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桩基施工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路桥桩基施工技术探讨

刘国勇

海城市交建集团建通道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辽宁鞍山114200

摘要:在路桥工程中,运用科学的桩基施工技术特别重要,不仅能够提升桥梁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减少桩基结构失稳现象的产生,而且有效提升桥梁工程的总体施工质量。对于桥梁工程中的桩基施工人员来讲,要认真按照桩基施工流程进行施工,结合桩基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案,保证桥梁桩基施工得以顺利开展。

关键词:路桥工程;桥梁桩基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在公路基础工程建设中,公路桥梁是施工中的重要结构之一。近年来,由于桥梁桩基技术管理存在缺陷而造成的返工情况屡见不鲜。本文主要针对公路工程路桥桩基施工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关键技术应用要点。

1现阶段路桥桩基施工中常见问题

道路桥梁桩基础施工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会对工程后期的使用安全性带来极大的影响。桩基础施工包括桩基和承台两个部分,深基础是一种常见的施工形式。在桩基施工中,根据工艺划分和材料划分,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桩和木桩等材料;灌注桩是较为常见的施工工艺,涉及内容较广,很容易受到客观因素影响。

1.1灌注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在路桥桩基施工中,灌注环节很容易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出现问题,为施工质量埋下隐患。就路桥桩基施工灌注环节的问题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其一,埋管和导管拔脱,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在于具体施工中未能严格遵循管理要求埋设导管,或是埋设深度不符合要求,灌注时间超过规定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导管内部外部的阻力,无法及时拔出导管,致使混凝土发生初凝现象;拔出导管过程中,如果用力过大可能导致导管损坏、断裂,影响到施工质量。其二,封底问题,主要是由于在具体施工中第一次混凝土浇筑的时间超过规定标准,灌注过程不连续,进而导致桥梁封底问题出现。其三,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出现卡管问题,是由于所选择的混凝土质量与标准不一致。其四,混凝土灌注期间容易有空气混入其中,气囊现象普遍存在,继而出现断桩问题。混凝土灌注中,由于大量空气进入到管内部,如果未能及时将导管中的空气排出,就会产生气囊,影响混凝土灌注质量,出现断桩问题,制约后续的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从中可以看出,混凝土对于桩基施工质量影响较大,施工技术的合理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桩基施工的质量,如果操作不当将就会带来严重的损失。这就需要寻求合理的方法进行补救,尽可能避免资源浪费现象的出现。同时,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前应该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现场使用,从源头上控制材料质量,尽可能避免质量问题出现。

1.2钻孔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路桥桩基施工中,钻孔环节出现质量问题,主要是由于作业期间钻机未能固定,钻孔中随着土层结构变化而变化,钻机不牢固,致使钻孔环节在倾斜状态下进行。钻孔桩施工期间,桩孔坍塌几率较高,很容易受到客观因素影响,主要是由于施工技术不合理,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所致。桩基施工主要是在地下环境作业,地层结构变化会对作业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施工中,工作人员如果自身责任意识不高,未能严格遵循规章制度进行作业,会导致砂石进入到孔洞中,钻孔受力不均匀,导致孔洞坍塌。在具体施工中,护筒沉降事故发生的几率较高,究其根本是由于施工前未能深入现场考察,前期准备工作未能落实到实处。

2在路桥桩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关键点

2.1护筒埋设

在护筒施工时,一般采用钢护筒。采用回转钻作为主要的钻孔设备,然后将护筒埋设在孔位处,其内径应大于桩径至少200mm,上部开设2个溢浆孔。在护筒的埋设过程中,护筒的埋设应该准确到位,同时还要在护筒与坑壁之间的空隙处采用粘土进行严格的填土并压实。护筒埋设深度在旱地或者筑岛处宜为2-4m,护筒上口高出地面300mm为最佳,这样能够避免泥浆在浮动时造成对孔壁的冲刷,进而引起坍塌等危害的发生。

2.2钢筋笼吊放

在钢筋笼吊放过程中应逐节验收钢筋笼的连接焊缝质量,对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焊缝、焊口则要进行补焊。同时要注意钢筋笼下放时不能碰撞孔壁,当吊放受阻时不能加压强行下放,否则将会造成塌孔、钢筋笼变形等现象,应停止吊放并寻找原因,对于钢筋笼没有垂直吊放而造成的应提出后重新垂直吊放,如果是成孔偏斜而造成的则要进行复钻纠偏,并在重新验收成孔质量后再吊放钢筋笼。钢筋笼接长时要加快焊接或者机械连接的时间,尽可能缩短沉放时间。

2.3路桥桩基浇注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其一,在路桥桩基施工中,为了控制混凝土初凝,应该适当添加缓凝剂,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应检测导管的埋进深度,在获取相关参数基础上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量。其二,严格控制埋管深度,遵循施工规定和技术标准进行作业,避免施工懈怠。在混凝体浇筑期间需要严格管控,确保施工人员可以规范化浇筑混凝土。在具体浇筑环节中,如果来料间隔时间较长,需要合理控制来料间隔时段,并对管道进行振动、敲打和提拉,将管道振动和提拉次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其三,混凝土浇筑期间,控制好混凝土浇筑量和导管埋深度,大概在2~6m。其四,混凝体尚未浇满前,控制好混凝土灌注速度,避免导管出现气囊问题。如果导管中出现气囊问题,应将较粗的钢筋插入导管中,通过反复抽动混凝土将其中的空气排除,为混凝土的质量提供保障。其五,为了避免剪球卡管问题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前,在塞球和导管壁摩擦区域适当涂抹润滑剂,尽可能避免混凝土掉落导致封底问题的出现。

2.4在桩基钻孔过程中需注重的问题

钻孔施工前期,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全面检查钻机是否牢固、稳定,避免钻机作业过程中下沉,导致钻孔倾斜。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勘察,对地理环境形成初步认知,结合施工情况具体分析并选择合适的钻孔技术投入使用,切实提升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如果某个环节发生钻机倾斜问题,可以寻求合理措施,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使钻机回到预设位置。对于护筒沉降的问题,应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施工前可以对现场进行全方位勘察,立足于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掩埋计划,选择合适的掩埋方法,精准测量掩埋深度,获取精准可靠的数值。在此基础上,应对护筒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实现对护筒结构的加固处理,尽可能避免泄露问题出现。如果出现沉降问题,要对护筒结构进行及时有效的掩埋处理,提升结构稳定性,以便于作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桩基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材料混合比,尽可能采用品质高、失水率小的泥浆。一旦发现锁孔现象的出现,需要对锁孔区域进行反复扫孔,以便及时浇筑混凝土,避免锁孔问题再次出现。成桩后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检验工作是桩基施工质量的最后关卡,主要包括对混凝土试块的检测和桩基动检。桩身动检可以确定桩基的长度和缩径,检测桩身变化情况以及方向受力情况,检验质量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延长工程后续使用寿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3结束语

公路工程路桥项目的桩基施工过程中,施工程序繁杂紧凑,施工条件复杂多变,因此,路桥项目的施工质量要求也就对应了相应的施工技术水平。现场的施工技术人员应提高质量意识,端正工作态度,明确各自责任,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为提高路桥施工技术水平做出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季胜华.路桥桩基施工中的应用及技术探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7,(12):14-15.

[2]骆礼平.路桥桩基施工中混凝土使用方法讨论[J].现代商贸工业,2017,22(13):354-355.

[3]崔如平.浅析路桥工程桩基施工中混凝土技术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8,01:173.

[4]武小同.公路工程路桥桩基钻孔施工技术探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