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关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护理关爱

隆燕

(重庆西南医院急救部重庆400000)

【摘要】关爱是自然的人类感情,是所有的人彼此联系以及与他们的世界联系的方式,让关爱护理应用于临床创伤患者护理服务中,使关爱行为渗透到护理行为中,在关爱自我的同时,也在关爱着非自我现象的存在和变化。这种对自我、非我以及两者关系的关爱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是与身具有的天赋本性和自然情感。但仅限于这种自然情感是不够的,需要通过教育和努力,将这种自然的感情培养成一种自觉的道德情感。于是,随着对关爱研究的大量展开,将护理关爱与临床特色相结合。从而使患者在就医的全过程中感到轻松、愉快、舒适、满意,消除对康复的不利因素和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排斥,维持患者心理平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体现关爱在护理专业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关爱;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5-0165-02

关爱体现的是一种社会人类的自然情感,是所有人类社会彼此联系的方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爱始终是与我们同在。从人类文明开始,人们为了生存的延续和更美好的生活,在关爱自我的同时,也在关爱着非自我现象的存在和变化。这种对自我、非自我以及两者关系的关爱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是与身具有的天赋本性和自然情感。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日常生活压力所带来的负担,人类的情感需要也在不断的提高,对仅限于这种自然情感是不够的,需要通过教育和不断努力学习,将这种自然的感情培养成一种自觉的道德情感。于是,随着对关爱研究的大量展开,不同专业将关爱与各自专业特色相结合,专业关爱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1.关爱的概念及起源

关爱一词来源于英语Caring,意为照顾、顾及、爱护、帮助、考虑、挂念等。关爱可以理解为关心、照护、帮助,可以理解为行为,也可以解释为情感或态度。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时期对关爱有着不同的理解,而众为学者也从不同的学科领域中对关爱进行了丰富的诠释。那什么是人文关爱呢?有学者认为,人文关爱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等等。人文关爱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尊重他(她)人,也就是人们常常说的人文关怀、生命关怀。

2.护理关爱

2.1护理的本质是关爱,关爱是护理的中心思想

关爱是护理活动的原动力,是护士为患者提供合乎其文化背景的护理基础。护理理论家Watson认为,护理的目标是帮助患者达到身体、心理及心灵更高程度的协调,而目标的达到需要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过程及关爱的表达,她认为护理的中心思想是关爱。随着护理专业的发展,美国护理学会强调:现代护理实践的4个基本特征之一是建立和促进健康和治愈所需要的、体现关爱的关系。关爱是以人类心理需要为根本并且是护理的要素。关爱是人类生存、健康和提高患者适应能力及促进康复的重要因素。提供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价值的护理服务是护理人员必备的最有价值的品质。随着现代医学的飞跃发展和人类健康内涵的丰富拓展,护理服务工作的范畴也随之扩大,当代护理理念和模式要求我们从关爱出发,让关爱行为渗透到每个护理行为中去。正如整体护理的人文内涵核心是护理工作首先要尊重人、关爱人。护理人员的关爱就是应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去帮助患者恢复和保持健康的一种过程,如果抹掉了这个现代人文关爱核心,再完善的整体护理程序可能在实践中仅限于冰冷的形式,而无法达到优质护理效果。关爱是护理的核心概念与中心任务。患者在整体护理中感受的关爱越深,对护理的满意度就越高。由此可见,人文关爱是护理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2护理关爱的特点

护理专业的人文关爱是护士应用自己的专业和技能帮助患者恢复或保持健康的一种过程。目前,护理界普遍认为关爱在护理上有三层含义。第一为照顾,即护理行为,一个护士要照顾患者,必须采取适当的护理活动来满足患者的需要;第二为关心和爱护,即对待患者的态度及情感支出;第三为小心谨慎,即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一种责任心。护士对患者的关怀照顾应该是一种自觉的道德情感。此外,关怀照顾与道德和社会理想联系在一起,例如人需要受到保护或需要得到爱。欧姆在其自我护理理论中指出,护理关爱是护士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的治疗性护理措施。护理关爱是一种具有目的性专业措施及行为的,其意义是帮助患者恢复或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以最终达到恢复或保持健康的目的。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提供患者心理的慰藉与支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也很好的体现了爱与尊重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护理关爱可以增进人们的希望、快乐,并能促进疾病早日痊愈。

