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加快“健康新农村”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加快“健康新农村”建设

周秋香1方兴2

周秋香1方兴2(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中心卫生院浙江金华321035)

【中图分类号】R16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1-0390-02

【摘要】在健康新农村建设中,健康教育是首要的任务之一。认真落实社区健康教育,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和方法,提高村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促进和提升农村居民健康保健水平,对健康新农村的建设和促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健康教育健康新农村

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项目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疾病的分级预防中属于一级预防,主要是采取各种措施以控制和消灭引起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是最积极、最有效的预防措施[1]。其发挥的作用和效果得到广泛的认可,尤其在社区慢性病的管理、重点传染病的防控等方面,健康教育被认为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今后社区医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它在教育、引导农村居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远离疾病危险因素、提高健康意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金华市政府在“健康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主要任务中,明确提出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我镇在“健康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农村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现将主要的做法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1一般资料

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位于浙江中部,辖58个村居,本地人口28755人,流动人口3060人。

2基本做法

2.1村村设置健康宣传栏

以乡镇为范围,辖区内各行政村统一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该宣传栏设置在各村人员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如村两委办公楼、老年活动室、农村代销店等处。作为卫生宣传工作的主要阵地,由各村公共卫生联络员和社区责任医师负责实施统一管理。每月定期更换宣教内容,并做好记录。宣传的内容一般包括:卫生方针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疾病预防、卫生保健知识、健康生活方式等。通过这些知识的宣传,使农村居民能够直观、便捷的了解到当前卫生工作的形势、政策、内容和健康科普知识。

2.2户户发放健康教育资料

社区责任医师或护士要确保辖区内每户居民每年领到健康教育资料不少于1份。因此应采取多种方法主动完成此项工作:下乡上门服务时挨户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在门诊诊疗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在健康开展体检时开展面对面的宣传。

采取户户发放健康教育资料的形式,一方面可以保障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另一方面加强了社区责任医师与居民的联系和沟通,有助于实现“人人知医生、医生知人人”的良好氛围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2.3形式多样的社区健康教育活动

2.3.1建立社区健康教育学校

选择各乡镇的中心村,利用村两委的会议室、中小学教室、老年活动室建立社区健康教育学校并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活动。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高年资医师或聘请上级医疗专家以授课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方法为村民现场讲解、现场咨询。也可以利用影像设备播放健康教育宣传片,指导村民开展防病治病。

2.3.2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每年有许多主题活动宣传日,如“3.15消费者权益日”、“6.15世界环境日”、“7.11世界人口日”、“9.20爱牙日”、“艾滋病宣传周”、科普下乡宣传周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充分利用这些活动日,在集贸市场或人群相对集中的场所举行主题活动。这些活动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参与性强、深受群众的欢迎。

2.3.3专题健康教育内容

在社区卫生的日常服务内容中,还包括婚前医学健康教育、从业人员上岗培训教育、孕产妇健康教育、3岁以下儿童家长健康教育、学校健康教育等内容。这些常规内容具有相对固定的教育对象和模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应的科室及责任医师应合理安排,有效落实,保证健康教育的质量。

2.4在社区护理过程中结合健康教育的内容,拓宽社区护理的范围,更有利于提高社区护理的服务质量[2]。

2.5设立咨询电话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在三个科室设立咨询电话,分别是预防保健科、妇保儿保科、全科医疗科。充分利用信息发达的优势,由专业的医务人员及时解答群众的咨询。

3.体会和讨论

3.1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必须领导重视,并建立健全的网络。社区医务人员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落实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3.2健康教育工作贵在常年坚持,注重实效,逐步提高。要把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健康新农村的考核范畴。在具体的活动中,必须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记录、有签名、有照片、有资料、有总结。

3.3找准社区健康教育的切入点,拓宽渠道,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健康教育模式。根据农村居民的接受能力不同,教育内容应遵循先易后难,实用第一的原则,并以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衡量标准。

总之,健康教育是卫生工作的首要环节,是用最低成本获取最高效益的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方法,同时也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精神文明,密切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纽带,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3]。在健康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正确认识,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华.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

[2]林菊英.社区护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

[3]许荣杰.适应医疗改革加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