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中医体质分析与对策

/ 2

高职院校学生中医体质分析与对策

段安王蔚然耿樱王洪云杨淳

段安王蔚然耿樱王洪云杨淳

(云南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保山678000)

【摘要】目的调查专科学校在校大学生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为探讨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216名学生中医体质类型中,偏颇体质较多,以气虚质类型为主。结论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健康干预势在必行。

【关键词】中医体质大学生状况分析对策研究

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1],该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该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等九个类型。

本课题通过对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校大学生中医体质类型的调查,分析中医体质分布情况,为大学生健康管理及干预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08、09级专科学生,其中男生289人,女生927人,共1216人。

1.2调查内容和方法由中医教师和经培训的中医专业学生发放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个人饮食情况等)、66个条目的中医体质调查量表、中医四诊等。问卷独立填写,当场自填收回。

1.3中医体质学分型评判按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的[1]计算方法,对在校高职高专学生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进行判定。

1.4数据处理资料收集后,用MicrosoftExcel录入建立数据库,然后导入到SPSS18.0统计软件中,进行X2检验。

2结果

2.1调查对象体质总体分布情况调查所得体质的分布按人数多少排列依次为:气虚质、阴虚质、气郁质、痰湿质、阳虚质、湿热质、血瘀质、特禀质、平和质,见表

1。在中医体质分级情况判断中,判断“是”者以气虚质比例最高,其后是阴虚质、气郁质位列前三。判断为“倾向是”者则依次是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居于前列。

表1体质类型

2.2调查学生体质兼夹情况

在高职院校学生中,所含体质的兼夹情况较多,阴虚、气郁、痰湿质者多兼夹有多种体质类型。气虚质与气郁质兼夹例数最多,其后是气虚质与阴虚质、阴虚质与气郁质兼夹例数排列在前列。见表2。

表29种兼夹体质交叉情况

调查对象体质的性别、年级分布情况本研究1216人中,男289人,占

23.77%;女927人,占76.23%。对调查对象的体质和性别分布进行检验,求得X2=78.034,P=0.000,不同性别的学生体质分布有差异,经进一步分析可知阳虚质、血瘀质、气郁质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本次调查学生1216人中,一年级632人;二年级584人。对调查对象的体质和年级分布进行检验,求得X2=10.528,P=0.001,不同年级学生体质上存在差异,经进一步分析可知气虚质、阴虚质的一年级学生略多于二年级学生,而阳虚质二年级学生略多于一年级学生。

3讨论

中医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2]。

3.1体质状况不容乐观从该校学生体质的分布看,平和质仅3例,占调查学生的0.25%,而偏颇体质占97.5%。基于全国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3],提示云南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中健康体质平和质的比例远远低于全国一般人群,非健康偏颇体质远远高于一般人群。考虑与高职专科学生主要来自西部农村贫穷地区有关,同时与不良生活习惯及不喜欢体育锻炼等因素也有关系。

3.2兼夹体质现象普遍存在从调查结果来看,偏颇体质中两种体质兼夹现象非常普遍,出现次数最高的是气虚质兼气郁质、气虚质兼阴虚质。这和中医理论中气与阴、气虚与气郁的关系相应,同时本次调查中女性是男性的3.2倍,所以气郁兼夹也较多。

3.3影响测试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本次调查对象全部是医学类院校学生,他们对量表中某些条目判断过于深思熟虑、或基于已学习到的一些医学知识参与测试而造成的自我暗示,也造成结果反应偏向的一个重要因素。

4对策

中医认为人的体质偏颇,是很多疾病的根源,若能及时调理偏颇体质,可预防体质相关性疾病的发生,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针对本次调查结果分析,提示应从以下几方面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制定相应干预措施。

4.1个性化干预针对个体的调查结果,在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从饮食起居、药物、运动、心理等方面着手,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养生保健方案,进行给予健康干预,使其少得病或不得病,从而降低个人健康风险,减少医疗开支。

4.2共性化干预针对带有普遍的调查结果,应从体育锻炼、生活起居、饮食规律及情志调摄等方面进行健康指导,以提高偏颇体质学生的生活质量,达到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2]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J].2009年第4卷第4期:303.

[3]王琦朱燕波.中国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09,24(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