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蓄血证相关理论对老年性痴呆治疗的指导意义

/ 2

张仲景蓄血证相关理论对老年性痴呆治疗的指导意义

王康锋

王康锋(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

【中图分类号】R7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6-0077-02

【关键词】蓄血证老年性痴呆治疗

伤寒论蓄血证相关理论是张仲景治疗瘀血证的重要理论,该理论较为完善,理法方药齐备,对后世血瘀证的治疗影响深远,直至目前该理论对临床医生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其所使用的桃核承气汤、抵当汤等依然是临床常用的方剂。经过不断的发展,蓄血证相关理论适应症不断扩展,远远超出了“太阳蓄血证”、“阳明蓄血证”等传统的治疗范围。该理论对老年性痴呆的治疗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条文中所描述的“如狂”、“喜忘”等症状与老年性痴呆的临床表现十分相似,“血自下,下者愈”为老年性痴呆提供了重要的治疗方法,但检索文献报道可以发现目前临床上对该理论对老年性痴呆治疗的指导意义重视不够,本文不揣浅陋,拟就这一问题作一论述。

1张仲景蓄血证相关理论探讨

《伤寒论》中与蓄血有关的条文共有6条,分别见于106、124、125、126、237、257、258条,包括太阳蓄血证与阳明蓄血证,典型的条文如第237条云:“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第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关于阳明蓄血的部位,古今医家观点基本一致,即指胃肠。但是对于太阳蓄血的部位却是纷争已久,认为蓄于膀胱者有之,胞宫者有之,下焦者有之,胃肠者亦有之,本文认同李安超医师[1]的观点,蓄血的部位亦该是胃肠,该观点最符合临床实际情况。对于蓄血证的治疗张仲景亦给出了具体的方药,分别是桃核承气汤、抵当汤和抵当丸,这是仲景辨治血证的核心方药。蓄血证相关理论为后世医家治疗血证提供了清晰的辨证思路和有效的方药,至今临床仍应用广泛,且治疗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外感、内伤等几十个病种,均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2蓄血证相关理论指导老年性痴呆治疗的理论依据

2.1老年性痴呆乃现代医学疾病名称,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于中医学“健忘”、“善忘”、“呆病”等疾病范畴,虽然汉代以前医籍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有丰富的论述,但当时尚未出现“呆病”这一病名,各家使用较多的是“善忘”这一称谓,张仲景蓄血证相关的6条条文虽未言及“呆病”,但却频频出现“如狂”、“喜忘”等症状,我们可以认为这些论述即属后世医家所言之“呆病”范畴。

2.2蓄血证与老年性痴呆症状相似。总结归纳蓄血证理论原文,可以发现仲景认为蓄血证的主要证候特点有:发狂,喜忘,少腹硬满,身黄,消谷善饥,大便干结,脉沉结或数等,这些症状与老年性痴呆所表现出的记忆力下降、行为精神症状以及常出现的消化道症状基本吻合,张仲景治疗蓄血证的三个方剂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虽然不是专为治疗呆病而设,但临床采用三方治疗呆病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

(3)瘀血内阻是老年性痴呆的主要病机。蓄血证理论是张仲景治疗瘀血证的重要理论,而老年性痴呆发病和瘀血内阻关系密切,蓄血证理论对老年性痴呆的治疗理应具有指导意义。瘀血内阻是老年性痴呆重要的发病机制,古代医家对此早有认识,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指出:“又凡心有瘀血,亦令健忘……血在上则浊蔽而不明矣。凡失血家猝得健忘者,每有瘀血。”明确指出了本病和瘀血的关系。王清任也指出“凡有瘀血也令人善忘”。现代医家也认识到了本病和瘀血的关系,有学者[2]观察了275例老年痴呆患者,大部分存在高粘血状态,其中又以髓海不足型患者最为明显,脾肾两虚型次之,高粘血状态很容易导致血流速度减慢,继而形成瘀血,瘀血阻于脑络,脑失所养,以致善忘,甚则呆傻愚笨。更有学者[3]观察了116例老年性痴呆患者舌质、舌苔、舌下络脉变化,结果发现晦暗舌质与青瘀点舌质共计120人次(晦暗舌与青瘀点舌有部分病例可以重叠出现),提示血瘀内阻严重。

(4)蓄血三方治疗老年性痴呆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临床研究表明以张仲景蓄血三方治疗老年性痴呆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贾孟辉等[4]提出抵当汤可早期防治老年痴呆症并报道验案一例,认为阳明经瘀血阻滞,则脑窍失养而“喜忘”,该方能攻逐瘀血、祛瘀生新而使脑络复畅,能够迅速改善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健忘症状。林大勇等[5]临床上以桃核承气汤的“逐瘀下血”之法,遣方用药治疗AD疗效显著,遣方用药或填精益髓,益气养血,或行气散结,涤痰化浊,然总不离“逐瘀下血”之药,均取得一定疗效,其中不乏显效之例。我们在临床上以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老年性痴呆亦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3采用蓄血证相关理论指导老年性痴呆治疗的意义

3.1扩大蓄血证理论的适用范围。蓄血证相关理论是张仲景治疗瘀血证的核心理论,后世医家以仲景为师,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蓄血三方治疗瘀血性疾病,目前该理论的适用范围已远远超出了当初的“太阳蓄血证”、“阳明蓄血证”等范围,但该理论对老年性痴呆的指导意义目前临床各家普遍认识不足,对该理论条文中“如狂”、“喜忘”等症状的论述熟视无睹,明确该理论对老年性痴呆治疗的指导意义可以重新赋予该理论新的生命力,使之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扬光大。

3.2丰富老年性痴呆的治疗方法,提高疗效。老年性痴呆是临床难治疾病之一,目前的各种治疗方法疗效均不甚满意,虽然各家对本病进行了不懈的探讨,但鲜有突破,重新认识、发掘仲景蓄血证理论,以之作为新的有力武器指导老年性痴呆的治疗,或许可以为本病的治疗开辟一块广阔的天地,解决本病目前治疗效果不佳的难题。

参考文献

[1]李安超.“太阳蓄血证”部位之我见.河南中医药学刊,1997,12(1):7-9.

[2]孙立新,石仲仁,赵明,等.老年性痴呆病辨证治疗与血液流变学关系的研究.中国医师杂志2004年增刊:293.

[3]肖子杰.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舌象与舌下络脉特点.福建中医药,2009,40(3):33.

[4]贾孟辉,贺晓慧.《伤寒论》抵当汤可防治早期老年痴呆症的启迪.四川中医,2006,24(1):40.

[5]林大勇,王淳,董秀.《伤寒论》“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对AD治疗的启示.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8):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