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的辩证施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小儿手足口病的辩证施护

孙海燕1刘小妹1赵丽平2

孙海燕1刘小妹1赵丽平2(1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中医院急诊科安徽太和236600;2阜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阜阳236136)

【摘要】目的提高手足口病的治愈率。方法通过辨证施护对手足口病进行护理及预防。结果临床治愈率达100%。结论及时、准确、有效的对手足口病采取辨证施护等工作,能提高手足口病治疗的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手足口病婴幼儿护理

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为我国法定报告的两类传染病,多由柯萨奇A16型和肠道病毒71(EV71)引起[1]。全年均有发生,5-7月高发。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是发热,并伴有手掌,脚掌斑丘疹或疱疹,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重症表现。我科5月15日以来,采用本法治疗手足口病150例,年龄为8个月-6岁患儿,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现将本病辩证施护措施介绍如下:

1.发热护理

(1)清热解毒汤口服,分型治疗[2]。

a.湿热外受:多发生于疾病的早期阶段。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化湿透邪。

b.湿热蕴结。治疗原则:清解心脾积热。

(2)退热洗剂外用。

(3)退热中药灌肠。

(4)体温在38度以下可不用退热药,让患儿多饮水或温水擦洗即可。高热时如退热药无效,应采取物理降温法,如温水浴,温水擦浴,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皮肤干燥,及时更换衣物。

(5)嘱患儿卧床休息,病室环境安静,温湿度适宜,室内空气新鲜。

(6)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出现高热不退、睡觉惊、呕吐、腹胀等表明病情加重及时通知医生。

2.口腔黏膜疱疹护理

口腔黏膜疱疹散在分布于两颊部,咽后壁,舌边,唇齿侧也常发生,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泡,很快破溃形成溃疡,其周围有红晕,疼痛感较明显,可用青黛散吹覆患处,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效,将青黛散用棉签蘸于患处,口腔内可吹入。

3.手足,臀部及肛周皮疹护理

手和脚的皮疹数量少的有几个,多的有几十个,多发于手掌和脚掌,皮疹周围发红,疱疹较硬,里面有少许混浊液体,主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特别是皮疹处,可给予5%的碘伏涂抹,预防细菌感染。本科采用院内中药洗剂外用,方便实用,有效促进皮疹消退。

4.情志护理

手足口病的患儿以婴幼儿居多,由于口腔内溃疡,疱疹疼痛及影响进食等多种原因,多哭闹不安,情绪极不稳定,护士应根据患儿的性格及年龄特点,做好心理安慰,取得患儿的信任,消除患儿的陌生感和恐惧感,早期有哭闹不宁,医护人员应态度亲切,可放置一些小玩意,讲故事[3]。

5.饮食护理

小儿特点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故纳食差,此时宜食用松软烂的食物,食物要清谈,避免过咸,过酸,忌冰冷辛辣刺激食物。小儿多食用半流食,如稀饭,米糊等,同时要多喝温开水,少食多餐,并保持口腔清洁。

6.预防及健康教育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小儿洗手,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平时家长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3)小儿玩具要经常清洗消毒。

(4)起居有常,注意休息,做好隔离,同时,室内要勤通风,平时多晒衣被,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小结

在护理手足口病患儿时,护士要勤巡视,勤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病情突变的患儿,尽早给予积极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使患儿转危为安。

参考文献

[1]杨志宏,朱启镕,李秀珠等.2002年上海儿童手足口病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组16型的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9):648.

[2]甄薇,常冬梅,王笑楠.中医辨证治疗儿童手足口病120例[J].方药应用

[3]康华.手足口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1,32(2):365-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