2.3护理关爱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在我们护理临床工作中每一项护理操作都离不开关爱,比如在每天的工作中,我们在护理操作中除了三查七对,还可以说些关心病人话,比如说“您昨晚睡得好吗?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刚开始我们可能很不适应每天说这些,感觉有点罗嗦,但是慢慢地发现,病人通过问候,会把自己的需要及时反馈给你,这样我们就能在第一时间知道病人需要什么。我们常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并不是仅仅给病人打针、输液、发药而已,它是一份很细、很琐碎的工作。巡视病房时帮卧床病人翻身、扣背等的同时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管道情况等;闲暇时多转转病房,陪病人聊聊天、解解闷儿的同时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和做一些健康教育方面的指导,在患者需要时给予帮助,提供信息,展示了专业知识,提供个性化的帮助等;这样,通过密切的照顾患者,接触患者,我们就有可能及时、准确地观察`判断和处理患者病情变化的早期反映,从而减少各种医疗事故的发生,综上所述,在对我科创伤住院患者的进行关爱试验调查,很明显在得到关爱的患者和家属中发现,对护理人员的评价很高,这不仅提高了服务质量也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但护理关爱的内涵均涉及到认知、道德和情感方面,其组成包括了知识、态度、耐心、真诚、信任、尊重、希望、勇气等多个职业态度的内容。所以我们要不断努力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身修养与专业技术。

3.护理关爱的理论研究

国内外学者从护士、患者对护理关爱行为的感知方面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角色对护理关爱行为的评价具有差异。患者对护理关爱行为的评价受社会文化背景及病情的影响。国内有研究表明,住院患者认为人道主义利他主义等方面的护理行为(如倾听、给予情感支持)具有较高程度的关爱性,而满足基本需要的护理行为(如发药及注射)的关爱程度次之。护理管理及规章制度(如将房间清理得很整洁、向患者和家属宣传安全知识)被认为最少具关爱性。患者认为最具关爱性的护理行为有善良周到、态度温和、重视和尊重患者等。而当患者病情复杂和严重时,患者就会认为技术熟练、密切观察病情等具有较高程度的关爱性。对于精神科患者而言,健康教育被认为具有较强的关爱性。这是因为提供有关疾病知识、技能与服务,可使患者得到正确的健康知识,帮助他们端正态度,正确认识精神病,可提高相关的应对知识和技能。从而使患者主动积极配合医院进行各项治疗和护理,促进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康复。国内研究表明,护士认为具有较高关爱行为的有:尊重爱护患者、帮助作出合适选择、和善、热情、周到、支持鼓励患者等.与患者对关爱行为的评价有一定差异性。护士对良好安静的环境、及时治疗检查等工具性护理行为关怀性的评价较患者低,而对某些表达性方面的行为如倾听患者的想法等。国外研究显示,护士认为有较高关爱性的护理行为是,支持患者、与患者沟通交流并显示真诚的关心,而倾听患者的诉说则被认为是最具有关爱性的行为。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护理关爱互动双方对于关爱行为的感知有一定差异性,护士认为关爱的情感层面更为重要,而患者,特别是病情较重的患者认为护理技术行为层面更为重要。这种差异性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患者需要的及时性和护士为患者制定护理目标的长期性。

4.关爱能力培养方式的探索

从对关爱的研究可以看出关爱是多个维度的.有认知和态度的成分,每个人都有关爱的潜能,关爱能力还可以通过学习得以增强。何种教学方法最适合用于关爱教育呢?这正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培养关爱能力,即要进行关爱教育。关爱教育以人性关怀为己任,是现代社会对道德的呼吁。其特点是以关怀为价值取向,以关爱情感为先导,发展个体的关爱能力,形成对人对事对己的亲社会态度与人格特征。关爱教育以个体关爱品质的形成为目标。可以采用体验式学习的关爱教育模式。所谓体验式学习,指以情感体验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学习。体验模式包括情境体验、价值辨析、活动实践三种基本课型,体验、理解与创造活动,主要包括爱的“接受”与“给予”两种过程,即“受爱”与“创爱”。在活动中感受爱、体验爱;在活动中表达爱、创造爱,是关爱教育的实践性特征。这正说明了“只有被爱,我们才知道怎样去爱。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围绕关爱这个主题,通过体验被关爱的感受,并以价值辨析探讨问题,形成关爱的信念,最终在实践中增强关爱能力,从而有效地建构关爱品质,形成关爱的信念,最终在实践中增强关爱能力,从而有效地建构关爱品质。

【参考文献】

[1]丁永忠.“以人为本”与“人文关怀”——试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J].重庆教育学院院报,2004.

[2]邱仁宗.护理伦理学:国际的视角.中华护理杂志2000.

[3]吴亚君,陆斐,张培生等.护士对病人关爱需要的认知及关爱行为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60-61.

[4]邓行爱,郑耀珍.给予人文关怀深化整体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07-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