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股骨头坏死行髋关节置换术合并尿毒症患者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一例股骨头坏死行髋关节置换术合并尿毒症患者的护理

彭海华

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423000

病例介绍

患者男,66岁,因左髋部疼痛半年入院。入院时体查:T36.3℃腋温、HR81次/分、R20次/分、BP200/100mmHg、WT70Kg。神志清楚,精神欠佳,饮食、睡眠差,无尿,双下肢及颜面部水肿,表情痛苦,左髋部无肿胀,局部皮肤无青紫,左髋部压痛,左髋关节活动受限,左下肢较右下肢短缩3cm,左膝关节、踝关节被动活动可,足背动脉搏动可。入院阳性体征示:尿素24.17mmol/L;肌酐1414umol/L;尿酸609umol/L,X片示:左侧股骨头变扁,关节面下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影,边缘骨质密度增高,左侧髋臼见骨质增生、硬化,关节间隙变窄、消失。

入院诊断:左股骨头坏死、肾功能衰竭。

治疗与预后:入院后给予左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抗炎、消肿、补液、血液透析、降压、降糖等对症支持治疗。鉴于患者基础疾病多,病程长,护理难度大,进行了院级相关内科护理会诊,针对该患者制定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方案,规律血液透析,为保证血液透析的正常进行,患者既往在局麻下实行了右前臂桡动脉与头静脉吻合成形术,经过近20天的治疗及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1.护理评估

1.1入院时评估

患者入院时跛行、左髋部压痛,左下肢较右下肢短缩3cm;肾功能不全,无尿,既往有肾功能衰竭病史,规律行血液透析治疗,有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常规降压、降糖、护心。

1.2住院中评估

髋关节置换术后观察患肢血运、感觉、肿胀、活动情况,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行功能锻炼指导,血液透析治疗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异常生化值,观察患者尿量、水肿情况,评估右上肢内瘘的震颤音,严密观察内瘘有无闭塞等情况的发生。

1.3心理社会评估

由于患者基础疾病多,考虑经济及预后,应评估患者有无烦躁、害怕等心里反应;患者病程长且易反复、长期生活质量下降,应评估患者有无紧张、焦虑、不信任等心理反应。

2护理

2.1术后护理

2.1.1体位护理术后去枕平卧6h,患肢抬高,梯形枕放置两腿中间保持髋关节外展15°中立位,避免髋关节内收内旋;翻身时朝向健侧,双腿间夹软枕;在各种体位时,始终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以避免髋关节脱位。术后第一天起摇高床头30°~45°。

2.1.2切口及引流管的护理观察切口敷料及局部血运、皮色、肢体肿胀情况,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妥善安置切口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防止逆流及管道折曲,更换引流袋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细菌进入引流管;观察切口引流液量、色、性质。术后1~3d拔除切口引流管。

2.1.3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因尿毒症患者肺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心脏结构与功能大多发生变化,少尿或无尿,应警惕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紫绀等情况,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术后易并发低血压、高血压、高钾血症、营养不良。因饮水量控制和用药限制,通过物理预防措施预防各项并发症。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及深呼吸,做扩胸运动,吹气球,训练肺部功能,翻身拍背Q2h,以有效清理呼吸道,防止肺部感染。采用多种措施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加强踝泵运动及股四头肌舒缩锻炼,结合抗凝治疗,同时做好疼痛护理,避免因疼痛而减少活动。鼓励进食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翻身拍背及抬臀Q2h,卧放压疮床垫,防止压疮形成。在各种体位及活动中始终保持患侧关节外展中立位,避免髋关节屈曲>90°、内收超过中线,以预防关节脱位。

2.1.4功能锻炼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制定功能锻炼计划,指导患者循序渐进进行,以不疲劳为度,术前及术后多次指导患者及家属观看床上功能锻炼和下床活动视频,以帮助患者快速掌握。术后6h或麻醉清醒后即开始双下肢足趾及踝泵运动,每小时进行,10min/次;术后第1d开始进行股四头肌和腓肠肌等长收缩运动;术后第2d开始进行直腿抬高和膝关节屈伸运动。术后第3~5d指导患者在助行器协助下下床活动,下地时从患侧方下地,健肢先着地,进行踮脚及身体摆动训练,以达到自身的稳定性。术后第8d增加上下楼梯练习,遵循原则:上楼梯时健肢先上,下楼梯时患肢先下。活动范围有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至长,强度由弱增强。

2.2血液透析的护理

2.2.1血液透析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入透析机,通过采用透析液与透析膜进行物质交换,再将净化好的血液输送患者体内,达到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以及排除废物等目的[5]。术前应充分透析,纠正患者体内代谢紊乱,改善高容量状态,控制好血压,术前一天行血液透析,同时防止过度脱水、低钾、低磷血症。术前血钾控制在3.0mmol/L较为理想。

2.2.2内瘘的护理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患者院前已行右前臂桡动脉与头静脉血管吻合术。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避免患者提重物,保护内瘘血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预防内瘘感染,穿刺部位消毒规范不小于5cm,如发现局部有轻度发红、硬结,应更换部位,局部涂抗生素软膏或湿热敷,必要时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4]。透析结束后,用无菌纱布卷纵行压迫穿刺点5-15分钟,再用弹力绷带包扎4h后取下,压力要适当,以既能止血又能感到血管震颤为好。24h禁止擦洗穿刺点。

2.2.3穿刺失败后的处理动脉穿刺失败后,应立即加以止血,并在该穿刺点的远心端进行穿刺(避开血肿)。如在透析中出现血肿,重新穿刺有困难,可将学流浪满意的静脉改为动脉,与动脉透析管连接,另选择下肢静脉做穿刺与静脉透析管链接,继续透析;静脉穿刺失败,在该静脉的近心端或其他周围静脉穿刺。若穿漏形成血肿,前24h冷敷,以后改为热敷或远红外线照射。

2.2.4手术结束根据对血肌酐、尿素氮及血钾监测结果调整透析频率,1周后恢复血液透析2次/周。保持动静脉瘘管置管功能良好并在有效状态,造瘘侧肢体禁止测量血压、采血及静脉注射,告知患者睡眠时不要压迫术侧肢体,以防静脉回流受阻形成血栓。

3小结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重建髋关节功能、缓解疼痛、纠正畸形的有效治疗手段,并且可以使之持续较长的时间阶段。血液透析是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主要利用弥散对流作用来清除血液中的毒性物质,是治疗肾衰晚期(尿毒症期)主要方法。动静脉内瘘是最为常用的血管通路,被视为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在动静脉内瘘使用期间,正确护理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会减少穿刺带来的痛苦。对尿毒症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是一种复杂、难度高、风险大的手术,且术后并发症多。对护理要求高,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因此,做好尿毒症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尿毒症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晓新戴雯李丽莉,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尿毒症合并股骨头坏死围手术期的护理医学信息201528(47)

[2]盛誉陈石玉陈彬倪耀华王广慧,尿毒症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观察和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149(18)

[3]张素珍张芙蓉,尿毒症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1210(20)

[4]刘学军血液透析实用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138-174

[5]何杨探讨高龄尿毒症病人血液透析诱导期护理的效果[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9(10)229