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黏膜脱垂症的诊疗心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胃黏膜脱垂症的诊疗心得

单颖单永亮孙海龙

单颖单永亮孙海龙(黑龙江省鸡西市滴道区人民医院158100)

【中图分类号】R5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5-0154-02

【摘要】目的讨论胃黏膜脱垂症的诊疗心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检查结果结合进行诊断并进行治疗。结论本病在临床上缺乏特征性症状和体征,内镜检查价值有限,确诊主要依靠X线钡餐检查。本病尚需与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鉴别。前者腹痛呈周期性、节律性,疼痛与体位无关。X线钡餐检查可见到龛影。后者胃镜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原则为本病以内科治疗为主,但并无特效药物。有并发症时予相应的对症处理,必要时需手术治疗。

【关键词】胃黏膜脱垂症诊断治疗

胃黏膜脱垂症(prolapseofgastricmucosa)是由于异常松弛的胃黏膜逆行突入食管或向前通过幽门管脱入十二指肠球部所致,临床上以后者多见。

1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生主要与胃窦部炎症有关,胃黏膜恶性细胞浸润也可发生本病。当胃窦部炎症时,黏膜下结缔组织较松,胃黏膜和黏膜下层增生,如胃窦蠕动增强,则黏膜皱襞很易被送入幽门,形成胃黏膜脱垂。一切能引起胃剧烈蠕动的因素,如精神紧张、烟酒、咖啡刺激等均为本病的诱因。本病常与胃及十二指肠炎症并存,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2病理生理

由于绝大多数胃黏膜脱垂是可复性的,所以手术时或尸体解剖时未必能证实其存在。严重脱垂的黏膜表面充血、水肿,并可有糜烂、溃疡或息肉状增生,幽门部增厚和幽门口变宽。显微镜下可见幽门部黏膜及黏膜下层充血、水肿和腺体增生,并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3临床表现

本症多见于30~60岁男性。轻症患者可无症状或仅有腹胀、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胃黏膜脱入幽门而不能立即复位者,可有中上腹隐痛、烧灼痛甚至绞痛,并可向后背部放射,常伴恶心、呕吐。症状的出现常与患者体位有关。如右侧卧位时容易发生,左侧卧位时则较少,甚至不发生。因进食可促进胃的蠕动,有利于胃黏膜脱垂的发生,故症状常与进食有明显的关系,但缺乏明显的周期性与节律性。服用碱性药物有时亦可使疼痛缓解,但其效果远不如消化性溃疡显著。上腹部压痛可能是本症惟一的阳性体征。当脱垂的黏膜阻塞幽门管而发生嵌顿或绞窄时,上腹部可扪到柔软而有压痛的肿块,并出现幽门梗阻症状,伴或不伴消化道出血。

4检查

4.1部分患者便隐血试验阳性。

4.2胃镜检查可见胃窦部黏膜正常或充血、水肿;有时可见出血点、糜烂或浅表溃疡等;当胃窦部收缩时,胃黏膜随蠕动经幽门进入十二指肠,舒张时,脱垂的胃窦部黏膜可自幽门以下回复至胃腔。

4.3X线胃肠钡餐检查有肯定诊断价值。患者取俯卧位及右侧卧位时,可见可变的十二指肠球底部中心性充盈缺损,典型病例可见幽门管增宽,胃黏膜皱襞通过幽门管进入十二指肠球部,使十二指肠球部呈“蕈状”或“降落伞”状变形。

5诊断

本病在临床上缺乏特征性症状和体征,内镜检查价值有限,确诊主要依靠X线钡餐检查。本病尚需与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鉴别。前者腹痛呈周期性、节律性,疼痛与体位无关。X线钡餐检查可见到龛影。后者胃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6诊断标准

6.1上腹部疼痛多发于饭后,常呈阵发性,缺乏周期性及节律性,用碱性药物不易缓解。右侧卧位易引起疼痛或使其加重,左侧卧位常可使疼痛减轻,常伴有上腹饱胀、喛气、恶心、呕吐等症状,亦可出现幽门梗阻和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有些患者可无明显症状。

6.2体检多无阳性发现,部分患者上腹部有压痛。个别患者可于上腹部触到柔韧包块。

6.3X线检查是诊断胃黏膜脱垂的主要依据。X线表现为:

6.3.1十二指肠球底部出现蕈状充盈缺损影,可为单侧性或双侧性,具有一团皱襞的形状。此阴影之大小随黏膜脱垂的程度而改变,有时使球部形如降落伞状。

6.3.2幽门管常增宽,其中可见数条皱襞通过。

6.3.3胃蠕动多增强。

7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有蒂胃息肉脱入幽门管、幽门肌肥大和胃癌等鉴别。

8治疗

治疗原则为本病以内科治疗为主,但并无特效药物。有并发症时予相应的对症处理,必要时需手术治疗。

8.1一般治疗

有症状时,宜软而易于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戒烟酒,注意饮食规律,忌刺激性食物,餐后避免右侧卧位。

8.2用药常规

8.2.1普鲁苯辛,每次15mg,每日3次;复方氢氧化铝片,每次5~6片,每日3次,饭前嚼碎服;胃酸多者,可给予奥美拉唑(omepraxole)每次20mg,每日1次。

本病有幽门梗阻者宜补液、维持营养与电解质平衡,可放置鼻胃管,抽出胃内容物(或清洗)。

8.2.2腹痛时,可服用解痉止痛剂(如口服阿托品或山莨菪碱片,以缓解幽门痉挛)、碱性药物等,但效果不显著;有幽门梗阻症状者,则应禁食、补液、胃肠减压、洗胃、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等;伴有溃疡病和慢性胃炎者,应同时治疗。

8.3病情观察

8.3.1诊断明确者,可根据患者症状、患病时间,试用药物治疗;重点观察、评估治疗的疗效,是否缓解症状及症状缓解的持续时间等。如上述各种治疗无效,则可征求患者及家属同意后,行手术治疗。此时,亦应观察、评估治疗效果。

8.3.2诊断不明确者,应告知患者及家属本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尽早行胃镜和(或)X线食管钡餐透视等检查,以及时明确诊断。

9注意事项

9.l医患沟通如诊断本病,经治医师应如实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本病的发生发展特点、诊断法和依据、治疗方案等,以使患者及家属能理解、配合。

9.2经验指导

9.2.1本病在临床上缺乏特征性症状和体征,内镜检查价值有限,确诊主要依靠X线钡餐检查。本病尚需与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鉴别。前者腹痛呈周期性、节律性,疼痛与体位无关。X线钡餐检查可见到龛影。后者胃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9.2.2本病出现腹痛时可用抗胆碱能药物和镇静剂,但应尽量避免使用促胃动力药,以免加重黏膜脱垂。有幽门梗阻或消化道出血者应予相应处理。胃黏膜脱垂引起幽门嵌顿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并发胃炎、消化性溃疡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也应积极处理。

参考文献

[1]郑之田,林三仁.胃肠病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17-419.

[2]朱元民,张向东,黄勇,等.胃黏膜脱垂的内镜表现.实用医学杂志,2005,21(7)703-704.

[3]周国华,冷明芳,周红宇.内镜下微波治疗胃黏膜脱垂症的临床研究.中国内镜杂志,2005,11(5):539-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