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治疗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试论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治疗研究

陈丽燕

包头市第八医院014000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患者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给予观察组生长抑素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在总有效率的比较方面,对照组中显效有10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中显效有15例,有效2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生长抑素治疗应用与上消化道出血中,能够明显促进止血效果的提升,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生长抑素;药物治疗

临床中面临各种急危重症疾病,经常容易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现象,可以解释为屈式韧带以上消化道出现各种病变,进而引发出血。失血量经过测量数小时内高于循环血容量的五分之一,或者高于1000ml即可以判定为大量出血,临床表现为黑粪、呕血等状况,血容量急剧减少一般伴随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因此消化道出血导致的死亡率呈现8-13.7%,这极为不利于患者的生命健康,选择恰当的方式来处置和应对消化道出血,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研究消化道出血药物治疗方案在临床上的意义重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系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49例,女性患者有31例,年龄介于34~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4±2.6)岁,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具体情况如下,急性胃黏膜损伤14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22例,胃癌23例,消化性溃疡21例;出血量不足1000毫升的有48例,介于1000~2000毫升的有15例,超过2000毫升的有17例。

1.2方法

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常规血容量补充的方式,要求患者保证绝对卧床,在发现休克状况立即开展抢救措施,要求患者禁食等常规的消化道出血处理方式,根据原发病特点采用止血环酸、雷尼替宁、垂体后叶素、凝血酶原以及立血止等药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使用的治疗方式以对照组所有治疗方式为基础,并且添加生长抑素(善得宁)的辅助治疗,首次计量定位1.25mg标准,将其融入到15-20ml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缓慢推注,然后给予3mg在500ml葡萄糖中加入行12h的维持静滴,直到出血停止后3d终止结束疗程。在此期间密切观察患者血常规特点、生命体征情况以及肝肾功能情况,治疗过程中在用药出现副反应的状况时应进行严密的观察。

1.3治疗效果评定

出血停止情况判断:血压达到高于90/60mmHg标准;患者不再出现频繁的黑便或者呕血现象;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压积都呈现出正常、无降低状况;脉搏维持在60-100次/min,达到上述四项体征即可判断为出血停止。疗效判定标准:判断显效针对于用药后36h内不再出现黑便情况,患者停止呕血,患者心率血压都趋于持续性的稳定状态;判断无效针对于患者在用药后72h依然呈现频繁黑便状态,出现高频率的呕血情况,心率血压明显波动频繁发生。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结合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总有效率的比较方面,对照组中显效有10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中显效有15例,有效2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中属于病情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该类疾病的特点是失血量较多,出血速度过快,在出血的同时患者通常会产生休克等并发症,如果在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情况下不进行针对性、有效性的救治,患者的生命将出现严重威胁。通常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根源问题在于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或者胃癌等疾病。近几年,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医疗科技也呈现出了明显的进步趋势,临床中已经实现了放射性核素的推广使用,并且临床中能够利用急诊内镜、腹腔选择性造影、腹部扫描等方式进行上消化道出血的检查,应用以上这些方式可以针对性、快速、准确地判定出血原因以及出血部位。在应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时,止血原理依据止血剂垂体后叶素经收缩内脏血管造成门脉压力的有效降低,然而止血作用在垂体后叶素大剂量使用的情况下才能得以发挥,同时伴有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质子泵抑制剂针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治愈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都属于制酸药,同样在处置上消化道出血方面难以达到让人满意的效果。近年来通过不断的研究创新,发明了生长抑素,并且应用在临床中针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该药物属于人工合成泛抑素,能够有效保留全部天然14肽生长抑素生物学活性,与此同时,可以有效延长生物半衰期,当前医院内科将生长抑素作为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针对性药物。生长抑素的治疗原理在于可以明显导致内脏血管有效收缩,能够从病因出发,有效地使门静脉压力得到降低,血流量呈现减少,并且同时能够抑制胃酸分泌、胃蛋白酶分泌以及胃泌素的分泌,并且在针对胰腺、胆、肠消化酶的分泌也能够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基于以上这些效果,并不会影响到血压。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呈现出97.5%的总有效率,对照组呈现出87.5%的总有效率。根据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具有较高的总有效率,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归纳以上,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应针对性地利用生长抑素,生长抑素较常规药物凸显出较为明显的止血效果,止血迅速的同时达到较高有效性,与此同时,生长抑素还能够避免止血效果不明显造成延误患者治疗的状况发生,这种情况下患者机体损耗将大幅度降低,患者止血后能够得到快速的恢复,该药物在应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具有可靠性,在临床中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牟海军,陈幸幸,朱艳娇,等.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

[2]彭春晖.不同药物治疗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比较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