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舒兰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浅谈舒兰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

聂国华

聂国华(吉林省舒兰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吉林舒兰132600)

摘要:文章主要对舒兰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舒兰山;洪灾;措施

1基本概况

1.1自然地理

舒兰市为省辖县级市,地处长白山余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位于北纬43°51′至44°38′,东经126°24′至127°45′,南接吉林市,北联哈尔滨市,西隔松花江与长春市相望,周边分别与吉林省蛟河市、榆树市以及黑龙江省五常市接壤。

全市辖5个街道、10个镇、5个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66.2万人。舒兰市幅员面积4557平方公里。东西长105公里,南北宽77公里,平均海拔740米,舒兰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7万公顷,其中常用耕地面积99425公顷,临时性耕地面积20575公顷。

1.2水文地质

舒兰市属于中纬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多风干旱,夏季湿润多雨,秋季少雨凉爽,冬季严寒。平均气温3.7℃,年际变动一般在2.4~5.1℃之间。常年最热为7月,平均最高气温27.3℃,常年最冷月为1月,平均最低气温-24.8℃。

舒兰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94.1毫米。由于地形、气候条件不同,本市地区降水量分布也不均匀。全市降水趋势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山区多,平原少。山区易出现降水历时短、强度大,具有破坏性的暴雨。

降水量在年内分布也不平衡。汛期(6~9月)雨量集中,占全年的72.1%。秋冬季降水量最少,占全年的14%。

降水量的年际间变化也较大,丰枯相差悬殊,据记载最大的1985年,降水量1030.4毫米。由于受降雨、季风、地形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区域多局地暴雨,虽然历时短,但产径流大、往往形成“牛水”,危害极大。

1.3山洪灾害情况

近年来,舒兰市山洪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较大损失。

2002年8月2日由于暴雨造成开原镇保安村保安屯30户房屋进水,直接经济损失25万元。

2007年7月20日,二合小流域暴发山洪,造成上营镇二合村二合屯40户房屋进水,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保合小流域暴发山洪,造成小城镇保合村八家子屯56人受灾,46亩耕地受淹。

2009年7月20日,七贤流域暴发山洪,造成新安乡榆树沟村七贤屯受灾,直接经济损失9.2万元。

2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

2.1山洪危险区多为暴雨易发区域,局部降雨强度大,区强降雨频繁,前期降雨稍微饱和,再降暴雨,极易引起山洪暴发。

2.2山区河流多为山溪型河流,河流及山洪沟断面窄,河槽曲折,比降大。洪水陡涨陡落、突发性强、冲击力大、历时短,造成转移和抢险可利用时间短,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3受当地地形影响,城镇和村等的建设布局大多是建在沿河两岸或山洪沟两侧地带,极易遭受山洪的袭击。

2.4防洪工程标准低。主要江河防洪工程标准低,而专门防山洪的工程措施几乎没有。

2.5由于以前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已使流域内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森林涵养水源能力差,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效益。

3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是选择一个数据库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建立包括实时水雨情数据库、预报预警成果以及气象数据库、工情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等信息汇集与预警平台数据库系统,以实现数据信息与服务共享的要求。

信息汇集与预警平台的数据库建设主要包括对大量的、准确的、实时的各类数据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按不同的数据库表结构和标识符分类存储。便于信息查询与数据共享。

数据库主要包括:水雨情信息数据库、气象信息数据库、工情信息数据库、经济社会信息库、灾情数据库、单位机构信息数据库、图形图像数据库、超文本数据库、省、市或县区域图、行政区划图、流域水系图、水库山塘分布图、报汛站点分布图、防洪工程布置图、交通设施图、安全区和危险区分布图等。

3.1气象国土数据库

用于存放各应用系统所需的气象数据信息。由信息汇集系统从气象、国土部门获取后转存入气象、国土信息库。数据形式包括文字、图象等。

3.2雨水情数据库

根据县监测预警系统的要求,按照《实时与水情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标准》(SL323-2011)建立遥测数据库和实时雨水情数据库。遥测数据库重点是使用其中的测站基础信息、实时信息、测站设备状况等相关表。实时雨水情数据库重点是使用的测站基础信息、实时和卧段信息以及预报结果等相关表。数据库根据数据更新频度和性质,把雨水情数据库表分成两类,一类是数据更新频度较低或基本不变的项目表,如测站基本信息等,称为基本信息表,这类数据表的记录在系统建设时录入;另一类是更新频度较高的实时水情信息表,如实时水位、雨量、测站状况等,称为实时信息表,这类数据表的记录由信息采集系统自动录入。

3.3工情数据库

参照《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防洪工程数据库设计报告》(2001年8月)标准建立。主要有河流、水库、堤防等三类防洪工程的基本信息。存储区域内各种水利工程基础信息、特征数据及其运行情况数据。

3.4山洪预警及响应数据库

按照《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大纲》山洪预警及响应类的要求,建立山洪预警及响应类数据表,包括系统配置、预警等级、预警状态、预警类型、响应部门、人员、记录、措施和反馈等预警响应重要指标信息。

3.5社会经济及灾情数据库

社会经济信息库存储行政区域、重点防御区域的信息,内容包括人口、企业、耕地、房屋、公共设施、避洪工程等信息。包括乡镇、村、村民组、重点防御区人口、企业、土地、房屋、人均私有财产、农作物、大牲畜、各类固定资产情况,包括县乡村基本情况和小流域基本情况。

3.6空间数据库

在山洪防御预警系统中包括大量以数据格式存储的区域的地形地貌、山洪风险区、撤退道路等空间数据信息。这些信息是山洪防御的依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存入空间数据库中。按照行业特性分为基础性公用要素、水利公有要素数据及山洪灾害防治专业要素三类。

3.7图形图像数据库

包容多种图形图像数据,如每曰逐时卫星云图;水利工程图片图像;灾情图片图像等。

结语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的建成,可以有效地掌握境内水雨情况时空变化趋势,做好实时启动警报,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改变山洪灾害日趋严重的局面,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尤其是有效避免群死群伤事件,达到辖区安全保障能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