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昔洛韦局部涂擦治疗小儿水痘皮疹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7-17
/ 1

阿昔洛韦局部涂擦治疗小儿水痘皮疹疗效观察

陈秀锦

陈秀锦

简阳市妇幼保健院(四川简阳641400)

【摘要】目的观察阿昔洛韦局部涂擦治疗小儿水痘皮疹的疗效。方法将82例水痘皮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42例)和对照组(n=40例)。治疗组取注射用阿昔洛韦0.25g以注射水5ml稀释后涂擦患处,每日3~4次,连续3~5d;对照组用利巴韦林10mg/(kg.d)静滴,连续3~5d。两组均同时根据病情给予退热﹑抗炎等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77.5%,P<0.05,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阿昔洛韦局部涂擦治疗小儿水痘皮疹疗效满意,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阿昔洛韦利巴韦林水痘皮疹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0)7-0035-01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儿童期出疹性疾病,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染。易感者接触水痘患儿后几乎均可发病。临床以发热,周身性红斑丘疹,疱疹和痂为特征,抓破后常易引起局部细菌感染等病症[1]。我院儿科于2006年2月~2008年10月应用阿昔洛韦局部涂擦治疗水痘皮疹,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2例均来自我院住院水痘患儿,病程1~2天,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2~12岁,平均5.6岁;其中有发热者占66.67%(28/42)。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2~12岁,平均5.5岁;其中有发热者占65%(26/40)。两组性别、年龄、病情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治疗组以注射用阿昔洛韦1支(0.25g/支)用注射水5ml稀释后涂擦皮疹,每日3~4次,连续3~5d;对照组以利巴韦林10mg/(kg.d)静滴,连续3~5d。除以上治疗外,两组均同时根据病情给予退热、抗炎等对症治疗。

1.3诊断标准:根据第六版《儿科学》水痘[1]拟定诊断标准如下:水痘皮疹呈向心性分布,斑疹、丘疹、水疱及结痂同时存在,周围有红晕,出现脐凹现象。

1.4疗效评判标准:参照第六版《儿科学》水痘[1]制定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全部水疱干涸结痂,皮损基本愈合,停止出新皮疹;有效:水疱干涸,皮损缩小,有少许新皮疹出现;无效:症状无改善,皮疹和水痘增多、长大。

1.5统计学处理:以总有效率为主要分析指标,以x2检验对两组的差异作显著性检验,显著性水平定为P<0.05。

2结果

42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40例对照组总有效率77.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偶有胃肠道不适。提示阿昔洛韦局部涂擦治疗小儿水痘皮疹疗效优于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

3讨论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其病毒核心为双链DNA。病毒经直接接触或上呼吸道侵入机体,在局部皮肤、黏膜细胞内及引流淋巴结内繁殖,而后进入血流,形成短期的第二次病毒血症。病毒散布全身各组织器官,引起全身病变[2]。阿昔洛韦是一种核苷类抗病毒药,可被感染细胞选择性摄取,在细胞内经胸苷激酶的作用,转化为三磷酸阿昔洛韦,抑制疱疹病毒的DNA多聚酶,终止DNA的合成,能有效地抑制病毒侵袭和感染的发生[3]。在水痘的病程中,病毒主要存在与皮疹的浆液、血液及鼻咽分泌物中。阿昔洛韦局部涂擦皮疹,可使阿昔洛韦直接作用于病毒,同时部分阿昔洛韦还可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发挥局部和全身作用,既能防治病毒扩散,又能加速皮损愈合。本文资料显示以阿昔洛韦局部涂擦治疗水痘皮疹与静滴利巴韦林相比较,两组在促进皮疹结痂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阿昔洛韦局部外用有明显止痒作用,大大缓解了患儿痛苦,相比于外搽聚肌胞注射液、炉甘石洗剂外涂,具有标本兼治的优点。阿昔洛韦作为防治疱疹病毒感染的首选药物,在临床中以口服及静滴治疗水痘被广泛使用,与解备卿等报道干扰素局部外用治疗水痘相比[4],更体现了价廉的优势。曾有报道认为口服阿昔洛韦可引起皮疹、腹痛、腹泻及抗药性[5],而局部外用方法简单,无任何痛苦和副作用,在减轻症状、止痒、促进皮疹结痂等收到满意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锡强,易著文,主编.儿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2.

[2]李梦东,主编.实用传染病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77-78.

[3]马虹,黄浩天,主编.临床医生用药大全.第一版.广东科技出版社,2000.174.

[4]解备卿,郝青梅.干扰素局部外用治疗水痘46例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11):688.

[5]倪若愚.病毒感染治疗的几个问题.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17(3):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