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临床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产后出血临床治疗体会

李秀珍

李秀珍(交城中医医院030500)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诊断及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因宫缩乏力的产后出血25例,占69.44%,软产道损伤的产后出血3例,占8.33%,胎盘因素的6例,占16.17%,凝血功能障碍的2例,占5.56%。结论:宫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首要因素,对产后出血的患者作出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是抢救产后出血的关键。

【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防治【中图分类号】R714.4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6-0253-02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手术中失血量超过1000ml)称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其中以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出血较多,产后出血占我国产妇死亡的首位,因此要高度重视积极预防,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08年—2012年期间收治了产后出血患者36例,年龄在20—43岁,平均年龄25岁,初产妇28例,经产妇8例,其中20例有流产、引发史。

1.2诊断标准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有活动性出血达到或超过500ml,剖宫产术出血量超过1000ml者视为产后出血。

1.3测量方法我院采取的是目测法和容积法,可根据经验进行目测,用产后接血容器收集所出血液后倒入量杯测失血量。

1.4出血原因及临床表现1.4.1宫缩乏力:不能有效关闭胎盘附着部子宫壁血窦而致出血过多是产后出血最常见原因。临床表现为出血为间歇性,血色暗红有血凝块,宫缩差时出血增多,宫缩好时出血减少,有时阴道流血并不多,但按压宫底时有大量血液和血块自阴道流出。若出血量大且出血速度快时产妇可迅速出现休克症状,检查宫底较高,子宫松软,甚至轮廓不清。

1.4.2胎盘因素:胎盘滞留(胎盘嵌顿或胎盘剥离不全)胎盘粘连或胎盘植入、胎盘胎膜部分残留,也是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为胎盘娩出前后阴道流血多,间歇性血色暗红,有凝血块,多伴有宫缩乏力。

1.4.3软产道损伤:急产、巨大胎儿分娩,软产道组织弹性差及产力过强所致.临床表现为:阴道持续性出血,色鲜红,可自凝,出血与裂伤程度有关。

1.4.4凝血机制障碍:任何原因的凝血功能异常均能发生产后出血。

如血小板减少、再障、胎盘早剥、死胎、羊水栓塞等可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而致子宫大量出血,临床表现为:孕前或妊娠期已有易于出血倾向,胎盘娩出后,子宫大量出血或少量持续不断出血,血液不凝,可表现为伤口处和全身不同部位出血。以上原因可以在同一个病例中同时出现或相互影响或互为因果。

2、临床处理方法迅速有效止血,纠正失血性休克,控制感染,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手术治疗。

2.1子宫收缩乏力处理原则是加强子宫收缩。按摩子宫,刺激子宫收缩是简便易行快捷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即一只手在耻骨联合上方按压并将子宫上推,另一只手置于子宫底部做均匀有节奏的按摩,使子宫壁血窦闭合,将宫腔内的积血压出,促进宫缩达到止血的目的,在按摩子宫的同时肌肉或静脉绥慢注射缩宫素或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等途径加强子宫收缩。

2.2胎盘滞留胎盘已剥离但未娩出者,可按摩子宫使之收缩将其排出;胎盘嵌顿者可用0.5mg阿托品肌注,来松驰子宫缩窄环后取出胎盘;胎盘粘连者在严密的消毒下徒手剥离胎盘,胎盘残留者可用大号刮匙刮出或用纱布擦拭宫腔取出。如胎盘取出困难,手感觉不清胎盘附着的界限又出血难止时,应立即进行子宫切除术。

2.3软产道损伤在确认了子宫收缩良好,胎盘完全清除情况下仍有出血且色鲜红时,则应仔细检查是否伴有软产道裂伤及部位和程度,接解剖层次迅速缝合,宫颈裂伤时,可用两把卯圆钳钳夹宫颈,检查裂伤部位及深度,从裂伤最深部位开始连续扣锁缝合。

2.4凝血功能障碍积极查找出血原因,测定血小板及凝血酶原时间等等,立即输鲜血液补充各种凝血因子,必需时做子宫切除术。

3产后出血的预防2、3.1重视产前保健3、加强孕前及孕期保健,有凝血功能障碍及相关疾病者应积极治疗后再孕,必要时孕早期终止妊娠,做好减少人流、引产的宣传工作,重视高危孕妇的产前检查,提前入住到有抢救条件的医院,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

4、3.2正确处理产程5、第一产程注意产妇休息、饮食,防止紧张和疲劳及产程延长,合理使用镇静剂。

6、第二产程认真保护会阴,掌握会阴后、侧切的指征,正确指导产妇使用腹压,避免胎儿娩出过快,造成软产道损伤。

7、第三产程不要过早牵拉脐带,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有无缺损,软产道有无裂伤。

8、3.3加强产后观察9、产后2小时是产后出血发生的高峰期,产妇应在产房观察2小时,严密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讨论11、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作为医护人员要做好产前、产时监测及时发现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积极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对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加强对产妇产后24小时的观察和护理,做好交接班工作,详细记录分娩时的出血量及胎盘胎膜完整情况,一旦发生产后大出血,要及时抢救及时治疗,以保证产妇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宫管22塞塞早期早早期早早22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