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HIV感染孕妇的医院感染管理和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妊娠合并HIV感染孕妇的医院感染管理和护理

陈小红

陈小红(贺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贺州5428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6-0320-02

【摘要】目的总结艾滋病毒感染孕妇住院分娩的防护措施和护理要点,新生儿的处理以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问题,为今后同类病例积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52例妊娠合并艾滋病感染孕妇,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并进行心理护理及专科护理。结果52例艾滋病毒感染孕妇经过精心护理及合理治疗后恢复良好,如期出院。结论对艾滋病毒感染孕妇住院分娩时既要关注到孕妇分娩期的生理变化及母婴安全,又要做好对HIV的防护工作,实施有针对性护理,防止艾滋病的传播,以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提高围产儿存活率。

【关键词】妊娠HIV感染孕妇医院感染管理护理

近年来,由于吸毒、卖淫、嫖娼等现象的增多,艾滋病是一种由于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机体抵抗感染和疾病的免疫机能受到损坏而发生的一系列相应症状、体征的传染病,是一种经血液、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的疾病[1]。育龄妇女感染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数目正在增加,妊娠合并HIV的孕妇也随之增加。因此,做好对HIV妊娠妇女的监护、治疗以及母婴传播阻断、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已成为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我院于2010年1月~2011年6月共收治艾滋病孕产妇52例,现对其住院分娩的防护和护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52例HIV病毒感染孕妇,孕妇年龄在19~41岁,平均(24.6±3.5)岁,孕周36~41周,其中初产妇41例,经产妇11例。分娩方式:自然分娩36例(占69.23%),剖宫产16例(占30.77%)。

1.2方法

1.2.1确诊为妊娠合并HIV感染患者,首先对基本情况详细登记,其分娩时做好消毒、隔离,医疗器械、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单独处理,新生儿出生后同样征求患者本人意见,给予药物阻断,人工喂养。

1.2.2全体产科医护人员均接受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科室组织艾滋病防护知识学习,完善体制,制定相关制度,增强护理人员自身防护意识。加强对护理安全操作的管理,使用安全防护用品,推广利于防护的护理技术和废弃物消毒处理的技术,如面罩、防漏手术衣、隔离衣、利器收集盒、使用安全静脉留置针等,只有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才能避免护理人员自身的感染。

2护理

2.1心理护理:由于妊娠是一种生理性免疫抑制状态,故妊娠可能加重HIV感染;由于CD4+T淋巴细胞的缺失,加速其病情的进程[2],而且妊娠合并HIV感染者大多对HIV感染缺乏正确认识,一旦确诊,就从即将为人母的喜悦中跌落到悲观绝望的境地,心理护理极为重要,医护人员不应该持恐惧或偏见态度歧视之妊娠合并HIV感染者,而应主动与之沟通,同情关心陪伴之,与之建立互信,在生活上多关心,应该主动与妊娠合并HIV感染者沟通,在病情上多解释,为其讲解HIV的传播途径和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告知社会对她们的关心以及药物阻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耐心倾听其诉说,讲解分娩知识,解除思想顾虑,消除不良情绪,增加分娩信心,并对其隐私保密,进行有关本病的健康教育。

2.2做好分娩期的护理,预防感染

2.2.1分娩方式的选择对于HIV阳性的产妇,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分娩过程将其传给婴儿。由于产妇分娩方式不同,HIV传播给婴儿的危险也有差异。为了减少经阴道分娩婴儿受感染的机会,根据情况放宽剖宫产的指征,剖宫分娩的传播危险一般要低于产道分娩[3],同时在分娩期间,婴儿暴露于母亲受感染的血液和宫颈分泌物中,所以减少血液及分泌物的病毒浓度,降低HIV传播的危险条件,缩减产程。尤其在破膜后应尽快使产妇分娩,并且由年资高有经验的医务人员接生以减少传染机会。同时在分娩用物准备上必须严格的无菌,以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2.2.2孕妇宫缩时指导其放松技巧及深呼吸,在身旁给予精神鼓励和支持,为了减少经阴道分娩婴儿受感染的机会,如孕妇要求自然分娩,应安置在隔离产室,要严密观察产程进展,第一产程要持续进行胎心监护,并予低流量吸氧。减少肛查和阴检的次数,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催产素,缩短产程。宫口开全后,指导孕妇用力,要尽快结束分娩,准备接生,按隔离要求做好防护措施,用后的器械及污物按要求消毒后才清洗,必要时烧毁。

2.2.3新生儿护理为了更好的阻断母婴传播,婴儿出生后在保暖情况下先行淋浴洗去血迹,严格与正常母婴分开,并要做好消毒隔离措施。产后为防止HIV病毒通过母乳传给新生儿,应做好健康指导,指导产妇正确回奶以防止通过母婴传播,新生儿的喂养方式最好选人工喂养。

2.2.4用物消毒HIV产妇产后或术后,由于免疫功能缺陷,容易导致继发感染。患者的所有用物应按规定处理,住房应该安排单间,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室内物品的表面,立即用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物品,应袋装标记后送消毒或焚烧;患者用过的针头应放入防水、防刺破并有标记的容器内,并直接送焚烧处理等,医疗器具、止血带、血压计、听诊器等应专人专用,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产品,以防止医源性传染。排泄物及剩余食物盛放于便盆中用20%漂白粉液消毒30分钟后倒入下水道冲走。

2.3出院指导

2.3.1坚持人工喂养避免纯母乳喂养及混合喂养;带药出院的新生儿,要按时按量给新生儿服用抗病毒药;再次强调用药依从性的重要性,教会提高新生儿用药依从性的技巧或方法。

2.3.2出院时指导其改变生活方式,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切断HIV传播主要渠道是患者的责任,做好性病宣传教育,劝告其不要参与献血并要戒毒、戒烟。出院后病房进行紫外线消毒1小时后用500mg/L消佳净擦拭床桌、椅、地板和墙壁。

3结果

52例艾滋病孕妇都能顺利分娩,其中剖腹产16例,阴道分娩36例,产后出血量正常,伤口愈合良好。通过精心护理及合理治疗后恢复良好,52例艾滋病毒感染产妇均无出现并发症,母婴平安出院,并且医护人员都能树立普及性预防观念,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遵守消毒隔离制度,本组因防护措施到位,无意外暴露发生。

4讨论

艾滋病又叫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艾滋病病毒感染引起一种严重传染病。传播途径有三种,即通过性,血液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母婴传播是婴儿和儿童感染HIV的主要途径,新生儿艾滋病病毒感染约有90%是通过母婴传播而获得的。艾滋病病毒阳性的母亲通过宫内感染,分娩时产道及产后哺乳均可将HIV传染给胎儿和新生儿。我国目前艾滋病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妊娠合并艾滋病人数也在上升,艾滋病传染性强,若工作不慎医护人员有可能被感染,但只要做好防护措施并按规范操作,是完全可以防止医护人员受感染的,护理的关健在于采取严密的预防措施。因此加强职业性防护,预防HIV的医源性传播是当务之急。由于该疾病的复杂性,加上国内护士工作的局限性使护理工作仍待改善,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护理同行应注意进一步加强对该病诸方面的研究和创新,使艾滋病合并妊娠的临床护理操作技术能更加科学,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生存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孔来.艾滋病[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1:112.

[2]周先志,赵敏.艾滋病诊疗新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37.

[3]谢丽群,何秋宛,黄焕英.女性艾滋病患者合并妊娠的护理[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