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检验科质量分目标的更新与实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血站检验科质量分目标的更新与实践分析

聂国生

聂国生(吉林省辽源市中心血站136200)

【中图分类号】R19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0-0209-02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站检验科质量分目标的更新与实践情况。方法对血站检验科质量分目标的更新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急检的425人,抽检的315人,并对2012年辽源市血站检验科质量分目标实施的效果与评估。结果血站检验科质量分目标的更新效果显著,并且质量工作完成的情况良好。结论血站检验科分目标的更新与实践能够更好的促进血液的安全使用。

【关键词】血站检验科质量目标实践

保证血液质量的安全是血站检验科的使命,根据《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血站检验科实施质量分目标管理主要目的就是使管理的效果具有可测量性以及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能有效地实现血站质量的总目标,支持和贯彻血站的质量方针,确保血液质量的安全有效,为了更好地分析血站检验科质量分目标的更新与实践情况,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血站检验科目标的更新

分析血站检验科的更新,首先要对原有质量分目标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在2010年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时,原科室标准操作规程《辽源市中心血站检验科质量目标》中提出的质量分目标主要就是保证以真实、安全的方式开展血液检测,及时准确的血液检验报告,保证标本测验率、检验报告完整率以及标本留样保存率为100%,同时要保证参加全国血液检测中心以及昆明血液检测中心的免疫室间质和非免疫室间质评价合格率在90%以上,其中,个别质量分目标存在可测量性以及要求偏低等问题,这就使得更新很有必要,在2010年中的管理评审中,指出检验科对血液检测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管理应该具有的更高更好的追求,血液站与2010年底对原有质量分目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更新,建立了《辽源市中心血站检验科质量分目标》并颁布与2010年以后对质量分目标进行了实践,实践情况如下:

1.1分目标项

出库血液检测抽检合格率分目标值一般是出库血液检测抽检合格率为100%,对于血液质量要以检验科检验项目抽检结果为依据,定期进行统计,对于统计结果存在异常时,要及时进行分析总结。

1.2分目标值

对于临床中有特殊需求的检测及时率要保证为100%,在接到临床用血通知单后,要在5小时以内完成相关的检测并发布结果,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于各间质评通过率也要保证为100%(各间质评通过率=通过次数/参加总次数×100%),统计各间质评结果,并定期进行统计。

1.3血站检验科质量分目标中血液检测效能满意率

血液检测效能满意率=(总批数—不满批数)/总批数×100%,满意率不能低于80%,否则为不满批次,这个血液检测效能满意率能够反映采血以及供血的变化状况。

1.4血站检验科质量分目标的实践

血站在接收血液或者是领取血液的时候,要认真检查是否符合血液检测标准,检查血液的包装规格以及血液密封程度以及数量等情况,还要对血液的入库日期以及献血者的血型等进行详细的记录,按规格对血液进行分类管理,按照采血或者是制备的日期对血液进行排序放置于冰箱中,对于超过保质期的血液一律禁止使用,并且还要保证贮存血液的周围无污染,还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到,将室温控制在28度左右最为适宜,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在实际处理血液的过程中,对血袋标签破损或者是血液有渗漏以及血袋中出现明显血块的血液要及时处理了,坚决不能对外发出,对于红细胞颜色呈现出暗紫色或者是红褐色以及血浆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出现溶血、红细胞呈稀泥状时,要求立即停止使用此血液。

2.结果

2012年辽源市血站检验科质量分目标实施的效果与评估如下表所示。

2012年辽源市血站检验科质量分目标实施的效果与评估情况表

3.结论

通过2年的实践,实现检验科质量分目标管理效果的可测量性、报告数据的准确性以及规范性等都有了明显的改善,有效支持了依法规范、确保安全和保持改进的方针,保证了献血者的满意度,并且血液质量也得到了保证。总而言之,为了规范血液管理,确保血液安全,必须规范血液执业行为,促进血站的建设与发展,输血结束后,要将输血记录单贴在病历中,并填写相关的输血反应记录表,及时送回血库,保证血站检验科更好的管理。

参考文献

[1]辛春霞.血液检测过程的管理及关键控制点检查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9).

[2]林红艳,黄聪,谭瑞琼.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与血液安全关系[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6).

[3]黄枝艳.探讨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对临床用血安全的重要性[J].中国实用医药.2010(19).

[4]王交田,吴晓春.谈血站血液检验分析前后的质量管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