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的新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试论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的新模式

王玲

王玲山西省吕梁市电化教育馆033000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带来了许多全新的教学理念,面对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如何组织和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是摆在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面前必须思考、研究和解决的紧迫问题。信息技术教学是连接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桥梁,它既是教学理念的载体,又是教学实践的依据,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从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角度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模式和设想。

一、前奏曲——先声夺人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在教学实施中,我的做法是:编好前奏,先声夺人。学生首次进机房,我放映介绍计算机应用的精美视频,展示用计算机制作的电子板报、幻灯片、动画片头、商业广告、电子游戏等,调动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接着,我才有意识地告诉他们哪是主机、显示器等硬件以及如何开机、关机,什么是操作系统等。为学生保持持续、高涨的热情推出了一个良好的前奏。类似这种“前奏”不仅在学习本课程的开始运用,在普通节次教学中也频频亮相,学生因而乐此不疲。

二、进行曲——高潮迭起

为了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还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不断创设课堂高潮。

1.优化剧情。

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烘托主题。使学生在学习中总能体验鲜活多变、形象生动的影片、音乐、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学生置身于轻松愉快的氛围,感受多样化、趣味化的交互界面,能进一步刺激和强化学习的欲望。

2.竞选主角。

“主角”就是每一小组的组长,负责小组内的操作示范和指导。他们由于扮演小老师角色,获得了成功体验,容易在学生中赢得尊重,树立威信,学生都争着做组长。但如果让他们每月竞选一次,现任组长就不会产生骄傲情绪,反而会时刻处在危机之中,其余学生也不会因一次机会的失去就丧失自信。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感受竞争激烈的“社会体验”。

3.组际竞争。

从教材内容看,信息技术强调个体操作的特征较为明显,但从长远着眼,则重在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因此,在每完成一部分内容后,我都要求组与组之间的竞赛。如学习了Powerpoint后,要求各组选择课题后分工,每人都要进行资料收集,在汇总后进行集体创意,共同完成多媒体课件制作。最后在教师机上共享、放映,共同评比。在合作中大家集思广益,参与意识和集体意识都得到了明显增强。

4.角色转换。

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应经常进行转换。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每一位教师都面临着即使不断学习也有可能被淘汰的危机。信息传输渠道的多样化,也使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取的信息有可能成为教师的欠缺,因此,敢于做学生的学生是对自己的考验和锻炼。辅导一些学习能力强、表现欲突出的学生走向讲台,使其体验教师的甘苦,自己则在台下看自己设计的教法还需怎样改进,从这种角色的体验中可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畅想曲——热烈奔放

信息技术人——机交互的特殊性,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增添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空间。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解决具体问题,从而拓展其思维,张扬其个性。课堂上,桌面背景丰富多彩,图标的大小、窗口和文字改容换貌,鼠标指针形状各异,有的任务栏被隐藏了起来,满桌面的文件夹和快捷方式,学生完全陷入了一种自我陶醉中。又如,学习画图软件后正值国庆节,结合学生爱寄贺卡的特点,我让学生进行电脑绘画,制作“节日贺卡”送给老师、父母或亲朋好友,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练习,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愿望。

四、狂想曲——激情四射

古人云:“学贵有疑”。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造的意识。在教学中我没有让学生局限于学会几个操作步骤,而是抓住计算机软件设计中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敢于探索和创新。对于要解决的任务,我讲解时的界面设计、构思以及编程代码,极少有学生照抄。这种敢于尝试、总想另辟蹊径的思想,对其它学科创新精神的培养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尾声——群星璀灿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师要积极地面对并适应这种客观存在。有的科目评价中所采用的“一刀切”的做法,信息教育课堂坚决不能照搬。我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评价标准是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以纵向评价为主,原则是看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没有达到自身的目标。在评价中,还淡化对分数的追求,而将注意力放在发展能力上,对评价结果采用等级制等。

这样的评价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不断进步的信心,使他们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上不是一枝独秀,而是群星璀灿,百花争艳。

“五部曲”尝试,学生兴趣盎然,信心倍增,我对教学充满了希望。

参考文献

[1]王玉茗浅谈信息技术教学新课程学习.山西新闻出版集团,2013,3。

[2]刘长福浅谈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教与学.湖南教育出版社,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