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在我国实践的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3

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在我国实践的反思

李萍卢政

李萍卢政鲁东大学文学院264025

摘要我国自1999年实行大众化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的同时,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执行上的偏差。当今高校发展的速度规模已经超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承受力,教育不公现象依然存在,高校在自身转型方面和人才培养方式上定位不准,引起了教育无用论的恐慌,背离了社会发展要求,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实践反思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收入水平的提高也使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具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物质条件,于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迅速变为现实。我国从1999年正式实施高校扩招,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时间。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6.5%,在校大学生超过3000万,已经完成了高校扩招的初步目标。可以说,我国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虽然近年来我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方面有了较大进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但随着改革实践活动的深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在具体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和反思。

一、高校扩张速度与现实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根据工业社会的发展情况,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旨在提高普通大众的受教育水平。在此理论中,特罗根据美国的教育发展成果研究,提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就意味着该国家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因此在此理论的指导下,一些地区政府和高校把15%作为硬性指标,出现了高校大规模的扩建和扩招现象,造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假象。通过高校持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2年就已达到15%。从数字上看,我国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具体实践中出现了高校扩招速度与市场经济规律不相符的问题,其具体表现就是高校在校学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加,而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却并未与前者的增长水平相统一,出现了高校盲目扩张等现象,严重的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

在1999年政府提出高校扩招的政策之后,各地兴起了高校“圈地运动”。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一些高校纷纷征地建设新的教学楼、实验楼和学生公寓等,极力扩大自己的土地占地面积。如一些学校为了扩大自己的规模,在整改老校区的基础上,积极开辟新校区,同时在外地建立多个分校。高校在扩张使用面积的同时,也加大了对高学历人才的引进,竞相提高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的福利待遇。如一些高校为了招揽具有博士学历的人才,往往给予几十万的住房补贴和安家费,在博士身上所投入的资金已经远远超过了学校科研经费的投入,这种投入产比往往造成了学校的入不敷出。

虽然高校在占地面积和人才引进方面出现了高度“繁荣”,但其实在高校扩张的背后是债务的积累和教学设施的不完善。在扩建和招聘上所消耗的资金大多是学校向银行的贷款,常年的累积,造成了高校本身沉重的债务负担,影响了高校科研资金的投入。一些高校在扩张的同时也在扩招,扩招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学校建设的速度,使一些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和生活需要。比如一些高校经常出现学生争抢自习室座位的情况,影响了学校的管理秩序。而一些生活服务设施如餐厅、澡堂等也是经常出现学生拥挤等现象,不能满足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需求。高校在扩招和扩建的同时,也为高校安全埋下了隐患。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和规模应该是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因此,大众化理论应该包括社会现实的环境的限制。特罗提出大众化理论是在工业时代,当时美国已经进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行列,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而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发展中国家。其国家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也就暗示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不能以15%作为划分依据,必须充分考虑到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马丁•特罗在跟国内一位学者对话时指出:“15%这个划分标准没有任何数学工具的支撑,它是我的一种想象和推断,是一种根据事实而进行的逻辑判断。”而我国的一些官员和学者却机械地把15%作为衡量大众化教育水平的一个硬性指标,这是十分荒唐的。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虽然20实际90年代以来,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但其实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计划体制的影子,尤其是在教育领域。我国在经济转型时期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政策,完全是靠政府主导,从某种角度而言是纯粹的政府行为而非市场行为。这也就导致了在高校扩招与市场规律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高校的盲目扩建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这种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在大众化教育普及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使高等教育和市场经济紧密结合,以市场需求为指导,遏制高校的盲目扩张,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良性发展。

二、教育不公平问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

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观认为高等教育要去精英化,接受高等教育不应该是某一个阶层的特权,人人都享有接受高等教育权利,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这种权利将会变为一种公民应尽的义务,不接受高等教育则被看作“是心理或个性方面的缺陷”。在大众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实行高校扩招政策,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提高自身的素质。但是通过十多年的实践,令人失望的是过去人们一直抨击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依旧存在。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在发展经济时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和城镇经济,因此高等教育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出现了二元结构。从全国高校分布格局来看,东部沿海地区明显多于中西部地区,省会中心大城市多于其他中小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质量普遍优于欠发达地区。鉴于各省市的教育教学水平的不同,高校在招生时根据省市的不同划定不同的分数线,对于我国的少数民族学生实行高考加分政策,这种做法从根本上说就是剥夺了公民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同时,从农村与城镇学生入学率来看,虽然农村学生多于城镇学生,但升学率却低于城镇学生。而且高校实行统一的学费标准,造成了一些农村贫困学生交不起学费,不能按时入学等现象。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上,地域差别、城乡差别造就了教育不公平现象的产生。

不仅学生在入学方面存在着教育不公的现象,各地高校在发展空间上也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国家为了支持一些高校的发展,给予了政策上的支持,比如“985计划”和“211工程”,成为划分学校重点与非重点的依据,加大了高校发展的不平衡。对受教育者来说“即使大家有同等的教育机会,也无法保证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均等”。由于国家的政策倾斜使这些重点名校在财政补贴和招生计划方面都占据着比较优势,严重挤压了其他普通高校的发展空间。同时,国家在扶持高校发展的同时,也影响了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在现阶段招生计划中,大部分省份民办高校本科生招生批次为第二批或第三批,在招生准入资格上低于普通的高校,使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受到了制约。

