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浅谈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

邹娟

海林市人民医院黑龙江海林市157100

摘要:随着我国医学的研究,我国对于一些药物在机体内的代谢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要求。主要就是对于一些药物的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本文将简单介绍药物的代谢动力学。

关键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应用数学处理方法,定量描述药物及其他外源性物质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机体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的处置以及所产生的药理学和毒理学意义。因此,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对于医学上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1.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历史

1.1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历史

其实,早在1913年医学方面的专家就已经提出了动力学方程,而在1924年的时候,Widmark和Tandberg提出开放式一室动力学模型,1937年Teorell提出房室药代动力学模型的假设,1953年,Dost博士的第一本药代动力学教科书的问世,KrugerThemer博士发表了药代动力学论文,Nelson发表了第一篇有关药代动力学综迷的发表。到现在已有70多年的历史。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药理学、临床治疗学和生物科学的发展提出药物研究课题才引起了研究者对药代动力学发展的关注。自1972年,由国际卫生科学研究中(InternationalCenterForAdvaneedStudyinHealthSeiences)的J.E.Fogar发起,在美国马里兰州波兹大国立卫生科学研究所(N.1.H)召开了药理学与药代动力学国际会议,第一次正式确认药代动力学为一门独立学科开始,从此以后对几乎所有的临床药物都进行过药物动力学研究,所以药物动力学的真正发展仅仅是在近40年左右。到现在为止,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已经渗透到生物药剂学,药物治疗学,临床药理学及毒理学等多学科领域中,贯穿于药物发现与开发以及药物上市的始终,已成为当今药物研究深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1.2我国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

目前为止,我国对于药物代谢的动力学也有很多的研究。我国研究药物主要是对于中草药的代谢动力学进行研究。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是指借助于动力学原理,研究中草药活性成分、组分、中药单方和复方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EM)

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体内时量-时效关系,并用数学函数加以定量描述的一门边缘学科。中药成分复杂,药效物质基础不明,使其药动学研究较之化学药物的药

代动力学研究难度更大。我国的中草药药代学研究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建国初到70年代,主要是进行活性成分的体内过程研究,仅仅是对实验数据作动力学分析,但并未应用现代药动学理论。第二阶段是从70年代到90年代,在这个阶段中药的药代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取得巨大的成就,与之相关的研究方法、技术以及研究成果可以在数据库中查阅,一些创新的研究方法的出现,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三阶段是从90年代至今,作为一门新的中药药动学学科正式形成。中药理论的扩展和应用研究等新理论的出现大大丰富和活跃了中药药动学研究。

1.3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意义

研究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对于现代的医学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进行中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有助于揭示药物的药效物质基础和配伍机理,规范一些药物的临床使用,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此同时,对于一些药物的新剂型的开发和质量标准的完善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学科的发展,新技术的不断引入和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药物代谢动力学在促进药物现代化发展中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桥梁作用。

2.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

2.1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目前为止,对于药物的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这里主要讲的是体外法。该方法主要就是利用离体生物组织样品如肝脏,直接分析其药物代谢能力.此方法所得到的药物代谢信息可信度较高但是一般难以进行与人相关的药物代谢研究,主要受伦理与采样难度的限制。体外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肝灌流法,将肝脏分离至体外,37℃保存,并迅速擂管。灌流夜经门静脉进入肝脏,由出肝静脉流出,循环。在一定时问内取灌流夜,测其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浓度,并进行结构分析。除此之外,还有肝切片法。取新鲜肝组织用切片机切成一定后度的切片,并在适当的条件下,于与药物中培养。此方法利于保持肝细胞间的生理连接,但是制备过程中易破坏肝细胞。还有就是肝微粒体法。肝组织匀浆,取肝组织微粒体成分,用适当的缓冲液悬浮后用于代谢研究。此方法适合代谢降研究,方法简单,重现性好。如:用肝匀浆法测定小鼠SOD、MAD的实验方法。最后是干细胞培养法。此法可以克服肝组织难以获得的困难,可完整保持细胞的功能,与正常生理状态接近,并与体内具有一定相关性.不足之处是培养过程中,部分细胞色素P450难以表达,某些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可能因此失去。

2.2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应用

研究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在许多方面都有着应用。首先,药物代谢动力学在制剂学亚牛方面有很多的应用。药物缓、控释制剂和靶向制剂已成为国内外为研究的热点,具有减少用药次数、维持稳定的有效治疗药物浓度、或靶向到效应部位和降低毒副作用的优点,通过对制剂代谢动力学研究,可有效的评价各种剂型是否达到预期的研究目的。还有在药理学中的应用。药物产生药理效应,必须分布到靶部位,维持一定的浓度,并与作用部位产生受体-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一定的效应。

通过PK-PD研究可以探索药物的作用机制,机体内外环境因素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评价新药或新制剂开发研究的前景,也有利于研究药物治疗的个体差异。还有其在重要现代化中的应用。方剂是中药的主要形式,也是中药的特色。中药复方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药活性成分、组分、单方和复方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动态变化规律,有助于阐明方剂组方原理,如方剂配伍的增效减毒,归经与药物组织分布的关系等;有助于说明某些中药的作用机理,如茵陈的药酶诱导作用与解毒、保肝功效的关系。因此,药物代谢动力学在当今的医学发展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结束语

药物代谢动力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通过分析参数,深入认识其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与其药理作用和毒理作用的关系及意义,阐明其对安全有效性的价值,阐明如何更好地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只有更好地研究药物的代谢动力学,才能在医学方面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嫡群,石晓伟,王云志,药物代谢在新药研究中的作用[J].中国药学杂志,2014,41(11):810-812.

[2]黎国富,赵浩如,杨劲,中草药新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评价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5,36(5):64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