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之我见◆董选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有效课堂之我见◆董选志

◆董选志

◆董选志江西省鄱阳县教师进修学校333100

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与知识特点,因势利导,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设置良好的课堂环境,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根据学生的思维规律和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对知识进行深层次挖掘,培养学生全方位的思维能力。

一、营造愉悦的课堂环境。

几乎每个老师上课的教学目标都是正确的,也都能抓住课时的重难点,但是我们很明显地发现:有些老师的课堂死气沉沉、气氛压抑,老师在一味地讲,学生在一味地听;而有些老师的课堂却是十分活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有不少教师都认为在严肃的气氛中才能办好事情、产生好的构想,而把一切游玩、嬉戏都当成无意义的活动。尤其是在数学课堂上,不少数学老师都是紧绷着脸,用不缓不急的语速上课。感兴趣的同学听得津津有味,其余同学却在老师的循循诱导下安然进入了梦乡。我觉得数学课堂的严谨性固然是要的,但如果老师每天都是同一种腔调、同一种表情的话,学生势必会提不起兴趣。不妨给我们的数学课堂营造出轻松活跃的气氛,让学生置身于一个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幽默风趣的语句,甚至适当的游玩、嬉戏,都可以营造很好的课堂气氛,而幽默和嬉戏的心理状态往往是产生良好思维的起点。让我们每个数学老师都来做一个愉悦课堂的好导演吧。

二、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上课缺乏兴趣,昏昏欲睡,主要还在于老师的教学方法。如果老师备课时不仅备好知识点,更注意去备教学方法,以积极有效的方法去上课,那效果将截然不同。比如,对于教材内容多数是逻辑上分散的数学定义,则采用自学辅导法较为适宜;对于教材中的一般公式、定理等,采用学生动手实验探究较好;对于教材中理论性较强的难点,一般采用讲解法较好。这是因时、因地、因教学内容、因学生而定的。我在讲完有理数这一章后,给出了本章的知识结构图,并给出了各知识点所占本章知识体系的比例,要求学生在周末根据知识结构图,每人出一份数学单元测试题,给出分值,给出答案,然后收集起来,交换考试,由初始出卷人改分,并将错题勾出来,由出卷人在课堂上进行错题讲解。这样不仅让学生总结了本章的知识点,了解了本章的重难点,更让他们熟悉和整理了题型。最后通过讲解,不仅做错题的同学学到了知识,其余的所有同学都认识了错题的本来面目,又锻炼了出卷人的表达能力。这样的课堂有趣,学生也在当家做主人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比我单纯直接地讲易错题、分析效果要好得多。我们也可以将我们的数学课堂变成数学活动基地,比如教学勾股定理时,我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了勾股定理的证明以及勾股定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还介绍了数学史,介绍了我国古代科学家的重大贡献及在世界上的影响,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的欲望,让学生的思想擦出了火花,鼓励学生人人争做小数学家。

三、因势利导,根据学生思维规律,让知识进行“质”的飞跃。

要按照课时的逻辑顺序、学生的思维规律设计问题,培养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认为:高质量的提问,能使学生不断产生“是什么”、“为什么”的定向反射。高质量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长时间地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而且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我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设置了如下的问题:q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什么?定义有什么作用?为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打下伏笔。q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什么?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交流讨论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命题,然后去验证命题的正确性。在梯形的教学中,辅助线的教学不可或缺。在辅助线引入上,我把精力放在辅助线的产生过程上,使学生不仅知道添什么辅助线,更要明白为什么这样添。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间的联系和作用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消除学生在添加辅助线问题上的心理压力,使学生更有信心地学好几何。在设计上我注重了结论的探求过程和方法的思考过程的研究,学生亲自参加于知识的产生过程,对知识产生了一种亲近感,由此而陶冶出来的数学态度和思维能力则可长久地保持,从而把知识从表层拉入到深层,实现了“质”的飞跃。

四、培养学生全方位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释疑,培养学生敢于思维的习惯。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设疑提问并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对学生经思考回答问题正确的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回答不完善的不应马上否定,而应让学生再想一想,把问题回答得更完善或更准确,以充分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敢于思维的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开放性问题来进行思维训练,也可以利用变式练习来进行。如在进行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的教学时,我没有直接把方法展示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先分组动手制作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模型,再试着去找最短距离。在实际操作中,引导他们将立体和平面进行互相转化,很自然地将立体转化为平面,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再去寻求题目的方案。“上面几种方案,哪一种更理想?为什么?”再由学生找出最短路线,找出规律。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相互交流→比较归纳→得出结果”的系列训练,不仅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欲望,调动了学习兴趣,而且在他们的动手操作过程中真正了解了立体和平面的关系,体会了思考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也在无形中有效地训练了他们的发散思维,培养了思维的全面性。

遵循以上几点,让我们的数学课课课精彩、节节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