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单纯性肛瘘102例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7-17
/ 1

肛瘘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单纯性肛瘘102例疗效观察

苏庆宝

苏庆宝沧州市青县清州镇卫生院(河北青县062650)

[中图分类号]R6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2)7-25-02

我们收集卫生院自2005-2011年单纯型肛门瘘管病人102例,分别进行了肛瘘挂线疗法、肛瘘切除术(或肛瘘切开术)和肛瘘切除一期缝合术3种疗法,进行治疗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134例均为我院外科肛门瘘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44岁,病程最长4年,最短11天,采用肛瘘挂线疗法;第二组34例,男23例,女11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18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1个月,采用肛瘘切除术(或肛瘘切开术);第三组34例,男性22例,女12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3个月,病程最长30天,最短3天,采用肛瘘切除一期缝合术;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体格检查均符合单纯性肛瘘的诊断标准。[1]

1.3治疗方法

1.3.1术前准备:第一组无需准备,第二组和第三组采用手术前1日晚进流食,清洁灌肠,手术日晨禁食,清洁灌肠。

1.3.2麻醉方法:

第一组:局麻;第二组和第三组采用骶管麻醉。

1.3.3手术方法:

第一组:肛瘘挂线疗法:将探针自外口插入后,循瘘管走向由内口穿出,在内口处探针上缚一消毒的橡皮筋或粗丝线.引导穿过整个瘘管,将内外口之间的皮肤切开后扎紧挂线,拉紧结扎后用胶布按放射行方向固定于臀部。

第二组:肛瘘切开(切除)术:使用探针或有槽探针从外口进入,用力不要过大,以免造成假道。从内口穿出,把瘘管完全切开,止血后一凡士林纱条填充引流,此法适用于较新鲜的肛瘘;陈旧肛瘘则需要瘘管切除,而后同样以凡士林纱条填充引流,术后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并交换辅料。

第三组:肛瘘切除一期缝合术:使用探针从肛瘘外口探入内口,切开皮肤,瘘管要全部切除,留下新鲜创面,创缘避免内翻,尽可能减少异物,保证无任何肉芽组织及疤痕组织遗留,彻底止血。注意皮肤及皮下脂肪不能切除过多,便于伤口缝合。黏膜部用肠线通过创底一层缝合,各层伤口要完全缝合对齐,不要留死腔。肛门皮肤使用丝线间断缝合。对有急性炎症要进行抗炎治疗炎症控制再行手术治疗。

1.3.4术后处理:

第一组:肛瘘挂线疗法术后观察橡皮筋的张力,如果张力过低,需再行牵紧结扎。肛瘘挂线脱落后要保持创面清洁,逐日换药,直至创面愈合。

第二组:肛瘘切除术或肛瘘切开术后每日便后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并更换敷料一次,直至创面愈合。

第三组:肛瘘切除一期缝合术:术后每日便后要用酒精棉球清洁一次,一般术后六天拆线,如果切口感染应提前拆线,创口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及交换辅料,直至创面愈合。

换药时注意的事项:在手术后24小时,便将伤口内的凡士林纱布及其他填充纱布取出,若创面较深较大,则可于48小时后取出,若患者排便,便后要坐浴患处,并换药。每日一次,直至伤口完全愈合。同时要检查伤口情况,避免外部伤口粘连,早期愈合,而形成新的瘘管。对外部生长较快的肉芽要经常剪切,对已提前愈合的外部组织要提早切除,扩大外部引流口,使引流通畅。

2结果比较:

组别n用抗生素人数(人)住院天数(天)治愈天数(天)

第一组3408.523.3

第二组34210.221.1

第三组347.621.112.4

(治愈天数:是指从手术日算起到创口愈合止。)+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从肛门瘘管治愈天数比较,第一组与第二组比较,*P>0.05,没有显著意义;第一组和低三组比较*P<0.05,有显著意义;第二组和第三组比较*P<0.05,也有显著意义;第三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

3结论

肛瘘又称“肛门直肠瘘”,大部分肛瘘由肛门直肠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形成。脓肿逐渐缩小,但肠内容物仍不断进入脓腔,在愈合缩小的过程中,常形成迂曲的腔道,引流不畅不易愈合,日久后腔道周围有许多疤痕组织,形成慢性感染性管道,经久不愈易形成的肛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多发于20-40岁男性青壮年,患者常因为肛周瘘外口流出少量脓性、血性、粘液性分泌物伴随疼痛、瘙痒而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根据瘘口和瘘道的数目,可分为单纯性肛瘘和复杂性肛瘘,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首选。通过以上对基层医院肛瘘治疗常用的三种方法进行比较,认为肛瘘切除一期缝合术患者住院时间短、愈合快、痛苦小,是治疗单纯性肛瘘的较好方法,值得广大基层医师运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04-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