630),分别达到231个和153个。设计服务业是现代都市中第三产业的重要行业,在建筑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天河作为城市新轴线的中点,设计业、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都能优先得到发展。

5.展演出版类创意企业空间分布。广州展演出版类创意企业分布较集中的区域是天河体育中心附近(510620)、石牌中山大道一带(510630);其次是中山三路、省人大省委一带(510080)和寺右新马路周边(510600)。可见,这四个片区都集中在天河区和东山区。同时,大部分邮政编码分区近年来新注册的展演出版类企业数量都处于最低的级别,即介乎0~4个,这个级别的邮政编码分区占了图上76个分区的55.3%。这表明展演出版类创意企业的分布呈现极化分布的态势。

6.咨询策划类创意企业空间分布。咨询策划类创意企业是广州创意产业的支柱,分布较多的区域也是天河体育中心附近(510620)、石牌中山大道一带(510630),该类创意企业分别达到990个和656个,分别占同片区近年来所有新注册创意企业的49.8%和41.1%。同时,单是这两个片区近年来新注册的咨询策划类创意企业数量之和就占了整个市区同一指标的28.5%,接近三成。

7.休闲娱乐类创意企业空间分布。广州休闲娱乐类创意企业的分布也较为均衡,近年新注册企业数量最多的邮政编码片区是中山五路沿线(510030)、环市东花园酒店附近(510060)、中山三路、省人大省委一带(510080)、天河体育中心附近(510620)和石牌中山大道一带(510630)。这五个片区都是广州比较成熟的游憩商业区或中央商务区(CBD),因此室内娱乐活动、休闲健身活动和群众文化活动都比较丰富和集中。

8.科研教育类创意企业空间分布。广州科研教育类创意企业较集中分布的区域同样是集中在天河体育中心附近(510620)和石牌中山大道一带(510630)。但整体来讲,分布的区域大致跟五山一带集中分布的高等院校和职中技校的位置一致。可见,科研教育类创意企业的发展与广州高校和当中的研究力量密切相关。

(二)创意企业总体空间分布

1.创意产业主要在内环线内集聚。以内环路为界的围合地带,密集地分布了许多创意企业。近年来广州创意产业发展集中在天河体育中心附近、石牌中山大道一带和花园酒店环市东附近地区,集聚发展的态势非常明显。中心城区一些具有历史保护价值和悠远文化积淀的老厂房为他们的创业提供了极好的平台。这个围合地带的集聚可以看作是创意产业自发集聚与政府主导相结合的产物。

2.“内小外大”行业集聚的空间分异明显。在内环路以内,创意产业涉及的行业类型丰富。工艺时尚类和休闲娱乐类行业多数在内环内集聚,且规模比较小。内环和环城高速公路之间地带主要是以电信软件、设计服务类及科研教育类的行业为主,与市中心的创意企业相比,这里的创意企业空间规模比较大,且周边还有大学及科研机构的支撑。

3.高校附近创意企业集聚群显现。广州许多创意产业园特别是设计类相关的行业依托大学等科研机构集聚。在天河和越秀区,由于科研院校多、教育水平高,创业环境比较好,聚集了全市50%以上的创意企业法人单位。如天河区的天河软件园是依托华南理工大学、信息产业部和中国赛宝实验室等5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而集聚起来的产业基地,从化动漫产业园区则以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等高校为依托。

(三)空间分布模式

广州创意企业空间分布模式有“单中心”、“多中心”和“网络式”三种(见表2)。

三、广州发展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城市基础

与北京和上海不同,广州创意环境的形成并非以政策和商业为主导,广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结构其起着重要的作用。与国际化的香港一线之隔,使广州成为中国受全球化影响最深的地区之一,也使得它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来发展自己的创意产业。

1.深厚的文化底蕴。广州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广州作为广东和岭南的文化中心,集中反映了这一地区文化发展的面貌,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思想文化的对外开放是岭南文化区别于中华文化中其他文化圈的最大特色。广州的岭南文化具有南国特有的文化核心地位。

2.丰富的人才资源。作为珠三角中心城市的广州,具有科技和人才资源密集的独特优势。广州云集了包括国家重点大学在内的44所普通高校,750家科技活动机构(其中科研及信息文献机构188家,高校研究开发机构303家,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机构250家)。

3.宽容度和城市化水平高。根据相关研究,深圳的宽容度指数排第一位,其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其移民城市的开放特点不无关系,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深圳市外来人口为577.0万,占总人口比例高达82.1%。宽容度指数排在第二位的是上海。2000年,上海常住外来人口占19.4%,还有581万流动人口,是我国流动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外国人(境外人口)最多的城市。广州的宽容度指数与上海非常接近。广州的优势在于具有高度包容性、开放性,是一个可以包容多元价值、让外来人员拥有归属感和融入本地文化环境的大都市。

4.适宜创新的文化氛围。岭南自古以来,因地利之便,就是我国对外交流的窗口,得西方风气之先,很早就吸纳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岭南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岭南人民具有更为活跃的开放性文化特质。文化环境比较宽松,文化意识中重视开拓、创新。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开放,外来文化的进入引起了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碰撞,这种碰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广州文化市场和开放氛围的形成和发展。

5.历史文化价值丰富的空间资源。广州不乏历史建筑,当中包括老工业厂房、老仓库等。城市化的历史其实就是城市工业化的历史,对于广州这样一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无数有价值的工业建筑,而且不少处于优越地段。

(二)文化商品与服务的需求日增

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左右,已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从国外经验看,当一个地区GDP超过1000美元时,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就会发生重要的变化,精神文化消费支出的增长会快过物质消费的增长,文化消费潜力将得到空前释放。

