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底贲门腺癌合并回盲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胃底贲门腺癌合并回盲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

孔智渊

孔智渊(太仓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221004)

【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9-0339-02

1病例

胃癌合并肠道恶性淋巴瘤罕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收检1例,现报道于下:

患者,男,77岁,因“进食有哽噎感伴上腹部隐痛不适二月”入院。其病史特点如下: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2月无明显诱因下始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后伴有哽噎感,无返酸嗳气,无恶心呕吐,无腹胀,无呕血,无腹泻粘液脓血便,无里急后重,无腹泻便秘交替,无畏寒发热,2012-04-03到我院就诊,专科检查:腹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肝脾肋下未及,上腹部剑突下深压痛,全腹无肌卫,无反跳痛,未及肿块。肝脾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肝浊音界存在,肠鸣音存在。肛门指检:阴性。辅助检查:实验室于器械检查:胃镜检查(2012-04-03,我院)提示“胃底MT累及贲门”;胃镜病理示:胃底粘膜腺癌。腹部增强CT:胃底贲门MT,肝脏及后腹膜未见明显转移。

如图:

临床诊断为进展期胃底贲门癌。予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中探查,腹腔内无明显腹水,肝脏未及异常,盆腔、腹主动脉旁未见转移结节,胃底贲门处可及肿块4*4CM,质硬,未侵及浆膜层,回盲部可及一4*3CM大小肿瘤,质硬,侵及浆膜层,予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右半结肠切除术。

术后病理检查:全胃切除标本:22*13cm,下切缘3cm,上切缘2.5cm,胃底见一个溃疡型肿块5.5*4.5cm,肿块距上切缘0.5cm;

小弯侧淋巴结:13枚。

大弯侧淋巴结:4枚;

结肠:24cm,距切缘9cm处见溃疡型肿块7*5cm,侵及肠管一周,肿块灰白,切面质嫩,细腻;

肠系膜淋巴结:12。

病理诊断:

(胃底)溃疡型中分化腺癌、癌细胞侵犯深肌层,二切缘未见癌累及,胃小弯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13),胃大弯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4)。免疫病理:CKP+,Her2+,ki-67(76%),PCNA(35%)。

2讨论

近年来同一机体同时或先后发生不同肿瘤的报道越来越多,其中发生于胃肠道者较多见为多原发癌。单一发生的回盲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DLBCL)和胃底贲门中分化腺癌均较为常见,但是二者同时发生则罕见报道。其机制可能为:(1)引起肿瘤发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同时作用于机体多个组织器官,引起不同组织器官同时或先后发生肿瘤;(2)在原发肿瘤基础上,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若临床上用单种肿瘤不能完全解释其临床表现时,应注意同时发生多个肿瘤的可能性。胃腺癌是我国常见肿瘤之一,主要是通过淋巴道转移,早期即可发生局部淋巴结,甚至肠系膜根部、主动脉旁等远处淋巴结转移,文献报道有2.3%的胃癌患者可以出现肠道移,常为浆膜面种植性转移,肠道内种植性转移罕见。回盲部原发性淋巴瘤相对胃肠道癌少见,且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本例患者首发症状为进食有哽噎感伴上腹部隐痛不适,胃镜检查:提示“胃底MT累及贲门”;胃镜病理示:胃底粘膜腺癌。术中探查时发现回盲部肿块而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回盲部肿瘤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NHL中较常见的类型,典型形态学表现是正常的淋巴结结构或结外组织被弥漫的肿瘤组织取代,由转化的大淋巴样细胞组成,具有泡状核,明显核仁和相对丰富的胞浆,诊断标准为瘤细胞核大于反应性组织细胞的胞核。DLBCL可表达B细胞谱系标记物(CD19,CD20,CD22和CD79a),但正常表达于B细胞的一个或较多标记可以缺失。本例回盲部肿瘤细胞表达CD20、CD79a,而CD30阴性,与非霍奇金DLBCL组织学特征和免疫表型相符。胃中分化腺癌与淋巴瘤的治疗和预后有很大不同,如果回盲部肿瘤来自胃癌转移,临床一般采取根治术加术后化疗,预后不好;如果是胃中分化腺癌合并回盲部淋巴瘤,则治疗方案将更为复杂,预后更差,因此进行鉴别很有必要。本例患者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予预防感染、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术后恢复顺利,患者因个人原因,术后未进行放化疗。术后随访,术后四个月,查腹部CT提示肝脏有一低密度影,考虑转移可能,未作治疗,术后八个月,复查腹部CT提示肝脏低密度影较前相仿,患者现术后一年,无特殊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