客观地讲,不论是学生之间还是高校之间都存在着教育不公的现象,这将严重影响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国民对教育将会越来越重视,教育公平问题将会成为社会公平的试金石。我国政府在引导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同时,要充分重视社会公平问题,保证公民具有同等的入学机会和受教育权利。伴随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经济政策的实施,我国也要注重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校的支持力度,创办一些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高水平的大学,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教育差距。同时支持和鼓励民办高校的发展,实践证明,民办高校在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型人才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推动了我国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因此我国在发展民办高校的基础上,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发展高职教育、中职教育和成人教育,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三、人才培养方式定位不准

大众化教育强调让更多的国民接受高等教育,但这个大众教育不应该只体现在量的膨胀上。随着高等教育向普通大众的开放,高校在人才培养的方式上也出现了混乱,在培养学术型和专业型人才方面左右徘徊,最终导致了高等教育在普通大众心中的影响力下降。

到目前为止,多数高校只是在学校扩招方面响应了国家大众化的教育政策,在人才培养方式上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才培养方式,这在文科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沿袭了以前的教育方式、内容和考核方式,所以在人才培养方面缺少新意,主要是灌输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锻炼,在选优和评优中还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主要的参考标准。现在高校为了培养综合型人才,会在校园开设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例如校园歌手大赛、朗诵比赛、主持人大赛等,这些项目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艺术才能,但在更深层面上却激发了学生的浮躁心理,使许多学生为了追求时尚和荣耀而淡化了专业课的学习,远离了自己的专业。虽然现代传媒业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但是纵观现代市场对人才的整体要求,依然是急需专业知识扎实和业务本领过硬的人才。从这方面来看,高等教育只培养了学术型的人才,远远落后于高职院校专注培养技术型人才的理念,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暗淡,在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上大学不如出去打工的可怕观念。如果高校在人才培养方式上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最终会使高等教育大众化实践成为理论泡沫,影响我国的教育事业改革。

众所周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考上大学就意味着国家包分配,大学生就有了一个比较稳定的职业前景,不用担心就业问题。但自从高校大规模扩张之后,大学生的数量迅速增加,国家已经不能再包分配,出现了大学生“贬值”的现象,需要自主择业和自谋生路。许多学生为了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不得不去读硕士、读博士,而调查表明在校的硕士生或博士生中有一半的群体并不喜欢研究“高”“精”“尖”的学术问题,拿到高学历只是为了顺利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真正想钻研学术的人的深造机会,造成了高校学术研究的混乱与低效,浪费了国家的教育资源。

在精英化教育时代,高校为国家培养了专业化的人才,而且大学生担心就业问题,高等教育在群众眼中的地位比较神圣。但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推进,读大学逐渐成为群众眼中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如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大众化教育路线,是摆在在我们眼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高校必须树立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处理好高等教育精英化与大众化之间的关系。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将人自身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要求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加大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要注重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上的引导,消除大学生的优越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环境中。

四、高校发展方向定位不准

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不仅对高校的学生承载力提出了要求,还对我国高校的办学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清华、北大是民众公认的顶级学府,但是在世界高校的排名上却在50名左右徘徊,在教育水平上与世界知名高校还有较大差距,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也面临着改革的需要。在国家高考扩招的政策下,一些专科院校也获得了升本的可能性,为了顺利通过国家的本科能力评估,大搞形象建设,在扩张学校规模、增加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注重规模建设却忽视了办学质量。一些理工院校或者文科院校为了朝综合型大学迈进,兴起了全国性的改校名热潮,一味追求大、全、新的名牌效应。许多院校在改名字之后,失去了自己的历史底蕴和办学特色,使自己的教育质量与名字名不副实。同时一些普通本科院校为了提高所谓的影响力,一窝蜂地申请研究生教育。这些不切实际的盲目跟风行为,最终导致了高校办学特色不突出、教育质量不高,影响了学校的正确转型。

与此同时,一些高校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忽视了自己的专业优势,全面出击,盲目开设大量所谓的热门专业,影响了本校学生的就业率。比如一些具有文科优势的师范类学校,为了朝综合院校迈进,不顾自身实际,普遍开设了计算机、动漫、艺术设计等社会“热门”专业。这些专业虽然满足了当下社会的发展需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些高校并没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作为依托,缺少办学能力。有些高校为了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办学质量,便会在其他高校重金聘请学科带头人,引起了高校之间对于优秀教研人才的激烈争抢,造成了学术研究发展的不稳定,从而从整体上影响了我国高校的发展质量。

纵观全球,大多数世界名校至少有百余年的历史沉淀。一所大学如果缺少悠久的历史和人文积淀,在短时间内不可能一蹴而就成为世界名校。清华北大之所以是我国的顶级学府,主要是因为经过历史的考验和社会的检验,在长时间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清华大学以理工类见长,北京大学以文科类专业闻名。所以在大众化办学理念上要突破陈规,敢于创新,实现自己教学质量的提升。如潘懋元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一文中就指出“必须树立有别于传统办学思想的大众化办学思想……高校的转变包括:质量观、价值观、人才观、教学观和学生观等”。因此各地高校在转型时期,要确立科学的发展规划和专业定位,集中自己的优势,将自己的优势专业做大、做强,突出特色,以特色而非以全面赢得社会的认可。

五、结语

在教育大众化的实践过程中,高校在自身发展和人才培养方式方面出现了一些弊端,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大学生就业难等现象,使高等教育改革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影响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所以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实现教育大众化的道路上我们不可能完全照搬西方经验,在引进特罗教育大众化理论时,要结合中国当下的国情,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实现我国教育大众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邬大光.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内涵及价值[J].高等教育研究,2003(6):7.

【2】特罗•M.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阶段转变中的问题[J].王香丽译.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6.

【3】杨德广,张兴.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65.

【4】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1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基于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跨文化交际课程建设与实践”的相关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