据统计,2000-2006的6年间,广州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年均增长速度(12.5%)均大于可支配收入(7.0%)和消费性支出的年均增长速度(6.0%)。可以看出,财富积累程度在增加,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需求愈加明显,广州的文化性消费功能更是以一种加速度在加强,推动着创意产业的发展。

(三)其他产业的巨大需求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广州基本完成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形成了具有一定综合配套能力和科技开发能力的现代工业体系。一是重化工业高速崛起,以汽车、石化、电子信息等为代表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主导地位开始确立,三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610.0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0.1%。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2004年高技术产品产值8548.16亿元,初步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群。三是从传统产业来看,广州第二、三产业发展协调,工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全国39个工业大类中,广州有38个。广州以制造业切入创意产业,实现制造业的创意蜕变。

三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加上珠江三角洲地区较发达的制造业,对以创意和科技来增加产品附加值的需求,为广州创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大的内在动力。目前,这些产业参与和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有:创意设计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房地产业借助创意产业聚集效应实现共赢,电信业用创意实现增值服务等等。

四、广州创意产业的主要问题与培育对策

(一)广州创意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概念模糊、定位不明。广州虽然喊出要发展创意产业的各种口号,但是,在领导思想上、政策支持上、社会氛围的营造上,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事实上没有真正地树立起发展创意产业的统一观念;没有确立创意产业在未来城市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另一方面,广州虽然对发展创意产业积极性很高,但对创意产业的概念十分模糊,或者认识上比较拘囿于文化领域,或者无限延伸,创意产业成为无所不收的大筐。

2.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广州的传统制造业,尤其是“三来一补”企业,采取的是“加工制造”、“贴牌生产”的方式,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中小企业任意仿冒他人智力成果而被查处的知识产权违法案件屡见不鲜。创意产业具有创意研发设计投入高、而复制成本低的特点,倘若知识产权保障不足,原创人员在创作过程中所作的大量投资便难以收回。长期下去,将会严重妨碍创意产业和产品的持续发展。

3.创意人才相对不足。广州2003年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已达68万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为12.4万人,科学家与工程师为7.7万人,虽然远高于南京、杭州、成都等中心城市,但科技人才的总量只为上海的一半。广州缺乏长效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广州引进的国外专家或境外专业人士,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也远远低于北京、上海甚至深圳等城市的水平。

4.政策体系和市场环境尚未形成。广州目前创意产业缺乏整体规划和政策支持,存在较严重的体制束缚。有关部门对创意产业发展的资金、税收、融资、市场准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根据《越秀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7)》,当中对越秀区4000多家创意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有26%的企业认为目前的政策法规限制太多;有近80%的企业认为行业竞争较为激烈或十分激烈。

(二)广州创意产业的培育对策

1.明确定位和发展重点。首先要结合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支柱产业来界定广州创意产业的行业范围。建立起相关数据库和统计评估体系,为广州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的基础资料,为政府明确发展重点和科学决策提供量化依据。其次,在确定创意产业发展支柱时,优先发展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工业设计、网游动漫、时尚设计、艺术品等行业的发展。

2.保护知识产权。建议建立广州版权中心,集产权的登记、展示、发布、保护、策划、交易、服务于一体,支持创意产业的发展;加大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保护和尊重创新及其成果的氛围,为创新和创意成果的传播及推广应用创造有利的环境。

3.制定多方面的政府扶持政策。制定广州发展创意产业的中长期规划、相应的园区扶持政策以及资金支持政策。建立各种创意产业或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激励银行向中小型创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完善投资主体的投资回报机制。

4.吸引并留住创意人才。首先,广州要通过创造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和宜人宽容的文化氛围,加强对创意产业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复合型数字艺术人才的引进工作;加快对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并纳入广州人才培养计划;注意借用文化产业项目吸引创意人才的柔性流动,其次,要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与创意生产规律和市场规律相适应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反映精神生产特点和文化创新价值的弹性分配制度,留住创意人才。

参考文献

[1]AllenJ.Scott.CreativeCities:ConceptualIssuesandPolicyQuestions.(翻译:汤茂林.创意城市:概念问题和政策审视.现代城市研究,2007,(2).

[2]Bilton,C.andR.Leary.WhatCanManagersDoforCreativity?BrokeringCreativityintheCreativeIndustries.InternationalJournalofCulturalPolicy,2002,8(1):49-64.

[3]Caves,R.CreativeIndustries:ContractsbetweenArtandCommerce.Cam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yPress,2000.

[4]CharlesLandry,FrancoB.Thecreativecity[M].London:Comedia,1994.

[5]CharlesLandry.TheCreativeCity:AToolkitforUrbanInnovators[M].London:EarthscanPublications,2000:132~159.

[6]Drake.G.ThisPlaceGivesmeSpace:PlaceandCreativityintheCreativeIndustries[J].Geoforum,2003,34(4):511-524.

[7]Florida,R.TheRiseoftheCreativeClass,andHowit’sTransformingWork,Leisure,CommunityandEverydayLife.NewYork:BasicBooks,2002.

[8]陈亚鸥,杨再高,陈来卿.大力发展创意产业,提高广州城市综合竞争力.珠江经济,2006,3.

[9]广州市越秀区科学技术局,广州市商道咨询有限公司.越秀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7).广州市越秀区科学技术局,2007.

[10]李蕾蕾.文化产业和创意城市的发展策略.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121.

[11]阮仪三.论文化创意产业的城市基础.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1):40

[12]汤培源,顾朝林.创意城市综述.城市规划学刊,2007,3.

[13]尹涛,李明充.广州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建筑与文化,2007,8.

[14]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7).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15]诸大建,王红兵.构建创意城市——21世纪上海城市发展的核心价值.城市规划学刊,2007,3.

作者简介:周春山,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城市地理、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