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性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浅谈性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罗崇芬

罗崇芬(永善县计划生育服务站云南永善6573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6-0332-0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群体的性观念和性行为发生改变致性病。对性病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对他们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康复和减少性病的传播,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性病心理分析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社会交往的增多,部分群体的性观念和性行为发生改变导致性病。由于社会的歧视、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这种特殊疾病,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患者身染性病后,均表现为恐惧、羞愧等心理给就诊、治疗和疾病的转归都带来很大影响,为了更好的掌握性病患者的心理情况,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以不同护理措施,我们对来站就诊的88例患者的心理状态调查分析及护理如下:

1资料及方法

选取2004年6月—20010年7月来站就诊的患者,年龄16—70岁,平均年龄43岁,小学文化20例,初中30例,高中26例,大学12例,其中梅毒9例,尖锐性湿疣25例,生殖器疱疹6例,非淋菌性尿道炎28例,淋病20例

2心理因素分析

2.1焦虑、恐惧与悲观心理患者对性病的危害、传播方防治措施等基本知识缺乏了解,或听信些传言,担心染上类似艾滋病等不治之症,害怕丧失生育能力,部分患者反复感染多种性病,因病程长而难以治愈等,出现极度恐惧悲观心理,精神压力大,不敢向医生如实陈述传播途径及病史,又怕别人知道,对治疗缺乏信心,甚至丧失生活勇气[1]。

2.2羞愧、负罪与自闭心理多数性病主要通过性行为感染,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早期羞于就医,往往自查有关书籍及网络知识,自我诊断治疗,或到私人诊所治疗,滥沫外用药或滥用口服药,造成病情延误甚至恶化,加重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2]。未婚者担心以难治愈影响以后婚姻及生育,已婚者因背叛对方,出现自责、负罪心理。不敢参加社会活动,整日郁闷,导致自闭心理。

2.3求治、期待康复与希望保密心理感染性病者多因担心自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及公众的歧视,往往求医心切。性病患者不但躯体发生变化,心理也发生变化。都希望获得同情与支持得到认真的治疗和护理,急盼早日康复。性病患者对提供医疗需要的个人的各种秘密或隐私要求保密。对接受检查的环境要求具有声、像方面的隐蔽性[3]。

2.4否定、埋怨及憎恨心理部分患者不愿承认现实的心理状态,因否认心理而提供不详病史,就会影响诊断和治疗;因否认心理而不配合治疗,就会影响身体的康复,多见于男性患者。而部分女性患者,自己无性乱行为而被配偶传染者,他们常对自己患上的性病难以接受,此类患者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表现为烦躁、沉默、哭泣、悲观、失望、愤恨甚至走向生活的极端道路。

2.5逆反及报复心理少数性病患者在性滥行为受到谴责和歧视后,或对治疗失望者,自尊心和受到严重伤害产生报复他人的逆反心理,表现为“以烂为烂”他们企图将自己的病传染给更多的人,严重危害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未婚同居、始乱终弃的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可能导致女性自伤、自杀、他伤、他杀等恶性事件,这均增加了社会不安定性[4]。

3护理措施

3.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要热情服务,态度和蔼,以端庄稳重、朴实大方之感,耐心倾听患者主诉,真诚的对待每位患者,针对不同层次患者进行有效交流,使护患之间产生共鸣,做患者的知心人。给患者精神上的鼓励,解出他们思想顾虑,尊重病人人格,适时引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块康复的进程。

3.2医务人员要保护患者的隐私权。一切医疗过程都以保密的态度来对待。如询问病史、病情时采用单独交谈的方式,不随意向他人透露病情,不私下谈论与病人有关的话题。给患者创造方便、安全的治疗环境,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3.3发挥家庭支持系统的作用。作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耐心向他们进行相关性病知识宣教。注意社会、家庭与患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尽量做好解释引导工作,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促进家庭﹑社会的健康发展。

3.4强生殖健康宣教。耐心讲解性病病因、传播途径、治疗及治疗效果相关知识,告诉患者治疗进程中注意事项、家庭隔离及预防方法,避免盲目求医,强调正规、彻底治疗的重要性。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殖健康理念,进行负责﹑满意和安全的的性生活,改变危险性行为,从而减少性病的复发和传播。

参考文献

[1]袁媛,王静.浅谈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临床医药实践,2010,19(2C):251-252.

[2]旷焱平,阳爱云.女性传播疾病的预防与相关影响因素现代护理,2006,12(7):598—600.

[3]陈曙光.医务人员服务技巧[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24-28.

[4]王东玲,刘云嵘.中国未婚青少年妊娠原因及社会干预对策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17(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