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囟穿刺硬脑膜下置管治疗硬膜下积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经前囟穿刺硬脑膜下置管治疗硬膜下积液

胥亚福

胥亚福(阿坝州人民院624000)

【摘要】目的:探讨经前囟穿刺硬脑膜下置管治疗硬膜下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的分析8例经前囟穿刺硬脑膜下置管治疗硬膜下积液的临床资料对穿刺的方法、抽吸积液量、注入药物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结果:6例顺利出院,1例死亡,1例转院,未出现意外。结论:经前囟穿刺硬脑膜下置管,具有操作简单,护理简单,治疗有效,并发症少,对治疗硬膜下积液有效的技术。

【关键词】经前囟穿刺硬脑膜下置管硬膜下积液

【中图分类号】R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7-0179-01

我科于2010年3月—2012年5月开始采用经前囟穿刺硬脑膜下置管治疗硬膜下积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共8例,年龄最小为3月,最大为20月。发病时以呼吸道感染为原发病者5例,以消化道感染为原发病者1例,直接以神经系统为原发症者2例。入院时已经有神经系统症状者6例:惊厥4例,昏迷1例,烦躁不安1例。2例患者在治疗原发病过程中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惊厥。本组8例患儿均进行脑脊液检查后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1]。全部给予了化脓性脑膜炎的相关治疗:抗感染、脱水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综合措施。上述8例患儿有2例入院时就有颅缝增宽,给予头颅CT检查明确的硬膜下积液,4例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发现颅缝增宽,经头颅CT检查明确的硬膜下积液,2例患儿经入院的治疗体温正常后出现反复并发惊厥,给予头颅CT检查明确的硬膜下积液。8例患儿的头颅CT检查硬膜下积液最宽为2.1cm,最窄为0.9cm。

方法

穿刺针使用由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BDIntimaⅡ竸玛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型号为0.9mmX19mm。步骤:依据头颅CT显示结果选择积液量较多的一侧为穿刺侧,术前操作者戴口罩和帽子,患儿剃头发备皮,消毒选定穿刺侧的前囟头皮,助手帮助固定患儿头颅,术者戴手套,铺洞巾,用上述静脉留置针在选定侧前囟侧穿刺,方向偏向外侧,角度与头皮呈45°-60°夹角,缓慢进针,约进针0.3-0.5cm(进针角度有关),可感觉落空感,抽出留置针针芯,可见到有液体回入留置针内,牢固固定好留置针,做好标记,操作完成[2]。放置的留置针用于抽吸或引流硬膜下积液,根据积液情况抽吸或引流积液时每次10-30ml;注入药物:抗生素和激素;必要时可用于冲洗硬膜下积脓[3],直到积液变清亮,实验室检查常规和生化正常后拔管。

结果

8例患儿给予上述处理,置管时间最长为14天,最短为8天,其中1例患儿自行将留置针拔出后再次置管。6例患儿好转出院,1例转院,1例死亡(入院时昏迷者)。其中4例出院3-6月约时回院随访,复查头部CT硬膜下积液已基本吸收。置管治疗的过程中未出现出血、感染和低颅压综合⑷等并发症。

讨论

置管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以下问题:①操作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技术,防止医源性感染。②助手或家属固定患儿头部时动作轻柔而坚定,防止患儿头部活动度过大造成穿刺损伤脑组织。③操作时应注意进针的角度和深浅,防止损伤脑组织。④放置的留置针标记明显,防备当作静脉输液通道。⑤抽吸或引流硬膜下积液需注意控制速度和量,预防出现低颅压综合症。⑥注入的药物注意温度,尽量减少对脑膜的刺激。

我院地理位置偏僻,经济欠发达,人群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对各种疾病的认识不足,就医常常不及时,发生感染性疾病时易导致严重的感染。小儿(特别是婴幼儿)机体免疫力低下,血脑屏障功能差,因而各种感染易经血循环造成颅内感染,或局部感染扩散而波及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化脓性脑膜炎。硬膜下积液是化脓性脑膜炎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约10%-60%,积液量过多时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压迫脑组织影响预后,并且积液易发生感染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3]。我科以前治疗硬膜下积液时均请外科手术安置引流管,需到手术室麻醉情况下进行,对患儿打击大,术后护理操作多,费用相对较多,同时积液易沿着引流管外渗而引起感染的机率较大。我们采用经前囟穿刺硬脑膜下置管术治疗硬膜下积液,该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掌握,对患儿损伤小,不需要特别的护理,经过对本组病例观察为发现积液外渗和穿刺点感染出现的情况。

总之该操作随着操作次数的增多,技术越熟练,损伤小,无伤口,医护人员及家属对患儿护理方便,拔除留置针后无疤痕遗留,是治疗硬膜下积液的可行的操作技术。

参考文献

[1]陈文彬.脑脊液检查.诊断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361-366。

[2]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儿科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6).61

[3]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919-921

[4]钟列飞.儿童低颅压综合症15例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