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卫生指导对教师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影响

/ 1

口腔卫生指导对教师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影响

张军1张敏2崔勤1

张军1张敏2崔勤1

(1河南科技学院医院口腔科453003;2江苏南京理工大学210094)

【关键词】口腔卫生指导教师慢性牙周炎

【中图分类号】R7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6-0067-02

慢性牙周炎是临床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较高,它是发生在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病变。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骨质、牙槽骨,形成牙齿的支撑系统,完成牙齿咀嚼功能。牙周炎也是人们丧失牙齿的主要原因之一,牙周炎相当一部分由慢性牙龈炎反复发作发展而成。控制菌斑、牙垢、牙石是治疗和预防牙周炎的有效、必须的措施,是规范化牙周基础治疗的重点。口腔卫生指导(OHI)是规范化牙周基础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组研究和探讨OHI对慢性牙周炎治疗过程及效价的影响,从而实践说明及客观准确地反映在牙周病系统治疗中OHI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资料和方法

1.1选择病例2008.3-2011.3来我院口腔科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200例,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牙周病国际新类法[1],所有病人在一年内未接受牙周治疗,无全身系统性疾病史。年龄25-50岁,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100例,男52例,女48例;实验组100例,男46例,女54例。两组病例年龄、性别、病情、临床表现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初诊时记录姓名、个人信息、合作态度,对牙周炎的认知度,检查记录探诊出血的百分率(BOPR),按就诊顺序编号以随机的方法分组,并行全口牙周洁治术。而对照组不作OHI,患者维持平常的生活卫生习惯。实验组治疗过程中全程进行OHI,并在第1、2、4、12周复诊。

OHI内容包括:①了解牙周组织及健康牙周组织的表现。②了解牙周炎及牙周组织疾病与口腔卫生的关系。③认识牙菌斑、牙结石是如何形成的,明确菌斑是牙周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与口腔卫生差的危害性。④控制菌斑的发生在牙周炎的预防、治疗疗效保持方面的重要意义。⑤控制菌斑的方法如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定期牙周洁治。

1.3评价标准

探诊出血(BOP),根据探诊后有无出血,记为BOP阳性或阴性,作为指示牙龈有无炎症的较客观指标,每颗牙记录6个位点,记录阳性牙面位点,计算阳性牙面的百分率。BOPR=探诊出血牙面数/总牙面数×100%。所有患者分别于首次就诊时记录基线水平的BOPR,并于复诊第1、2、4、12周记录BOPR,将每次结果反馈予患者。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随机方法设计下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检验。

2结果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BOPR比较详见表1。

表1两组病例治疗前后BOPR比较(%,x±s)

3讨论

牙周炎是目前人类的高发病,人们对它的认知度低和重视不够也是其高发的主要原因,最近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80%-97%的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要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健康人:“牙齿无洞,无疼痛,牙龈不流血。”我国还有很大的差距[2]。其实牙周炎是可以预防的,这就要求口腔医务工作者大力加强口腔卫生的宣传教育力度,普及科学的保健知识,从治疗为主逐步过渡到预防为主。同时牙周炎的治疗不是一劳永逸的,积极治疗后,需要定期的复查,应立即进入维护阶段,并进行必要的补充治疗,确保疗效的巩固[3]。

有效的方法(洁治术和刮治术)清除牙石和菌斑是目前最有效、合理的基础治疗手段。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OHI却往往被忽略,这其中既有医生本身认识的问题,也有患者依从性问题,开展OHI首先要医生重视,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病因、病程、治疗方案及预后等相关知识,取得患者的自觉配合。让患者认知到它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提高和激发患者的积极性,以便最好的依从性。最终取得牙周炎的完善治疗。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OHI能够有效的控制术后的BOPR,并能够维持疗效至术后12周。但对照组无行OHI,BOPR则在术后第四周回升,基本回到初诊状态。OHI可以确切有效维护患者的口腔卫生,并客观准确地反映牙周病系统治疗中,OHI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孟焕新.牙周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

[2]张立乐,曹正国,李成章.口腔卫生指导效果的临床评价[J].口腔医学研究,2004,20(5):549-550.

[3]关雪琳.大学生对牙周病的认识[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4(4):46-47.

[4]何文丹,刘英志,陈东等.口腔卫生综合预防措施对固定矫治中牙周健康的影响[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0,26(6):355-356.

[5]曹采芳.牙周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