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构建和谐大学校园途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8-18
/ 2

现阶段构建和谐大学校园途径探究

梁斌

梁斌(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提高执政能力的一项主要任务、主要目标,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之一和重要任务,是大势所趋,是人心所向,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高校;和谐校园;构建;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A-0216-01

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如果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提高执政能力的一项主要任务、主要目标,那么,作为直接向和谐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基地的大学校园,亦将成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构建和谐校园也必然要成为高校的中心工作之一和重要任务。那么如何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

高校办得好不好、水平高不高,关键取决于高校领导班子。高校领导班子要加强自身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党性原则,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解决自身矛盾和问题的能力。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展观、人才观、群众观,把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领导班子既要有于国于校负责的责任和决心,也要有想干事会干事的能力和素质;既要有开拓创新的朝气,也要有默默无闻、十年磨一剑的韧劲;既要有敢于争取业绩、追求卓越的强烈进取心,也要有承受压力、砥砺风雨的豁达胸襟。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从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抓起,着力解决学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使一切工作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群众的检验和历史的检验。

二、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师生和谐是学校和谐的根本。必须要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和谐师生关系。只有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教师更加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热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使学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心情愉快地唤起求知欲望,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师生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理解、信任、民主、平等,师生之间应该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和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最高师生关系的境界。

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玉不凿,不成器”,每个学生就是一块天然的美玉,要让他成器,教师必须如能工巧匠般,用锋利的刻刀细心、耐心地一点点刻划,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去打磨、雕琢,使它成为极富价值的艺术品。由此可见,爱与严是相辅相成的,严格要求学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孔子对待学生就是“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作为学生,要懂得尊敬师长,要热爱学习,理解和尊重老师的劳动,自觉把教师当作长辈、兄长来尊重,从教师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明白更多的道理,解除更多的疑惑。

三、认真处理好对学生的工作

1.学校要利用各种渠道做好贫困生的助学帮困、毕业生就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设立奖助学金、建立经济困难大学生认定制度、设立助学基金、做好助学贷款等工作,建立多渠道资助体系,减轻贫富差距对学生的影响,帮助家庭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

2.通过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把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月活动,优化就业服务环境,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加强对学生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观念的教育,广开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努力提高就业质量,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

3.最重要的是积极开展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咨询活动。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辅导、座谈会、心理门诊,及时了解青年学生的心理动态,答疑解惑,释放压力。学校应当为学生多创造交流沟通的机会,鼓励班集体多开展活动,加强交流互动,及时引导学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投人到学习生活中。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及时了解学生因恋爱问题、学业问题、择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经济压力、家庭变故等产生的心理问题,确保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4.学校还应严格考试、奖学金、助学金、学生入党、处分等制度,把好公正关,真正体现公平正义,维护学生的工作学习积极性;应加大法制教育宣传力度,通过橱窗、讲座、专题报告、座谈会、撰写论文等形式,进行法制方面的教育,预防事故的发生,降低违法犯罪的概率。

四、加强诚信教育,构建和谐校园

在现代社会,大学生的不诚信现象也时有发生,如考试作弊、借贷不还、毕业推荐弄虚作假等。这些不诚信的现象不仅败坏了学校的校风,而且也扭曲了一部分学生的心灵,诱发了很多冲突和矛盾,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加强诚信教育。

1.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上好诚信教育第一课

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问答》《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相关内容编入《学生手册》,新生入校后,在入学教育期间组织学生学习,并借此对学生进行信用教育。在每年新生报到注册期间,学校邀请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的同志来学校对学生进行信用咨询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咨询,让新生尤其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新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邀请有关专家给学生开设诚信教育专题讲座,帮助同学们提高诚信意识,树立诚信理念,并在开学典礼上组织新生进行入学宣誓,让诚实守信的内容融入誓词之中。召开有社会各界成功人士参加的以诚信为主题的座谈会。邀请社会各界成功人士来校,与学生一起参加以诚信为主题的座谈会,以成功人士的亲身经历作为活生生的教材,提高诚信感知能力。

2.建立合理的整体评价体系,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传统的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主要看其学习成绩和各方面的特长。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用人单位需要的学生不仅仅是成绩优秀,更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特别是学生的诚信度。这就要求大学要建立切实可行的诚信评价机制。高校可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即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通过对大学生在校期间拓展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经历和主要成绩的客观记载,来引导大学生完善自身素质,建立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评价和社会认同机制。证书内容可分为“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栏目。在证书内容填写、鉴定、认证等方面建立一套完整机构和方法,确保证书的客观真实性和权威性。证书可作为学生评优和综合测评的依据,并可用于学生毕业求职,提高学生求职的竞争力。

五、健全校园安全体制,维护校园安定有序

主要的是加强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高校针对校园小社会这一新情况,可以建立辅导员入驻公寓制度、校领导值班制度、校园110报警求助系统等。要加强学校的保安保卫工作,完善安全管理规定,制订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健全信息反馈制度,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及时妥善处理突发事件,避免损失扩大。开展安全教育,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和其他不稳定因素,预防和化解校园纠纷,防止校园暴力发生。高校所在地的党委政府、公安、工商管理、文化、卫生等有关部门、单位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防止社会不法分子对师生进行滋扰和侵害,坚决取缔非法网吧,加强对娱乐场所的管理,打击社会黑恶势力,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共同维护校园稳定。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2.20

[2]张文显.谈构建和谐校园[J].河南教育.2006.3

[3]田建国.和谐社会与和谐大学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5.6

[4]于晓光.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